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清醒状态下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这是她等了15年的幸福

一般情况下,无论选择顺产还是剖宫产,妈妈都能在清醒状态下,听到宝宝的第一声啼哭。

然而,这份寻常妈妈都能享受的幸福,今天故事里的妈妈却等了15年。


「生门」清醒状态下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这是她等了15年的幸福


11月27日上午,妇产医院手术室成功完成一例剖宫产手术,伴随一声明亮的啼哭,一个健康的女婴顺利诞生!

宝宝体重3500g,母子平安。

一啼一哭间,宣告了新生命的到来。当助产士把小女儿抱过来,跟妈妈贴贴脸时,躺在手术台上的妈妈哭了。


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她激动的心情,为了亲耳听到这声天籁般的啼哭,她已经等了15年。

「生门」清醒状态下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这是她等了15年的幸福


产妇张女士(化名)是一位脑瘫后遗症患者。因脊柱侧弯,身体不利因素较多,无法自然分娩,2004年,她在一家医院经全麻剖宫产生下了儿子。

这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让她没有亲耳听到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声啼哭。这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如果我也能不做全麻剖宫产,亲眼看看孩子刚出生的模样该多好啊!”

所以,当她再次怀孕后,就带着这个心愿坐到了这家妇产医院。

妇产科就像滚滚红尘中的一个窗口,生活本就不易,透过无数孕妇怀孕生子的故事,生命的诞生,展现着人生中最真实、最生动、最揪心、最温情的缩影。

二胎、高龄、脑瘫后遗症、脊柱侧弯......当这些因素摆在面前,产科医生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后天的脑瘫不具有遗传性,这类脑瘫患者如生育能力健全,从医学上来讲具备了生育的条件。

但是,由于多数脑瘫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在怀孕、生产过程中需承担更多风险。随着产妇年龄增长,脑瘫导致的身体不利因素增多,也给这第二次孕产造成了更高的风险。

医生想要尊重患者的分娩意愿,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鉴于张女士的特殊情况,产科医生为其量身定制了产检方案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在张女士的整个孕期均进行严密监测,以确保母婴安全。

产科门诊、麻醉科、超声影像科等六大科室专家深度介入孕期管理,持续防控妊娠期合并症等风险。临产前,经过产科—麻醉—助产“一体化”门诊综合评估,张女士母婴状况良好,可以进行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

通常产妇剖宫产选择的麻醉方式主要有椎管内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两种。经麻醉门诊评估,产妇脊柱侧弯,椎体间隙也比较窄,实施椎管内麻醉难度很大。但是,张女士想在清醒状态下迎接宝宝到来的意愿非常强烈,在向产妇和家属沟通解释后,麻醉医生决定采用椎管内麻醉并做好全身麻醉准备的麻醉方案。

手术室外亲人焦急的等待,手术室内更是一场硬仗。

患者的特殊情况对手术、麻醉的考验很大,麻醉难度远超一般孕妇,但是经过麻醉门诊的评估,大家已经做好了准备。

术前访视时教患者摆麻醉操作配合的体位,和配合麻醉以及术中的注意事项;仔细检查腰部,通过触摸进一步了解各腰椎间隙的情况,确定具体的穿刺部位。

术前准备工作做的充分,手术当天可以说是是水到渠成。“因为后遗症原因,患者那天体位摆的不是很好,但整个过程都挺顺利的,最后我们也是成功的实施了麻醉,实现了宝妈的心愿。”麻醉医生说。

「生门」清醒状态下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这是她等了15年的幸福


一子一女,儿女双全。张女士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将遗憾变成了命运的馈赠,把普通人看起来的不幸过成了幸福。

看完张女士一家人的坚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呢?祝福这位伟大的妈妈,祝福这个可爱的宝宝,也祝福这幸福的一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椎管   全麻   妇产医院   亲耳   产科   体位   产妇   脊柱   后遗症   门诊   患者   清醒   手术   医生   妈妈   宝宝   孩子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