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闺蜜群里又热闹的聊开了......


“育儿专家说了,孩子磨蹭99%是家长的原因。我要向世界证明不是这样的。


他慢,我就尊重他慢,接受他慢,承认他慢,甚至比他更慢。于是为了赶得及八点准时到幼儿园,我现在每天早上六点一刻就把儿子叫醒。


三个没有睡够的人在早晨同时起床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老公满脸怒容,责怪我抢了他的马桶,儿子满脸泪痕,抗议我对他的尊重。


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对,我错在没有科学避孕!”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哈哈哈~当妈的,谁没经历过几个心塞时刻呀?倘若问到是哪些,孩子磨蹭一定榜上有名……


这不,开学那段时间,我已经听到一大波吐槽了:


“让ta做个作业,催了好多遍,依然无动于衷!”

“每天叫ta做点事情,就像对空气在说话,心好累啊……”

“不管吃饭、睡觉、洗澡、学习,让ta快些行动简直要搭上半条命,怎么就那么难啊啊啊!”

……


哈哈,天底下不同的妈妈,似乎遇上了同一个娃,属性都一模一样嘛——磨叽、拖拉、敷衍……耐心都被他们耗光啦!


唉,如此头疼,到底该怎么破?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01

当孩子磨蹭时,他们在想什么?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孩子的磨蹭都是分情况的。拿我家弟弟来说,他会在什么时候慢慢吞吞呢?是在我让他进行英语分级阅读时、要求按时睡觉时……


相反的,如果是去游乐园、吃冰激凌、玩乐高、看恐龙绘本……这些事需要催促吗?开玩笑,只说一遍他就立马照做,执行力可是满格的好嘛!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所以呀,大部分让孩子磨蹭的,都是对他们来说不够有吸引力的事。更确切地说,是他们当下应该做却不想做的事。


其实对我们大人来说,不也有无数件“不想但必须”要做的事吗?哪怕内心的两个小人一直在打架,可理智的那一个总会占了上风,指引着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


但孩子却不一样。他们是一根筋的“单细胞”生物,完全凭喜好行事。举个例子,让娃做作业时,他们却始终不肯放下手里的画笔。为什么呢?因为画画才是他们“想做”的事。在小朋友简单粗暴的逻辑里,画画多好玩,所以要抓紧一切时间再多画一会儿;至于写作业更重要、完不成后果很严重神马的,他们压根就没想过……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名词解释,叫做“缺乏成本意识”。大人能够清醒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耽误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可孩子并不清楚一件事的成本是什么。他们没有“I need”的压力,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地沉浸在“I want”里,把磨洋工发挥到了极致。


02

家长越催促,孩子越磨蹭


看到这里,或许有爸妈会说:“我明明告诉过孩子磨蹭将造成的严重影响,但不管用啊!”


唉,口头这种不痛不痒的提醒当然没用啦。而且更多的时候,大家是不是还总会忍不住插手干预?图样图森破了吧,我已经用实践证实了,这么做可是下下策呐……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姐姐小的时候,一度是个吃饭困难户。一顿饭,别人半小时吃完,她可以吃一个钟头。期间东张西望、玩玩这个摸摸那个,简直不能忍。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苦口婆心,跟姐姐说了各种不好好吃饭的坏处。可小魔怪倒好,虚心接受,屡教不改,该怎样还是怎样。最后往往是我妥协,眼看催促说教没用,只好追着把饭喂完。可这么做治标不治本,姐姐该磨蹭还是磨蹭,坏习惯依然存在。


对此,我查阅了不少资料,也请教过很多资深育儿专家,才发现我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越界行为。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因为这样一来,我把本该孩子承担的成本,都揽到了自己身上。他们非但认识不到这种行为将付出的代价,反而会认为父母的帮忙理所当然。久而久之,甚至还会嫌弃大人唠叨啰嗦,从而更加耳旁风,用无动于衷作为无声的对抗……


正如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Erica Reischer)所说:“你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学习怎么为自己负责,也没有机会练习一些诸如时间管理、自我约束这样的重要生活技能。”


瞧,这就是为什么孩子越催就越慢的最大原因。越俎代庖吃力不讨好,反而让磨蹭现象愈演愈烈哦!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03

面对孩子磨蹭,我们如何应对?


那么,要想让娃克服磨蹭,做一件事不再三请四请的,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总结一下我的心得:


1. 坚持底线,让孩子“自食其果”


继续说回姐姐吃饭磨蹭的事。后来我调整了策略,每次饭前我都会告诉她:“宝贝,吃饭啦,记得只有三十分钟哦。”时间一到,不管什么情况,果断把碗筷收走。


至于效果,只能说如果家长内心够强大,可以坚持下来的话,真的有奇效。姐姐一开始不以为然,但很快就因为拖拉而“自食其果”。


因为在那半小时里她没好好吃饭,因此没过多久便会喊饿。这个时候,正是教育的大好时机哦。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注意!千万不要对孩子冷嘲热讽,类似“我早就跟你说过吧,不听活该”这样的话,只会引起孩子情绪对抗,所以要杜绝。真正恰当的做法,是平静而温柔地帮助孩子意识到这个后果正是之前的行为所导致的。


就像教育大师蒙台梭利所说的:“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对孩子来说,只有亲自体验过,才会有效建立起成本意识,从而培养自觉性、权衡利弊,形成规范自己行为的准绳。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2. 运用游戏力的理念,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著名教育学及心理学家加利·兰德雷斯(Garry L.Landreth)说过:“对孩子来说,‘玩出’他们的经历与感受,是最自然、最富动力的自我疗愈。”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事情变得像做游戏一样好玩时,他们还会不配合吗?


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Lawrence J.Cohen)在其代表作《游戏力》一书里,就记录了自己如何运用做游戏的方式,来改变女儿上学磨蹭的情况: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我女儿还在幼儿园时,发明了一个很棒的游戏,使我能以游戏的方式提醒她上学不要迟到,而不是大喊大叫。


一天早上,她下楼来,在门后躲着,轻声地跟我说:‘现在假装我还在楼上,我们就要迟到了,你真的很生气。’


我言听计从,对着楼上吼道:‘我们要迟到了!我现在很生气!’她这时躲在门后,捂着嘴窃笑。


我威胁说:‘你最好赶快下来,不然我就扔下你不管了,我自己去大橡树幼儿园了!’她大笑起来,我只当没听见,装腔作势地出门,她溜出去了我还假装没看见,让她走到了前头。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她坐进汽车后,我又自言自语地表演说:‘气死我了!如果幼儿园老师问我艾玛呢?我就跟他们说:‘她还没准备好,所以我只能自己来了。’


她一边咯咯地笑个不停,一边又极力掩饰真在我旁边的事实。艾玛让我知道,上学前的准备也会很有趣。


这个假装生气的游戏,让我无需大声吼叫,不用真生气,做个游戏,就可以让孩子的上学准备做得更快。”


科恩博士指出:所谓“游戏力”,是以游戏和理解情绪的方式与孩子联结。这种顺应儿童天性的方式,能够让很多育儿难题迎刃而解。


所以,当我们想让孩子干什么时,不妨试试游戏的方式,把大道理掰开了揉碎了,用一种更浅显有趣的方式来呈现吧。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3. 从细节着手提高沟通质量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做事情效率低下,其实也跟我们的沟通方式有关。不信下面两个场景,哪一个更容易调动积极性?


场景一:(远远地朝孩子大喊)“现在你必须马上给我做作业去,否则等下不许出去玩!”


场景二:(到孩子面前蹲下来笑眯眯地说)“宝贝,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把作业及时做完对吗?那样的话我会非常高兴。”


相信大家一定会说:“还用看?一定是第二个啊!”所以咯,沟通方式很重要,有很多细节都是缓解孩子拖延症的神器哦!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比如,叫唤孩子时走到他们面前,温柔地注视他们;尽量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要求孩子做事时,用大拇指、比心等手势给他们打气加油……


相比用声音传递信息,适当加入肢体动作会让交流更具温度,孩子也会更乐意接受。


再比如,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表达,把命令式句型变为建议式:


把“我要求你……”换成“你一定可以……”

把“你必须……否则……”换成“我希望你……那样的话……”

把“现在不可以……不然我就生气了!”换成“你一定还想……可是……”


把交流的主体改成孩子,真正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更容易与孩子取得联结,也更能激发他们合作的意愿。


说到磨蹭这件事,我敢说:娃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04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正确区分孩子到底是因为磨蹭故意办事慢,还是因为本身能力有限而真的做不快。


如果是后者,家长在给予充分耐心与理解的基础上,还是记得要适当引导,否则一旦演变成真磨蹭,想要纠正势必会花费更多的精力。


无论如何,养育无小事,通过孩子磨蹭这个问题,我们的智慧再次得到了充分考验。


那么,就见招拆招,继续不断升级养育技能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艾玛   自食其果   作业   心理学家   幼儿园   场景   大人   姐姐   家长   事情   成本   方式   孩子   时间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