“孩子没做好≈妈妈没当好?”——妈妈心里的这根“刺”如何拔掉

“孩子没做好≈妈妈没当好?”——妈妈心里的这根“刺”如何拔掉

文|橙子妈妈。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啊。”

这是很多父母在来和我沟通时普遍的反馈。我自己在和儿子相处的过程中,也发现要做到知行合一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大量持续的实践、练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首先做到——


把孩子和自己分离。


“孩子没做好≈妈妈没当好?”——妈妈心里的这根“刺”如何拔掉



01

对孩子过度反应时

发生了什么?



当我们对孩子的某个行为特别苛求,对外在的某个评价过度反应时,需要警惕:




一个例子


孩子被老师在群内多次点名,作业未提交、课堂讲话或者其他,每次都会激起妈妈非常强烈的情绪反应。妈妈感受到压力非常大,她说:


“老师的话就如同一根刺,刺在我的心里。”



可以想象,带着这根“刺”,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会是怎样的状态。这个状态对于问题的解决,会造成怎样的阻碍。


我们客观来分解这个场景:


01 当孩子被点名时,发生了什么?


孩子的某些表现不符合学校的常规, 老师以此来提醒孩子做行为上的改善。


02 如何看待被点名的行为?


是帮助孩子做改进、提升的提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


03 这个“信号”有什么实际意义?


就像红绿灯的信号,绿色通行,黄色过渡+等待,红色暂停,信号本身没有褒贬之分,只是恰巧,现在亮起了“红灯”,这个暂停区给调整留出了时间。


04 会永远停留在“红灯”吗?


有20秒的红灯,也有90秒的红灯,但红灯之后会是绿灯,再往前走一段,你又会遇到一个红灯,就是在这样的走走停停中,走到了更远的地方。遇到“红灯”,不是灾难,也不代表永远停下来,反而说明你行走在路上,在前进。


“孩子没做好≈妈妈没当好?”——妈妈心里的这根“刺”如何拔掉


05 妈妈如何沟通更能帮助孩子?


好奇孩子在这样做时,发生了什么?是怎么想的?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孩子需要哪些帮助?如果下次想要做得更好,他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善?


06 实际上妈妈是怎么沟通的?达到效果了吗?


愤怒,责备,唠叨,讲道理,提要求,下命令——没有达到效果,反而亲子关系更恶劣了,孩子的行为表现更差了。


02

妈妈的这根“刺”

是如何种下的?



如果妈妈和孩子共生共存,无法分离,很容易把自己裹胁在孩子遇到的问题里。


01 孩子没做好≈我这个妈妈没有当好?


当老师批评孩子时,妈妈感受到老师批评的是她自己。这意味着对自己教养能力的否定:


孩子没做好≈我这个妈妈没有当好。


妈妈容易放大这个感受,关注外界评价的压力,因此感到愧疚、挫败,并通过愤怒表现出来。


02 自我投射


这段本属于孩子的经历,也可能会调动妈妈学生时代被老师批评的记忆。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曾经有过相同或者类似经历的自己,如果曾经的那段经历带来过创伤,比如:委屈,未被接纳,情感支持的缺乏等等,很容易经由孩子的成长经历过度反应。


可能有对自己的心疼,有无助,有自责,那个曾经的自己如此渴望一个拥抱,现在的自己多么希望补偿那份缺失,我们原本应该更好地爱自己,但往往也通过愤怒表现出来。


“孩子没做好≈妈妈没当好?”——妈妈心里的这根“刺”如何拔掉



03

探索一条新路径



曾不止听到一个妈妈说:


“我确实是被来自外在无形的压力给拖垮了。我知道我应该更理智地看待孩子的问题,但我就是做不到。”


如果是问题本身的压力,通过解决问题,压力就能得到缓解。但往往原本是一件小事,却成了家庭内部天翻地覆的导火索。我们原本想解决问题,却把这件小事演变成了“大事”。


所以,真正需要被解决的也许并不是这件事本身。当我们陷入孩子成长中的某个问题,总是无法解决,总是循环反复,总是激起我们过度反应的情绪,我们首先更应该审视我们自己,在自我洞察中,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要找到这条路,我总结了以下6点:


1、我们和孩子之间需要有明确的边界。哪些是孩子的课题,哪些是我们自己的,不寄生,不共生。


2、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孩子的问题,他需要对自己负责。同样,我们也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让孩子对我们的情绪负责。


3、我们的生命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整,我们未实现的不应该让孩子去承担,他们没有义务背负我们未完成的生命使命。


4、在给孩子提供他需要的帮助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角色:陪伴者、支持者。主角应该是孩子自己,我们不能越俎代庖。

“孩子没做好≈妈妈没当好?”——妈妈心里的这根“刺”如何拔掉


5、我们担心,焦虑,想帮助孩子避免成长中的“牺牲”,但是孩子成长的路,必须自己去走。他可能会走一些弯路,这些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他们学习对自己负责。只有学会对自己负责,才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个谁也替代不了。


6、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持成长的觉醒,在成长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保持自身的成长。这是对孩子更高阶的支持。


⊙作者:橙子妈妈。“青春期手册”平台创始人,资深媒体人,家有青春期男孩一枚。专注研究青春期身心发育、亲子关系、情绪管理。“做终身学习的父母”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妈妈   孩子   可能会   橙子   青春期   外在   红灯   路径   信号   愤怒   批评   情绪   父母   压力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