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将美好记忆留存,将当下做好,在生活中找回自己

在这追求效率的时代,读书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即便是读,大多数人也是带着目的性或功利性的,因此,方法论的、工具类的书籍很受欢迎。却少有人会细细品味文学类的作品。我也不例外。然而,这些天,决定换下口味,尝试读读文艺作品。于是,《你的样子》成了我近段时间的消遣。


《你的样子》:将美好记忆留存,将当下做好,在生活中找回自己

作者魏昌敏,南京江宁某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他用二十多年的教书育人经验,四十多年的人生感悟,记录了曾经遇到的人与事、景与情。丰厚的文学功底,细腻优美的文笔,处处流淌着文字的美,文字的背后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思想与文明。读着读着,会不经觉地让你回忆自己的过去,同时感悟现在的生活,看清未来的方向。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作品,也是一部值得亲子共读的美文习作。

本书包含四部分:走进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童年、走进生活。每部分包含多篇的美文随笔,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教育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

如书中作者所说: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时候,只是开放的时间不同,但开放时同样有着醉人的芬芳。”

面对生活,有愤懑也有忧伤,然而这些经历中的思考与感悟,让作者在简单的生活中有了新的方向,“做好当下最重要。做好当下,不仅为了当下,更重要的是为了日后的记忆。“

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品读他的每一段记忆。

01 走进学生——时常挂念于心,时常浮现眼前,想起满是怜爱

曾经去探望我的小学老师,老人家回忆道:“那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已经不曾记得,有些人是一辈子不曾忘却。这些人,要么是很优秀,要么是很调皮捣蛋。”

而作者对学生的回忆是:“忘记不是因为他们调皮,而是没有特点;记住不是因为他们优秀,而是需要爱护。”

在“走进学生”这章节,作者笔下的几位学生,有些身材瘦小但从容淡定;有些行动迟缓但特别真诚;有些调皮顽劣但热心真诚;有些静默寡言但认真负责。还有个头虽小但每天精神抖擞的“小脑袋”、外形俊朗做事灵活细致的“金刀公子”,一个个跃然纸上,仿佛就在眼前。作者在描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时,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满满的怜爱。就连数落孩子的语气,都是那么的柔软。可见,作者对学生的无比热爱与怀念。

用一段话概括:

时常挂念于心。

时常浮现在眼前。

常常萦绕在梦中。

想起当年那帮孩子,眼眶就热了。

想起当年那帮孩子,就好像回到了快乐的过去。

往事像落日映照的河面,我拣闪光的珍藏在心中,我拣有你的美好画面珍藏在心中最美的地方。

让我们都能记住对方最美的样子。让孩子们在漫漫人生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02 走进教材——为学生而写的篇篇习作,字里行间流淌着文字的美

从接手这个班级开始,作者就着手为孩子们写习作“下水文”,四年来几乎没有间断。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数个夜晚,用小学生的视角创作,体会着孩子写作时的阵痛,既而用亲身体会来引导孩子写作,提高写作水平。与孩子互相鼓励,并肩前行,一起体会从无到有,从难到易的辗转和喜悦。我想,这是留给孩子最珍贵的财富和最美好的回忆。

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字里行间流淌着文字的美妙,文字的背后更是承载了丰富的文明与思想,文字的韵律和节奏。篇篇习作,均是写作范文。

读到《我的假日生活“自我回归”》时,引起我深深的共鸣。

“平时课堂之上,我把精力和耐心全部给了孩子和学校。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才找回了自己,找回了自我。”

“在这样的世界里,俗务杂念是最少的,心里是最敞亮的,脑子是最智慧的,状态是最舒适的。”

是呀,当自我回归时,内心才是最自由的,最幸福的。我们每天都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孩子,留给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若有,那就好好享受吧,让累了的心有处安放。

03 走进童年——珍惜现在的自己,更爱快乐的儿时

童年,如温暖的春风,一闪而过,却给人留下生活篇章中最美好的回忆。

作者通过文字,将童年的一幕幕记录下来,希望这美好的回忆成为永恒,陪着自己慢慢变老。

那一片片阡陌农田、那清凌凌的河流,那松树林密的山,是儿时的游乐场和运动场;还有儿时住过的草屋以及草屋下的蜜蜂.......一幕幕,一场场,在作者眼里,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跟随作者的笔伐,你的童年回忆也会随之浮现在眼前,让自己在快乐的记忆中飞一会吧。

年岁渐长,都爱回忆。过往虽艰苦,但也充满快乐。用如今的视角看待过往的自己,会是如何心境?作者说:

“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暖心,现在的自己看着昨天的自己,多么爱怜,多么新奇,多么满足!

人们珍惜现在的自己,但更爱儿时的自己,我,也不例外。”

童年,回不去,但那份美好永远存在心底。失去童年,可以保留童心,那是另一份美好。

04 走进生活——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

怀念过去不是为了感伤而感伤,而是为了现在寻求一种感觉,如同一遍遍地重温同一个梦,不为别的,只想看得更清。

已过不惑之年,经历的事情多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也积累了不少。作者在“走进生活”这部分,分享了许多关于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感悟。这些断断续续的感悟,慢慢汇聚成一条思想的河,清理着淤积的河道,清澈着前进的方向。

以下是摘自书中的感悟:

走出孩子,让孩子走出视野,舍得放下,其实是对生命个性的尊重,是对成长的自然磨砺。

生活是一座围城,那一块块的砖都有名字——困难。想要进出自如,非得有胆有识不可。

守住内心的童真是做一个真人事事时时不敢忘怀的。

认真做事时,莫找理由惯坏自己;遇到困难时,莫想理由说服自己;遇到大困难时,找个理由活好自己。

所有的奋斗和努力最终的结果是找到自己。

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顿悟。慢慢地,在思想中清醒。找到了自己,找回了自由。

人,不必把别人当成自己未来的方向,找到自己本该有的样子,便是最大的收获。

愿你我在漫漫人生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不忘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美好   草屋   习作   字里行间   儿时   调皮   童年   样子   方向   记忆   思想   文字   孩子   时间   作者   快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