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能接受孩子“只为热爱而学习”?


有多少父母能接受孩子“只为热爱而学习”?

今天看到一句话很受触动“只为美而工作”。


这是日本国宝级染织艺术家-志村福美因她哥哥的日记由感而发的。在福美老师哥哥短暂的一生中,他是那么纯粹地喜爱作画,能够抛开声名诱惑,沉潜于内。


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便有这样的觉悟:“为了面包而工作的当代人是悲哀的。之所以现在无人怀抱如此热诚去搞艺术,是因为大家全都变得聪明起来了。全心投入的人少之又少。”


七八十年之前已然如此,日新月异追求效率的现代比之更甚。一切的奔波、学习、创造都是为了利益,为了更好的前途,以及更优越的生活。


无法谴责我们的后代变得利欲熏心,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根本上就错了。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有多少父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


哪怕我们看过《你好,李焕英》哭了,哪怕我们看到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反思了,哪怕我们看着《小舍得》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可是回到现实该鸡娃的时候我们还是忍不住鸡了。我们无法从容地面对孩子的“不会”,更不能理解他们的“贪玩”。只有把他们送到各种辅导班,看着他们按照时间表步歩就班才觉得生命没有被浪费。


为了“保护”孩子,他们从小被就教导什么是有对自己有好处的,什么是不利的;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被剥夺了发现的机会,而被灌输: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值得的。孩子幼小的身体被安顿在“为你好”的位置上,却从不关心他的心里是不是真觉得好。他们被简单粗暴地培养出了鉴别利益的能力,而缺乏发现真善美的心灵。


在父母步步精心的设计安排下,孩子失去了灵动单纯的灵魂,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空心人。


“只为美而工作”我由此也想到一句:只为爱而学习。只有真正地热爱才能学得通透。


该如何教育孩子,激起了越来越多的讨论。作家刘继荣说“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是的,我想大部分父母的心愿如此。可是当周遭的父母不断用各种方式鸡娃,当老师不断地投诉孩子的不良表现,当孩子不时地用中差强人意的成绩汇报时。我们真的能坦然地保有初心:唯愿他/她健康快了吗?


教育的路真不是一条坦途,我们在不断学着调整自己的步伐,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是一条成长之路,也是一条修行之路。


有多少父母能接受孩子“只为热爱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地热   上个世纪   全心   父母   孩子   初心   利欲熏心   坦然   你好   哥哥   利益   老师   发现   健康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