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自信?有可能是父母挫伤了他的能力感

昨天接宝儿放学,听她跟我絮叨学校里的大小事情,突然,她停下来问我:“妈妈,如果有人不自信该怎么办呢?”这学期她被任命为学习组长,这让她觉得自己对同组其他小朋友的学习成绩也负有了“连带责任”,她说:“比如说某某某,每次一考完试她就说:‘我这次肯定又只考了60多分。我都放弃了’。但是她要总是这么想的话,肯定学不好啊。”

我首先肯定了她想要帮助同学的好意,同时肯定了她的判断——如果相信自己学不好,那么一定学不好,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循环自证”。但是这些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能让自己不这么想,甚至相信自己是能学好的。

这个秘密叫做“能力感”。虽然缺乏能力感这件事要到三四年级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开始自暴自弃,才被父母重视,但它的发生和培养其实是从孩子很小就开始了。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自信?有可能是父母挫伤了他的能力感

之前我很多文章都介绍过孩子的自我意识,这是孩子心理健康非常关键的一步。可点击回顾。《担心孩子长大出心理问题?你需要在他的这三个阶段特别注意》

能力感其实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和“自主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心理素质。如果严格区分的话,自主感算是一个名词,它代表孩子相信自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的一种意识状态。而能力感算是一个动词,它必须是孩子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从而获得的心理体验。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从他自己系上第一颗扣子、吃第一口饭、认识第一个字开始,就已经开始评判自己有没有能力了。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能独自完成他想做的事,并得到正向的反馈,他就会产生成就感,进而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更难的事情,而这种自信会促进他挑战并完成其他事情,因而形成良性循环。反之,他会一直感受到挫败,而这些挫败的感受影响了他做其他的事情,最终影响他对自我的评价。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自信?有可能是父母挫伤了他的能力感


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能力感不足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看到父母挫伤孩子能力感的三板斧:“限制”、“替代”和“贴标签”

跟贴标签不同,限制和替代往往是以爱之名的伤害。

比如早些年一档真人秀《妈妈是超人》中马舒雅的表现,因为担心孩子受伤,把客厅的桌子、沙发全部清走,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只能在地毯上铺一块布席地而坐。这是“限制”。

有些家庭,祖辈仿佛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你不说话我都知道你想干啥。孩子刚觉得口渴,还在抬眼寻找水杯呢,一杯水就递过来了;明天开学了,父母认认真真地给孩子收拾书包、核对清单:“你就早点睡吧,明天还早起呢。”这是“替代”。

而这些过于精心的照料背后的潜台词是“你需要我的照顾才能很好地活下去”、“只有我才能做好”,这何尝不是一种父母的自恋和对孩子的伤害?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自信?有可能是父母挫伤了他的能力感

另一个挫伤孩子能力感的绝杀是对孩子的行为随意“贴标签”。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标签效应”,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别人下了某种结论,就像一个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一样,这很容易导致人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情况一样。更何况孩子正处在人格塑造期,“贴标签”这种行为对他的伤害是很大的。

有意思的是,有一个绘本非常形象地运用了“贴标签”这个梗,把贴标签对人的影响描绘得特别生动。这本绘本叫做《你很特别》。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自信?有可能是父母挫伤了他的能力感

有一群小木头人,叫做微美克人,他们整天只做一件事,而且每天都一样:就是互相贴贴纸。那些木制光滑、漆色好,或是有才能的木头人,会被贴上星星贴纸。而那些木制粗糙、油漆脱落或者什么都不会的人,就会被贴上灰点点。

胖哥就是一个被贴满了灰点点的微美克人,他想要跳得跟别人一样高,却总是摔得四脚朝天,而当他摔下来,其他人就会围过来,给他贴上灰点点。他做了傻事,比如忘了戴帽子或是踩进水里,别人会再给他一个灰点。有些人只因为看到他身上有很多灰点,就跑过来再给他多加一个,根本没有其他理由。

在其他微美克人的眼里,胖哥理应被如此对待:“因为他不是个好木头人。”听多了这样的话,胖哥也这么认为了,他会说:“是啊,我不是个好微美克人。”

你看,我们家长常常以为贴标签会让孩子改变,可惜的是孩子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可能认同了标签:让孩子变得没有内疚感,名正言顺地变成标签描述的那种人。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感呢?

想要让孩子拥有能力感,很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让孩子去尝试他想要自己完成的事,并在一定的协助下顺利掌握。之前也介绍过具体方法:一是一件事情只要没有性命攸关的危险性的后果,就让孩子试试;二是一件事情只要孩子已经掌握了,就不要再帮他做了。

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自信?有可能是父母挫伤了他的能力感

而针对宝儿同学在学习成绩上的挫败感,有一些更具体的建议:

父母如果只是改变态度,对孩子各种彩虹屁吹捧:“你可以的、你要加油、我们相信你能做到”毫无意义。

有意义的,是帮她看看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帮她解决问题。只有不断进步的事实,才能给能力感的账户里储值。

还有一个实际的建议,就是先玩命培养出一个优势学科,优势到这门课孩子有不怎么用力也能碾压别人的快感,那么孩子就可以从这门课程中得到能力感,而这种好的感觉会延展到别的科目,直至各科突破。

总之,要记得能力感是一个动词,孩子只有在真正自己做到了之后才会相信自己有能力,无论改变多微小,先做起来才行。

我是董一诺,养娃跟我做,带你上王者!关注我,为您提供专业的养娃攻略,做最亲民的心理科普,跟我一起做更自在的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挫伤   直感   贴纸   跟贴   父母   能力   孩子   木头人   动词   贴上   担心   不好   自主   事情   标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