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榜样,一个人开创的产业一一国内最大生猪养殖纪实


谨以此文,向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致敬!

去年4月29曰晚上11时,六个姊妹中

的大哥因病去世,终年60余岁。

一代人的榜样,一个人开创的产业一一国内最大生猪养殖纪实


大哥生前曾经是隆昌市最早、最大的养猪大户、纳税大户,后来担任村支书长达20多年,吊唁的人很多很多。大哥高中时代的同学们都相约而来,同学中最杰出的军队干部颜学富专程从北京赶来悼念,哥哥的同学曾祥明彻夜守灵,让人无比感动。


一代人的榜样,一个人开创的产业一一国内最大生猪养殖纪实

事后,崇佛村前任支部书记扬明超提出批评,认真对我说,你哥哥做为基层党员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过的优秀人物,而且他儿子、媳妇身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你还做过党报记者,你哥哥的葬礼几句悼词都没有,像什么话?


一代人的榜样,一个人开创的产业一一国内最大生猪养殖纪实

我一时无言以对。接到哥哥去世的消息,我当即从深圳赶回,前来悼念的人太多,而我忙于接待,第三天嗓子就全哑了,哪里还发得出声来念叨几段悼词。

的确,哥哥的一生是有资格树碑立传的,他的一生,荣誉不断,而且,是非同一般的、崇高的荣誉。

以此文为哥哥立传。

救人英雄高中学生


一代人的榜样,一个人开创的产业一一国内最大生猪养殖纪实

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这是古人给英雄下的定义。平常人不敢做的英雄敢做,所以称英雄。这就是哥哥。

时光倒回1976年,那时哥哥在离家不远的隆昌六中(今龙市中学)读高中。下午放学回家,丢下书包,背个大背篼出门割草喂牛。离家不远有座河堰,堰上有道桥,上下落差约10米,涨水时节,水流奔腾咆哮,声传数里开外。这年的洪水天,水流湍急,漫过桥面1尺多深,下乡女知青黄松富过桥时不慎跌入水中,命悬一线。当年生产队还没解散,人们集体劳动,河两岸上百的人们目睹险情,同声呼喊救命,但没人敢于下水,因为太过凶险,毫无把握。附近割草的哥哥闻声而至,看到汹涌而去若隐若现的落水人,毫不犹豫扑入水中。

事后哥哥说起入水状态,一经接触,对方即忘命抱紧他脖颈,双双沉入水底,几欲窒息。

而他双手抓住水底的乱石,以此支撑不致翻滚,背驼着对方摸爬上岸。

舍生忘死,不过如此。

后来,哥哥总结经验教训:下水救人,不可近身,防对方一抓致命,最好有物相连,只做牵引,用巧力。所谓救命稻草,落水人哪怕抓住一根稻草,就有了方向,加上浮力作用而脱险不难。

说来容易做时难。但哥哥救人成功主要还是凭本身实力。那时哥哥是全县高中体育比赛游泳第一名,扔铅球第一名。如此体能,万中选一。所以常

人不敢,但哥哥敢于下水?而且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哥哥还是隆昌六中连续几届的共青团支部书记,由此可以想像他与老师同学们的关系何其融洽,他的性格多么阳光。所以那时有几千名学生的隆昌六中没有校园霸凌,也没有保安看门,小打小闹无须老师出面,哥哥就能化解矛盾纠纷。就因为哥哥超人体能,有股正能量占主导地位。

相信人们一定好奇,哥哥的超人体能从何而来?那就是与生俱来的体力劳动,生活环境铸就。那时我们家老房子的大院子,曾经有几株高达10米的桉树,因为桉树籽可以卖钱,每年桉树结籽,哥哥就会攀爬采摘,由此无意之中锻练出非凡体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哥哥上高中的时候,就成了家里的顶樑柱,寒暑假期间贩卖麦芽糖,上成都下重庆,一去十天八天,赚了钱买了些米面回来。在哥哥外出的日子,不少时候家里无粮下锅,母亲就会吩咐我和妹妹:去外面马路上看看,你哥哥回来没有?

饥饿年代的那份热切期盼,至今想来,仍然教人潸然泪下!

有一年冬天,哥哥外出半月回来,收获巨大:一分钱贰分钱五分钱的硬币能称上几斤,同时身上的破棉袄也爬满了臭虫虱子,咬得哥哥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母亲双眼含泪清洗哥哥的衣物,教导我们:

虱子就怕开水烫,臭虫就怕大太阳。生了虱子衣服就拿开水烫,长了臭虫就拿到太阳底下暴晒。

我还清楚地记得,哥哥高考前夕,赚了些钱顺便买了些山货土产回来,然后邀请他的两个同学来我家同吃同住,一道复习功课迎战高考。其中哥哥最要好的同学叫颜学富,两个人简直形影不离,此人后来当兵立了大功做了大官,但是他跟哥哥的情义至死不渝,哥哥去世,他闻讯北京赶回四川悼念。另外一位同学饶方军,也是当兵提干后来转业做了隆昌县交通局干部。他们当年都高考落榜,彼此彼此,不用谢天谢地。

再回头说哥哥救人以后的事。哥哥救人成功自然轰动一时。隆昌六中的高音喇叭、内江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报,赞扬哥哥,学习哥哥的声音响彻山山水水。

然后,是获救女青年登门致谢。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幕。那天就我和母亲在家。女子踏进我家堂屋,抬眼一望,顿时大惊失色,连忙退出!为啥?原来堂屋两侧的土墙分裂开来呈倾斜状,呈现

摇晃欲倒之象,初次进我家们者多半为此受惊吓。母亲连忙安慰她:别怕,这房子上百年了,一直就这样。她才犹豫着再次进门。堂屋正墙左边一道小门连着后面是厨房,厨房的一角是猪圈,一架床抵着猪圈是哥哥的床。这厨房猪圈卧室三合一的布置让她浮想连翩,难道说,这就是谈情说爱的地方吗?她当时可能这样想着而半天没回过神来。


一代人的榜样,一个人开创的产业一一国内最大生猪养殖纪实

相连一间250年木柱篱笆墙的老房子,总共三间破旧的土房老屋是我家八口全部家产。一家人共用一块毛巾洗脸,连个装水洗脸的盆都没有,女子初来我家,毛巾,脸盆向邻家借用,如此之穷,穷到了什么程度!尽管我父亲还是生产队长、生产队会记。当然,不止我们一家,那时候大家也都穷。

没多久,女知青回城镇当起了工人,而哥哥高考落榜成了农民。


双方不冷不热谈起恋爱。农民工人的结合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而坎坷不断。女方比哥哥大好几岁,我们对她称呼黄姐,也是稍后的大嫂。

根据当年我的观察及后来事实证明,黄姐嫁哥哥是门不当户不对,很大程度上是碍于父母之命。

黄姐的父亲是镇上有名的理发师,那时镇上有间理发社,为街道集体企业,里面有八名剃头匠,而黄老先生是创始人兼导师。传说他老人家解放前在陪都重庆为大人物理发,所以见多识广,而且德高望重。那时他年事已高,拄个拐杖来我家,他当时的发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是我见过的港台企业家造型:一丝不乱,一边倒,一抹溜光。

老先生半是咳嗽半是气喘,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对我父亲母亲说:你们放心,我女儿生是你家人,死是你家鬼,命中注定,天意难违,天意难违呐!

然后,有人给黄老先生建议,那家人太穷,你别拿个女儿送火坑?黄老先生勃然大怒,训示对方:什么穷?人穷志不穷!你井底之蛙,头发长见识短,没听说过放牛娃子当皇帝,没见过讨口要饭的成了将军!

于是,我家八方举债,新修了三间土屋,让哥哥结婚。并且举行了隆重婚礼,置办热闹酒席。花钱买面子。

黄姐在供销社百货公司上班,卖凉鞋胶鞋布鞋等等。那时大姐二姐二哥包括我和妹妹都在上学,都是打光脚板,包括父亲母亲,没人穿过她的一双鞋。千真万确。表面看来她是那年月让人无比羡慕的工人,但实际上没给我家里带来一点好处,反而是巨大灾难,令我家无力承受。因为她蠢到什么地步?居然把货款借人赌博导致亏空,我父亲贷款来给她填补,如果说一次犯错还能原谅,但一而再而三,只怕谁也无法、更无力去包容。

在镇上摆摊修鞋的一位长辈正告哥哥:志贵,这姑娘太不靠谱,你别指望她传宗接代,她百分之百搞得你倾家荡产。长痛不如短痛,赶紧散伙!

不久后哥哥坚决离婚。黄老先生气得捶胸顿脚,痛骂女儿不争气:报应呀报应,丢人呐丢人,说起又丧德,看起又造孽!

几十年后,理智的检讨反思,客观公正地评价黄姐的话,她如果做个家庭主妇,操持个家务,生儿育女不成问题。但让她做生意买卖应对坑蒙拐骗尔虞我诈实在强人所难。

黄姐带走了将满周岁的小莉,这孩子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难以割舍,让我们一家无比悲伤。这年春节,二哥受全家之托,备好了像样的礼物前往黄家,对黄姐她妈说明来意,打算接小孩回家过年,对方先是答应,但稍后反悔,结果二哥空手而回,大哭一场。黄老太太还捎话过来:从此一刀两断,不要腊肉骨头丢了又想!

几番折腾下来,我家早已负债累累,债务爆雷,公家贷款还不上,私人债主上门讨。哥哥询问父亲:到底欠多少债?要求父亲把所有债务公开,列表统计,结果吓坏全家人,足足欠下上万元!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啊!那年头,如此数额堪称天文数字,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

也许人们产生疑问,我家欠那么多债,难道父亲算不来收支帐吗?实际上父亲不但会算帐,还相当专业。父亲生于1939年,在隆昌一中读完初中,才15岁,就被龙市区政府领导从学校调回来,安排在新成立的龙市区粮站经手帐目。几年后被排挤出局。稍后,父亲因为修铁路上了成都,被人发现有会计知识,安排进了铁路局做会计,两年后

即将转正,谁知调查到父亲有个堂兄是国民党特务,政审又把父亲卡住了,再往后,父亲的人生就无须赘述了。


一代人的榜样,一个人开创的产业一一国内最大生猪养殖纪实


但哥哥并不埋怨父亲,他完全解巨额债务从何而来,然后毫不犹豫接过这本烂帐。倒是母亲忧心忡忡,问哥哥:欠这么多烂帐,哪里来还?哥哥说:不怕,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姊妹多,抬起磨子修!

如今想来,那分勇气,那分责任与担当,一如他舍身救人一样,豪迈而悲壮。


地方特色产业溯源

隆昌市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风味食品,俗称麻汤,书名麦芽糖。方法是以200斤大米蒸熟,混合10斤小麦生成的绿芽掏碎成浆,搅拌均匀,置于瓮坛中保温发酵,10个小时后取其汁水过滤,倒入锅中大火熬煎成糖。熬到一半。火候出锅时叫麦芽糖,也称糖稀、饴糖。其用途相当广泛,

几乎所有副食品,各类糖果糕点,

蛋糕面包,中秋月饼、汤圆心子,但凡需要以水和面的食品,都应该以麦芽糖代替水,如此,食品才具备口感、营养、品质。如价格昂贵的大白兔奶糖,其成份9成多是麦芽糖,加入少量牛奶粉而已。

麦芽糖呈液态。如果继续熬煎,达到一定火候,冷却后成为固态,坚硬如铁,此时称“生糖”,其色泽呈菜籽油色。在其完全未冷之时,放于特制的木桩上反复拉扯,就会吸收空气产生反应,体积膨胀两倍以上,同时颜色变成雪白,这是才叫麻汤,又泡又脆,香甜可口,入口即化,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享誉西南云贵川大片地区。

生产麻汤的作坊就叫麻汤坊。我家所在的崇佛村七组、过去叫七队和十二队就各有这么一间作坊。但只敢在农闲时节零星生产,供社员们在方圆周边市县贩卖。社员外出1天须交2.5元给生产队,叫工余金,外出须持公社(乡)和大队(村)证明外出,以示合法,不致被当成投机倒把没收。

哥哥的高中时代,就开始了寒暑假做生意卖麻汤,这个行当俗称麻汤匠,现在也还存在。但他只跟别人去过一回,就改弦易辙,另僻蹊径。那时村里的麻汤贩们多半选择盐都自贡市,那地方老字号的国企多,人口稠密,稍量不错。当然,贩子们扎堆一地,互相杀价,搞乱行情,也造成无利可图。由此哥哥单人独马,直上成都,下重庆,远至攀枝花,他气力过人,别人出门50斤,他肩背手提200斤,别人几天来回赚几十,他几天来回赚上百,以致后来他去哪里,不少人跟定他,唯他马首是瞻,他天生就是领头羊的角色。

哥哥高考落榜,跟同学们一道去参军,体检时验出白内障没去成。但他并不消沉,而是乐观面对,无聊之中,郑重其事拜镇上顶尖的石匠谢运双为师打石头,回家来自己动手砌筑猪圈。

正宗的技术传承,

那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才允许农民家开设麻汤坊,自由发展。我家是隆昌县最先开麻汤坊的。别人不敢做的哥哥敢做。请来号称麻汤坊的开山祖师曾一德老师,来我家建造麻汤坊。曾老师择好日期,带上他一个比较有名的徒弟,上我家先杀一只大红公鸡,备好猪肉刀头,香烛纸钱,祭祀一番。传说麻汤坊是远古时代一位叫麻姑的女性发明,故要祭麻姑菩萨。仪式满满,才配得上开山祖师的称号。然后才破土动工,挖坑筑灶。整个过程二至三天。期间禁止闲杂人等尤其女性进入施工现场,用曾老师的话说:惊扰了麻姑菩萨要出问题!为技术保密找借口。

施工过程中曾老师是动口不动手,因为泥巴糊灶必然搞脏手脚衣裤,有损开山祖师形象。谁知灶打好以后试生产,居然连续多天没能正常出糖,产量质量都不正常。正常的参数是200斤米出140斤糖,一扯就白,香甜泡脆。但曾老师整出来的糖是又酸又黄,难以入口,别说销售,估计白送也没人要。[呲牙][呲牙][呲牙]

为此曾老师找了不少客观原??到底是水质有问题还是煤碳有问题?或是这个灶的方位有问题?……后续证明纯属一派胡言,曾老师水货一个,全无经验技术,让我家损失惨重。面对上千斤又酸又黄的麻汤,一家人长吁短叹,哀声一片。

遭遇巨大挫折,哥哥并不灰心丧气,亳不气馁,迎难而上破解危局。

……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隆昌县   割草   隆昌   开山祖师   桉树   麦芽糖   生猪   猪圈   镇上   救人   老先生   榜样   纪实   哥哥   父亲   母亲   我家   老师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