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麻麻,怎么是这么丑的寿司!" 我是这样回的...

孩子说

哈啰,大家好,我是藤校妈。

话说今天是小晞学校第三期的最后一天,接着就有两周的"春假",也就是说小晞又要展开一天24小时无尾熊式紧黏在妈妈身上,我则准备大眼瞪小眼模式全天候On

可就在放假前的这个早上,我们母女俩又有了一次"充满强烈情感的沟通&交流"...

孩子说

话要从今天早上我帮小晞准备的便当说起...

孩子说

奶油果寿司是小晞最最喜爱的便当菜色,我想着今天是第三期的最后一天,学校放学比较早,午餐时间可能比平常短些,准备她喜欢的寿司应该吃得比较快。

可是做寿司总会有两边比较丑的部份,示意图如下▽

孩子说

所以通常我家如果做寿司,就会变成这个状况▽

孩子说

不管是边角,或是"剩料",都是老母亲含着泪水吞下去,(Esther阿姨是我们的家务阿姨)。

可今天早上藤妈睡过头,想着早餐就别弄了,寿司两边+煎蛋卷两块+牛奶,就直接当早餐算了。(也就是早餐是中餐的同款丑陋版本)

结果上车后,小晞一打开她的早餐饭盒,(因为开车到学校要40分钟,所以小晞的早餐都是在车上解决的),立刻有意见了,

"麻麻,怎么是这么丑的寿司!" 颜值控的小晞一秒爆炸;

"好看的中间段寿司给你带便当了,不然你觉得边边比较不好看的寿司边应该谁吃?" 我反问她

孩子说

"..." 车内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

然后我先开口,"不然这样好了,你把你的早餐便当跟午餐便当交换,反正总共我就准备了两个便当,一个早餐,一个午餐,你自己决定怎么做";

"那我还是先吃掉这个丑丑的寿司好了,反正跟丑丑的草莓一样,它还是寿司,味道也一样,只是没有那么好看而已" 情商特别高的小晞已经帮自己找好台阶下了。

这边我先穿插说明一下"丑丑草莓"的故事...

孩子说

话说有一天小晞回到家从书包里面拿出便当盒准备放到水槽洗的时候说话了,

"麻麻,我今天便当没有吃完,你怎么给我一个烂草莓?"

烂草莓?明明草莓我是一颗一颗洗的,怎么可能有烂草莓出现在她便当盒里?我眼睛一瞄,这就发现问题点了,

"小晞,这颗草莓没有烂掉,它只是底下长得比较宽,多了一小块果肉出来,跟其他的草莓不太一样而已,但是它还是一颗好好的草莓"

"好好的草莓?可是它好丑"

"所以有一天麻麻老了,或更胖了,我就不是你麻麻了吗?"

"你当然还是麻麻啊!" 小晞秒回答;

孩子说

"既然麻麻不管是胖是瘦,是漂亮是不漂亮,是老了还是年轻,都还是那个最爱你的麻麻,那草莓怎么会因为它长得不一样,就不是一颗好吃又营养的草莓了呢?"

"噢,所以其实它跟其他的草莓也一样,它没有坏掉,只是长得不一样" 小晞说;

"对,所以你要把它吃掉,并且谢谢它提供你营养,也要感谢把它种出来的农夫,谢谢他们辛苦种植出这么好吃的草莓给我们享用"

然后小晞就一口把这颗草莓给吃掉,"好甜哦"

"对吧,所以我们永远不可以用外表来评断一个草莓,一个橘子,或是一个人,有些水果看起来可能没有那么漂亮,但是它一样很好吃而且很营养,

也有些人,可能看起来很亲切,其实他可能想要博得你的信任,然后把你骗走,

也有些人,可能身体外表上不像一般人,他可能手脚不方便,或是有其他的缺陷,但是他却有最温暖的心,是最善良的人,或是最聪明的人"

这就是"丑丑草莓"的故事,发生在几个月前。

经过这个事件后,顶级颜值控的小晞有了很明显的改变,以往挑水果总是挑好看的她,开始会问我"麻麻,你觉得这个会比较甜吗?

我终于成功地让她开始了解,"外表不等于内在",吸引人的外表很可能包裹着致命的内含,不怎么吸引人的外表,却可能有最柔软甜美的心。

孩子说

回到今天早上的丑丑寿司早餐事件

"麻麻问你,打开早餐盒,看到丑丑的寿司,你是不是很失望?"

"对"

"你觉得麻麻应该把丑丑的寿司两边吃掉,给你中间漂亮的?"

"没...有..." 停顿了一下,小晞小声又缓慢地回答。

其实我可以理解小晞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纯粹觉得今天的这个寿司怎么这么丑,毕竟我是那种连蒸一个花卷,都会想着拿根香蕉搭配摆盘,来逗她开心▽

孩子说


孩子说

所以,已经习惯餐点应该都要长得像这样▽的小晞,

孩子说

却忘记了,放在乌龙面上的米老鼠胡萝卜,它剩下的外围胡萝卜去了哪?或者这从来就不是她会考虑的问题。

可是这并不符合我对小晞的期待,我希望她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会从小细节中找创意,让生活充满惊喜的有趣女孩;

但同时,我也期许小晞必须爱物惜物,知道所有东西得来不易,懂得珍惜跟感恩。

"麻麻希望你知道,麻麻当然总是想给你所有最好的一切,可是,如果现在有四个草莓,两个是甜的,两个是酸的,

你希望麻麻把两个甜的都给你,自己吃掉两个酸的吗?"

"不要!" 回答的倒是很快,应该是真心的。

"那你觉得怎样比较好?"

"麻麻吃一个甜的,一个酸的,我也吃一个甜的,一个酸的" 小晞很肯定地说。

孩子说

孩子说

关于"要不要让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大人的辛苦",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也真没有所谓的对,错。

只是在我家的情况下,从小晞四岁起,我就适时地让她了解妈妈的难处跟力有所不及。

我认为每家的环境不同,我的状况,小晞必须得辛苦点,需要她更早熟,懂事些,生活日常里的许多小细节,我都需要她能配合,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进行得更平顺,日子过得更好。

譬如说,很多人提到小晞怎么能够这么自律,早上起来自己练小提琴,四岁半的孩子就能自己完成作业,我真是连看都不用看一眼。

我很早就跟小晞沟通过,"麻麻一方面要工作,一方面要照顾小晞,陪小晞玩,

如果小晞自己的功课需要麻麻陪着做,那麻麻就得用到陪小晞玩的时间工作,我们一起玩的时间就少了,

所以小晞有没有办法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这样你写功课,练琴的时候,妈妈也一边工作,这样你的"工作"完成的时候,麻麻的工作也完成了,我们就可以有比较多的时间一起玩?"

我个人认为,"适时让孩子知道大人的不容易,请孩子帮忙配合,会比大人一昧打落牙齿和血吞,忍到最后就爆发了",好一些;

而且大人无止尽的牺牲跟奉献,很容易就养出熊孩子,认为什么好的都应该是自己的,自己挑剩的,才轮到大人。

再说了,藤妈我虽然从来不教小晞"孝顺",但是我非常强调她必须学会"感恩"。

我认为"感恩"是做人做事的基本,也是从小小孩起,就该优先被教会的基本品性。

懂得感恩,才会同理,才会慈悲,才有善念,才懂珍惜,才知道该努力,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教养本质。

想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

我,哈佛毕业的妈妈,输给我三岁的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无尾熊   寿司   麻麻   便当   草莓   午餐   早餐   外表   大人   早上   两个   妈妈   漂亮   孩子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