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身情况去陪伴和疗愈孩子

这两天新进了一个群,群里病孩们的家长伤心,焦虑、和彷徨,各种对孩子问题的吐槽,却很少去觉察作为家长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今早上讨论的其中两个话题,我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问题一、 是孩子要不要吃药

根据我家孩子情况我简单聊聊,去年暑假,儿子根据自身的症状对着百度查询,说自己是抑郁症,主动让我带他去医院,我当时也茫然失措,整个人都懵圈了,就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去到医院,医生先让做一个量化表,当时情况是孩子突然上不了学,他的信念系统和价值系统统统被击垮,所以孩子当时就有不想活的念头,而那个量化表恰恰反映了孩子当时的精神生命状态,医生顺理成章根据量化表判断孩子是重度抑郁,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抑郁症(大多是成人的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一旦形成,就像癌症,患者是没法抵御它带来的痛苦的,所以有些患病的人最终放弃了生命,可这些我当时都不太懂,只是感觉天要塌下来了,我们家完蛋了。行尸走肉被医生牵着鼻子走,说赶紧要治疗,否则会精神分裂,极度的恐慌之下我们遵照医嘱开始服药,大概有两月左右,可是有一天,儿子对我说:“妈,这药别吃了,没啥用,你和我爸情绪稳定我就没事儿,结合儿子情绪平稳的情况,我选择相信儿子,但为了保险起见,我把药物一点点减量,到最后完全不吃药。”所以我认为青春期被定义为抑郁症的孩子跟成人的抑郁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好大一部分过了那两三年也会不治而愈,当然是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下。


根据自身情况去陪伴和疗愈孩子

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和医生始终是父母自己

与此同时,我玩命地学习家庭教育,俯下身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发自内心去接纳他,爱他,理解他,看到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重新唤醒孩子的生命力,以至于后来孩子越来越愿意和我沟通,他把心里那些负面情绪向我宣泄出来,昨天我再问起孩子,现在心里还有去年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了吗?孩子说基本没有了,但晚上睡觉时还是会做有关学校的梦,还是很怕,我告诉孩子你就接纳你晚上做梦的事实,不要想着去对抗,你越对抗就会越持续,要学会跟它和平共处一段儿时间,然后再去看看。

所以我的孩子他基本没吃药,就在我的用心陪伴下慢慢好转起来了,所以,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喜怒哀乐,情绪状态自己是最清楚的,单单是焦虑或者兼有抑郁情绪的,情绪稳定的孩子最好还是不要吃药,有时候给孩子贴上抑郁症的标签比孩子真的得了抑郁症要可怕1000倍,其实是孩子的心病了,俗话说“心病还需心病医,”而最好的医生,从来都是父母自己,药物也从来只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今早有的家长说有的孩子多少年都走不出来,那多半是碰上了一对死不悔改的父母,他们自己宁愿一生痛苦,也绝不自我反思与成长。

而那些动辄切腕自杀的,撞车的,跳楼的、跳河的,有自残倾向的孩子,还有情绪特别不稳定的孩子,我们家长心里是最清楚的,这种情况下不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你还要等什么?无论何时,孩子的生命安全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即便就医,还是需要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为基础,给孩子一个幸福温暖的家,给孩子穿上爱的盔甲,加速孩子重获新生的速度吧。

问题二、孩子要不要休学

当孩子提出不想上学的时候,他内心肯定经过无数次痛苦挣扎与纠结的,这就意味着他要打破他多年生活学习的轨道,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痛苦的理由,应该是不会提出来的,我们为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这个需求,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更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强行让孩子上学,这会让孩子为数不多的生命能量进一步枯竭,如果父母持续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可能会导致极端事情的发生,还是那句话,无论何时,孩子的生命安全都是摆在第一位的。我们以为父母是最苦的,但最苦的一定是孩子。战士伤的可能是能看得见的躯体,而我们的孩子伤的是内心。我们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最无力的时候没有给到孩子力量,反而推倒了他。

无论孩子吃药还是不吃药,休学还是不休学,都是需要家长根据自家孩子情况谨慎对待的,因为何时何地,最了解孩子的始终是我们父母,最好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也始终是我们家长自己。唯有爱与理解,才是打败大黑狗的不二法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情况   孩子   牵着鼻子走   心病   焦虑   生命安全   情绪   内心   痛苦   儿子   家长   父母   需求   医生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