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熟悉我的朋友,大概会发现我经常带着孩子泡剧场。读绘本、看演出、参加活动,可以说是我们家遛娃的日常。


我还记得姐姐第一次看演出还不到两岁,在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苑看的《鹤与龟》以及《贪吃的老鼠》。那么点儿的小朋友,看得目不转睛,回来后还兴奋地不睡觉,一直给我复述乌龟和仙鹤打架了的故事。


实际上,读绘本和看演出在我看来是同一种类型的学习,对于小朋友来说,绘本是静态的大片,而演出是动态的故事。


我们能带孩子行万里路的机会终归有限,我们让孩子体验生活百态的机会也终归有限。当我们不能诗和远方的那些时刻,所幸还可以捧起绘本、走进剧场,让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拓宽生活经验,让创造力和想象力无限扩大。


随着宝儿同学的社会活动逐渐丰富(作业逐渐增多),看剧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除了假期可以恣意妄为外,学期中至多只能安排一月一场。四处看剧的快乐就专属于尚拥有剧场自由的贝儿小朋友了。

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上周日,我和贝儿去天桥看了一场韩国创意绘画亲子剧《嘟嘟泡泡·海龟别跑》,也怪我没做功课,看宣传说适合2-6岁的孩子,心想姐姐都超龄了,可能不喜欢这么幼稚的剧(周六已经玩了一天了,还是好好写作业吧),就只带了妹妹。但看完之后深感后悔,这哪里是只适合2-6岁孩子的剧啊,这种脑洞大开的创意,反正我是想不出来,喜欢画画的姐姐,一定会更有启发。


整部剧描述起来很简单,舞台正中是一大块白板,所有的演出人员共五人。分别是嘟嘟和泡泡,一男一女两位主演。舞台两侧还有两位乐手和一位多媒体工作人员。

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嘟嘟和泡泡就像韩国的“神笔马良”,落笔即世界,他们在白板上随手画个圆,就能变成一张会笑会哭的脸庞、还会变成一颗小小的蛋。嘟嘟和泡泡精心照料他们的蛋宝宝,突然,蛋裂开了,一只小海龟破壳而出。但是没一会儿调皮的小海龟又从沙滩上跑走了。

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为了寻找小海龟,嘟嘟和泡泡拿起了手中的画笔,他们的笔,在白板上掀起了惊涛骇浪,有时明明是一个小圆点,却变成了萌蠢的小丑鱼,在他们身边嬉戏;明明是简单的线条,却变成了可怕的大章鱼,向他们发起进攻。


更有意思的是,绘画和多媒体投影的结合,让线条和形状活动起来已经很让小朋友们惊呼了,但在现场音乐(两位乐手现场配乐)、灯光特效以及道具的综合运用下,平面的“会动的画”更是变成了立体的。


比如泡泡被大章鱼缠住拖进了深海,正当小朋友们紧张地大叫时,嘟嘟用黑板擦为刀,一刀“劈”开了白板上的章鱼,而此刻应声从白板后跌出的泡泡,身上缠着一大段软绵绵的章鱼的触手。

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这还不算完,接下来他们终于发现了小海龟,正当他们欢呼的时候,“啊呜!”一条大鱼一口吞掉了小海龟。想要跟这条大鱼搏斗吗?天啊,一变二、二变四,紧接着白板上密密麻麻全都是这种凶恶的鱼了,眼看鱼群就要把嘟嘟和泡泡吞掉,这时,机智的他俩画出了一个盒子,接着把那段章鱼触手接在了盒子上,居然变出了一个吸尘器!

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呜~~~~所有的大鱼都被吸进了吸尘器,整个世界安静了,孩子们都激动地拍起手来。


这样奇思妙想的创意在这部剧中层出不穷,它的海报宣称:“意想不到的下一秒惊喜”,果然诚不我欺,下一秒全是惊喜啊。

最近看了一个亲子剧,脑洞太大了

如果说这部剧哪里最打动我,那就是它表达的是孩子眼中的世界。无拘无束、天马行空,这正是孩子们想象世界的特权。


毕加索曾经说过:“我花了4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了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那样去画画。”学前阶段是创造力的黄金时期,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会自然流露出创造潜能,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思维定势少,能很好地联系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自由地表达出内心的图景。


但为什么,越长大反而越循规蹈矩、越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了呢?


这确实和我们的教育有关。除去文化和教育模式,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家长常常忽略了孩子有创造力的表现,更不要谈有意识地去培养了。


作为成人,往往会觉得那些具有实用性的,之前没有过的创造才叫创造。但实际上,根据心理学家考夫曼等人的发现,这些是属于成人的创造力范畴,如果我们把成人的创造力称为big C(C就是creativity的首字母),儿童的创造力可以称之为mini-c,也就是迷你的创造力。是小朋友对于经验、行为和事件的一种新颖而又具备个人意义的阐释。


例如,有一次我带宝儿、贝儿吃麦当劳,贝儿小朋友拿起一块麦乐鸡说:“妈妈,耳温枪。”我仔细一看,还真的是,那个鸡块的形状确实有点像胖乎乎的耳温枪。通过形状相似从炸鸡块联想到耳温枪,对于我们成人而言不难,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价值。但对于孩子而言却是她对炸鸡块的全新理解,是儿童创造力的一种表现。


这种创造力对孩子的发展有多重要呢?心理学家们发现它不仅仅是儿童发展的一种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有研究表明,在与认知密切相关的因素中,想象力的贡献率最高,说明想象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提醒我们家长,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聪明、学习能力强,赢在起跑线上,我们不必去上昂贵的早教,也不该把精力都放在教孩子背唐诗、练算数、学英语上,更应该做的,是珍视每一次孩子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表达,是陪他看一些像《嘟嘟泡泡》这样好玩却“无用”的绘本和儿童剧,这些看似被浪费了的时间,其实是在偷偷丰富我们孩子的认知,让他成为一个厚积而薄发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触手   创意   白板   章鱼   大鱼   创造力   想象力   认知   亲子   剧场   小朋友   成人   泡泡   演出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