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放下焦虑是孩子走出来的第一步

今天中午一个陌生的妈妈和我聊天,大概内容是孩子从高二的时候开始休学,马上高三了,还是不愿意去上学,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昼夜颠倒打游戏,不吃家里做的饭,叫外卖,个人卫生也不搞,不敢管孩子,管了发脾气,高消费,游戏充值,家长稍微有点不高兴,他就闹腾的厉害,把家长折磨的心慌头疼,多次崩溃,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接纳、包容、无条件的爱,可孩子怎么就无动于衷。

这个场景特别熟悉,是不远的过去和偶尔的当下。


家长放下焦虑是孩子走出来的第一步

放下焦虑是孩子走出来的第一步

原以为经过暑假的调整,孩子到了上学的时候应该没有大的问题,可开学没几天我就发现,打败焦虑这条大黑狗远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孩子一进入班级那个环境,那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不适马上卷土重来。

九月份开学没几天,我发现孩子早上起床特别费力,我们怕孩子迟到,我和老公轮番催促孩子,孩子无精打采的起床,好像要用尽全身的力气,现在想想,对于当时的孩子来说,能饱饱的睡一觉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孩子早上去上自习课时,我注意到孩子下楼后根本就没走出小区门,也就是没去学校,感觉孩子没走远,我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仔细寻找,原来孩子就在四楼一住户(没人住)门前,趴到一个旧椅子上睡觉,孩子身上脏乎乎的,看到我,满脸的惊慌与自责。看到孩子这个样子我特别的心疼和难受,告诉孩子实在瞌睡了就回家睡,当时心里特别焦虑和不安,不知道孩子到底怎么了?怎么这么反常?这么瞌睡呀?没多久孩子坚持不了就开始不上学了。

孩子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昼夜颠倒打游戏,孩子自己心里也无比惶恐,他偏离了他十几年的生活学习轨道,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未来的出路在何方?就像一只搁浅的鱼儿,趴在岸边。无法预知父母能否接受他目前这个样子,他也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无比颓废的自己。孩子和父母一样,内心充满了惶恐、焦虑和不安。

孩子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小心地保护着自己。所有目前的一切让他焦头烂额,他需要放下纠结,好好的静一静,好好的想一想,他不希望任何人来打扰他,包括自己的父母。他在慢慢的试探父母是否能够心平气和接纳他,给他疗伤的时间。


家长放下焦虑是孩子走出来的第一步

自己改变孩子一定可以改变

父母要安静地陪孩子度过这段儿时光,允许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起居,当他被允许之后,身心才能够彻底放松,昼夜颠倒没关系,一天吃一顿饭也没关系,在家活动量也不大,孩子那么大了,渴了饿了自己难道不会感知?自己不会解决吗?妈妈担心孩子一天吃一顿饭、担心作息紊乱、担心熬坏了眼睛.....妈妈的这些担心真的没有必要,之所以焦虑是对孩子的未来没有了掌控感,父母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对孩子现状的不接纳。

假如我们家长在这个时候能够放下焦虑、无条件接纳孩子,用心去关怀孩子,给他足够多的的时间。给他一个独立疗伤的空间,让孩子身心彻底地放松、让他好好的休息。不催促他何时起床、也不再催促他何时上学,让他按照自己的作息睡到自然醒,孩子可能很快就从困境走出来,同时也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现状是接纳的。

只有这样,孩子才慢慢的从封闭房间走出来,和你聊他的困惑、他的卡点、他对未来的打算。我家孩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从房间内走出来,开始和我们沟通交流。

上面那个焦虑的妈妈,很明显你看到孩子的行为恐惧、焦虑和不安,这让孩子感觉不安全,他如何走得出来?家长焦虑都没有放下,那离孩子能去学校还差得很远,所以孩子的自我封闭期不是以时间长短而定,而是看父母的接纳程度和孩子的状态来确定的,有的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有的家庭孩子休学两三年、甚至五六年都有可能走不出这个时期。

如果焦虑那就持续学习,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自己改变孩子一定能改变,我们就不会那么焦虑,当我们知道休学的孩子复学都有一个必经的过程,我们就不会那么抗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个旧   焦虑   家长   孩子   昼夜   瞌睡   惶恐   疗伤   身心   不安   担心   父母   妈妈   未来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