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爱,值得孩子早恋

1927年的今天是李大钊先生英勇就义的日子。本来前几天已经跟宝儿的班主任说好请半天假,中午放学之后带她去北大看看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给先生的铜像献一束花。

但随后就被告知没戏,因为疫情防控,北大的校外参观还没有恢复,持校友卡也不行。林老师提醒我说现在进校必须要通过院系预约,还需要导师同意证明,“没特别的事就先别来了吧”。

看来献花这件事,显然不是一个正当且重要的理由。


又看了看李大钊故居的通告,还在闭馆之中。既然都行不通,那就用每天早上都做的早餐来寄托点心意吧。

为什么会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并且必须做点什么,倒不是我家红色基因传承得好,主要是因为上个星期六,我陪宝儿看了一场青少版的话剧《父亲 李大钊》,现被激发的。

这种爱,值得孩子早恋

这场话剧的演出者都是北京中小学生的普通学生,比如饰演李大钊的邱家赫是北京育才学校高一的学生,这已然是“高龄”演员,还有很多跟宝儿年龄相近的小学二、三年级的小演员。同龄人的演出,让她有了更多的亲近感,加之整部话剧情节紧凑感人,演员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就连情感不外露的宝儿都数次落泪,泪点超低的我更是从头哭到尾。

这种爱,值得孩子早恋

这种爱,值得孩子早恋

开始之前,宝儿问我:“李大钊是谁啊”。

结束之后,宝儿说:“他们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他们?”

“嗯,中国共产党。”

这话,我家做党务工作的那位听了应当会深感安慰。

这种爱,值得孩子早恋

早餐发了朋友圈,勇哥评论“这主题教育深入骨髓了”。这话没错,爱国主义教育真是得从娃娃抓起,越“早恋”越好。

这种爱,值得孩子早恋

现在一提起给孩子做“爱国主义教育”,有人会觉得形式主义,是政治需要;也有人觉得太空泛,难以落地;甚至有人冷嘲热讽,认为都是被洗脑、被操控。当然大多数人更可能无所谓,语数外都“鸡”不过来,爱国情怀能干啥,小升初能点招?还是中高考能加分?

其实“爱的教育”我个人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爱,当然包含了爱祖国,也包含爱家爱校、爱自己、爱自然、爱生活等方方面面。从心理学角度讲,爱其实就是认同。一个人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感越高,他的自尊、自信、满足感和幸福感就越高,越少出现纠结、挣扎和痛苦。

想要真正的认同,要从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方面下功夫。

01先说认知

热爱祖国的前提是能够认识文化特点,明白历史沿革,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

简单地说,要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客观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打颗栗子。有次我带孩子在老家和朋友聚会,席间两个小男孩拿着树棍模拟枪自然而然地玩起了打仗的游戏,其中一个男孩冲另一个孩子喊:“你是日本人,我要打死你!”宝儿很奇怪地悄悄问我:“他为什么要打死日本人?”

日本曾在中国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这点毋庸置疑。但如果你只告诉孩子日本人是混蛋,要打死日本人就不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带孩子不止一次去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她看过兔子和脚盆鸡互相拍板砖(出自《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历史普及漫画),《地雷战》和《地道战》也是学校指定要看的电影;但同时,她去过日本旅游,见到陌生的日本人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相当热情地伸出援手;她也看过《窗边的小豆豆》,知道战争给日本普通人民也带来了伤害,为巴学园被炸毁而惋惜落泪。

这些信息与孩子现在的认知尚不能很好地整合。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告诉他们事实,而不是我们的观点。

比如“日本曾经入侵我们的国家,我们跟他们进行了整整八年的战争才将他们赶出中国”这是事实,而“日本人都是坏人,我们要打死日本人”这是观点。

牢记历史是为了振兴中国、不再挨打,而不是延续仇恨。

等孩子长大一些,就可以引导他们明白“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并不是一句过时的口号。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只不过换了战场,变成了经济的较量、意识形态的对决。我们要做的,是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资格跟别人平等对话。

02再说情感。

你或许不知道孩子怎样才会爱国,但你肯定知道孩子怎么才会爱你。

人天生喜欢和那些让自己感到熟悉、安全的人和环境在一起,这是一种情绪本能:你发自内心地爱他,给他提供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而他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爱,反哺了爱。

因此我们能做的,唯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03最后说说行动

这个行动并不一定是非要去烈士陵园扫墓或听老红军讲故事这么刻板的行动。举个例子来说,这些年我们提倡文化自信,但只是告诉孩子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要为我们是中国人而骄傲,孩子是没有多少感触的。

我们能做的,是少描述、多体验。

把文化转化为实实在在能看得到、摸得到的体验,让孩子参与进来,自然而然的,文化就传承下去了。

这次西城原创的这出《父亲 李大钊》的话剧,其实就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说洋气点,属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驱动教学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话剧一开始提出问题,为什么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是国家博物馆编号为0001号的文物?

大家自然要去探寻答案:李大钊是谁?他做过什么事?又为什么被绞死?演员们是中小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没有那么深,在排练的时候通过查资料、读书籍、看电影、走进李大钊故居等方式去了解历史,认识人物,随着对历史事件的深入了解,随着在演绎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这些演员孩子们成为了第一批对革命先烈产生强烈认同的小火种,而他们的演出行动又感染了类似宝儿这些作为观众的孩子们,火种得以传播。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爱国,从来都不该只是一句口号。

我是董一诺,养娃跟我做,带你上王者!关注我,为您提供专业的养娃攻略,做最亲民的心理科普,跟我一起做更自在的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孩子   爱国   火种   早恋   日本人   日本   故居   话剧   自然而然   北京   中国   认知   演员   情感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