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人格教育”在《小舍得》

“儿童的人格教育”在《小舍得》

天才总是大器晚成。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小时候患有佝偻病,体弱多病,4岁才学会走路。而且在哥哥优秀的光环下很自卑,上学期间也总是被老师轻视和忽视。但他由自卑激发了恰当的“追求优越感”的动力,最终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坚持人本主义,鼓励人们实现自我价值。一代又一代心理学家受他的启示,给那些心理建设有问题的人带去了希望的种子,对他们的人格成长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在一个世纪之前,阿德勒就用案例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如果老师知道,给出一个糟糕的成绩单将会是孩子受到责罚的起因,那么一个明智的老师应该会避免这样做。


而现在我们的教育仍将成绩排名看成划分学生优劣及是否责罚的依据。也就是近两年公立学校才取消了成绩公布,以“A,B C”等取而代之。而家长们仍在暗暗地较劲。


最近的热播剧《小舍得》中,欢欢的爸爸妈妈虽然相对比较理智,崇尚“快乐教育”。但受其他家长的影响,最终也走上了挤进辅导班、想方设法买学区房、面对孩子学习成绩没有长进而焦躁的道路。

“儿童的人格教育”在《小舍得》

可以说,在竞争激烈的时代,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是在被推着走。过度地追求优越感造成了孩子性格上的扭曲。就如每次家庭聚会被妈妈捧上天的子悠,为了满足妈妈的要求丢掉了自己喜欢的运动,光奥数就参加了5个培训班。每天被妈妈拽着奔走在上课的路上,最终心理产生了问题。妈妈呢,也是因为内心的安全感匮乏,所以一直在督促。督促自己成为一个严厉、以身作则的妈妈,也督促子悠成为了一个懂事、学习优异的孩子。


其实阿德勒的著作几乎都在讲同一个主体—自卑与超越。生而为人都有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由自卑感产生了追求自身完美的动力。而追求优越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适度的追求可以激励人们获得更大的成就,这种人有较强的社会意识,从而使其心理积极健康地成长。另一种是为了快捷地获得优越感,得到社会及他人认可而做出无异于社会的行为。


阿德勒称:“个体心理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相比于《自卑与超越》,《儿童的人格教育》更具体地穿插案列,聚焦在儿童的人格发展上。


“儿童的人格教育”在《小舍得》


这本书首先让我们了解到人格具有统一性。家长和学校会期待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正常目标,而儿童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他自己的目标,这两者之间也许是冲突的。即如果我们只是看到问题的表象,从个体的整体行为中孤立出一个单独而进行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就如“从整段旋律中挑出一个音符,抛开整段旋律音符而去理解这一个音符的意义”是不可取的。例如一个老师只因为孩子没有做家庭作业,或者孩子有不诚实的行为就向孩子父母告状,会让孩子失去勇气,走向奔溃的边缘。前段时间西安女孩跳楼案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忍不住想起我的两个孩子,他们都是通过“逼迫”妈妈为其操心、服务而获得关注点。每当他们粘人,并在一些小事上“争风吃醋”,想要全然地霸占我的精力时,或者用哭作为手段以获得我的关心时,我就会开玩笑说:“你们这是爱我呢,还是折磨我呢?”显然,两个孩子还没有学会很好地合作,并储备足够的安全感。


其次,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在教育中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小孩子很敏锐地感到家庭赋予他们的各种期望,而他们所背负的急切期望就如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这样难免会出现心理失衡。《小舍得》中的子悠就是这样的孩子,当他看着足球场上飞奔的小孩的身影时,流露出欢喜羡慕的眼光,但也仅是看看而已。在妈妈面前,他永远都只是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去满足妈妈强加于自己的期望。这样的孩子心理失衡也是可以预料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在《小舍得》


还有些小孩的自信被他们膨胀的野心所击溃,失去了面对未来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过大的野心让他们过于关心别人对自己的仰慕和认可,没有了这些也就活不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在遇到一点点考试或者学习的问题时就会很奔溃。


而且,应该把教育孩子学习学校科目、客观事实和发展孩子的人格结合起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给孩子用以处理事情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小舍得》中当校长和班主任张老师看到孩子和家长们忽略学校的素质教育,都赶场子似地把孩子送往课外辅导班,不禁感慨:真正的教育是要有教无类!包括那些资质普通的孩子。商业培训机构却要跟公立学校抢夺学生的时间,提前教学,拔尖教学。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家长不甘自己的孩子平庸,孩子也不希望别人超越自己。按照阿德勒的观点,老师应该注意到并将这种竞争和个人野心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老师一个合适的词语都会将孩子的注意力从个人竞争转移到合作道路上来。“理想的老师负有一个神圣的、吸引人的使命。即他塑造了孩子的心灵,掌控了人类的未来。”


《儿童的人格教育》还讲了很多不良行为习惯背后的可能原因。如懒惰、欺瞒、心不在焉、懦弱、口吃、左撇子、逃避责任(忘做家庭作业)、收集癖等等。这些行为远比我们看似的表象潜藏了更多儿童行为动机和意愿目标。


大量关于家中多个孩子出生先后性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也在书中论述。有些长子因为弟妹更恩爱、更聪明、更招家人喜爱,而变得无所适从、绝望、莫名其妙地懒惰、神经兮兮。还有些弟弟妹妹因为家中长子的优秀而变得忧心忡忡,充满竞争。


如果你想读懂孩子,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阿德勒这本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范本,并有非常大的育儿实操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人格   儿童   作业   优越感   野心   音符   自卑   心理学   个体   家长   妈妈   老师   孩子   心理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