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元连处暑,到底好不好?有啥说法?俗语是这么说的

今年中元连处暑,到底好不好?有啥说法?俗语是这么说的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处暑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

处暑,顾名思义就是暑气到此为止。通常处暑过后,代表着热气开始消散,凉气开始从早晚向午日蔓延,也是整个天气开始转凉的一个标志。而今年的处暑和中元节连在了一起,中元节过后的第二天就是处暑,这又有什么说法呢?

今年中元连处暑,到底好不好?有啥说法?俗语是这么说的

一、“双金夺中元,处暑两难全。”

这是干支纪年中的一种说法,之前我们曾讲过天支纪年法,古人用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进行两两组合,组成了60种,即60个花甲子。

10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个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也都按这个纪法,那么每个月对应的都会有跟月重复的日,即“重日”。比如就拿农历七月来说,农历七月为申月,那么带申的日子就是“重日”,而今年七月有两个重日,即七月初九的丙申日和,七月二十一的戊申日。

此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往往被认为是比较重要的日子,尤其是十五,被认为是一个月中力量最强的日子。所以如果重日离十五越近,那么就代表着力量也就越强。但今年七月的2个重日(初九和二十一)都离十五都正好相差6天,而“申”在五行里属金,于是就形成了2个属金的“申日”就会在十五、十六这两天互相作用,而十五是“中元”,十六是“处暑”,这就是所谓的“双金夺中元,处暑两难全”。

今年中元连处暑,到底好不好?有啥说法?俗语是这么说的

二、处暑下雨好不好?

又到了每次必问跟“雨水”有关的问题,处暑不下雨,到底好不好?

俗语说“处暑下雨万人愁”,从这句话字面的意思理解,显然下雨是不好的,因为把万人都愁坏了,但其实也是分情况的。

“处暑早下雨,粒粒皆是谷”,意思是说,如果处暑期间下雨比较早,因为很多秋熟的作物正处于籽粒的形成期,这时如果有充足的水分,就会长得很饱满。但这并不意味着下雨就一定是好事。

因为还有句话叫“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子也难留”,意思是说如果处暑这天下雨,那么接下来整个秋天的雨水可能都会比较频繁。虽然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分,但更需要光合作用,如果连阴雨过多,就会导致光照缺乏,温度较低,对庄稼的长势反而是不利,甚至可能会造成减产。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又说,如果处暑当天不下雨的话,那么接下来一直到白露结束这段时间雨量都会比较少,而雨少则意味着晴天较多,则有助于秋粮的丰收。

今年中元连处暑,到底好不好?有啥说法?俗语是这么说的

三、处暑的习俗

节气除了与农业生产相关以外,还流传下来一些习俗。

处暑因为与立秋和中元离得较近,所以其习俗也往往与祭祖和迎秋相关。比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中元的民俗活动。再有流传最广的就是郊游迎秋了。因为处暑后秋意渐浓,秋景正好,正是人们畅游赏秋的好时节。据说,古代很多著名的大诗人、大词人们就是在这个时节去游历山川,感受秋天的美景,因此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

另一个习俗就是开渔节。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处暑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而当前一度高涨的淡水鱼价格正在回落,如果再遇上开渔节,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处暑后,很快就可以“吃鱼自由”了呢?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今年中元连处暑,到底好不好?有啥说法?俗语是这么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中元   处暑   中元节   都会   地支   天干   纪年   节气   俗语   习俗   水分   农历   时节   雨水   好不好   秋天   说法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