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哈啰,大家好,我是藤校妈

今天是要来跟大家聊聊父母都来自于中国台湾的华裔女性,吴弭,的故事。

一位非常可能打破200年来波士顿市长都是由白人男性担任的传统,成为美国东北第一大城,同时也是全美医学、法律、生物工程、信息工程、商业重镇,波士顿,的第一位华裔女性市长。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这位华裔女性最近成为全美关注焦点,毕竟在全美最古老,也广被认为代表着传统的波士顿,200年来市长一直都是由白人男性掌权,

但在九月中的市长初选中,这位父母都来自于中国的华裔女性,顺利获得最高票数(33.4%),将与第二高票(22.5%),阿拉伯波兰裔的美国女性,乔治,在11月二日的决选中,争取市长的宝座。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就政治人物而言,尤其是竞选像波士顿这种大都会市长的高度,才36岁的吴弭,无疑非常的年轻,再加上第二代移民,华裔的背景,又是女性,

很多人会很直觉地认为吴弭肯定有个很了不得的家世背景。

毕竟美国绝大部分的政治明星,均拥有非富即贵的权贵政治家族势力背景,尤其是出过甘乃迪、布什,亚当斯,苏利文等众多传统强大政治家族的麻州来说,吴弭完全就是异类。

1985年出生在芝加哥南部的一个小城镇的她,家庭背景很平凡,就是那种普通百姓,大家街坊邻居的平凡;

同时,她也经历过身为小人物的艰辛,非常了解民间疾苦,而这些种种的困难最后都成为她从政的养分。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吴弭的父母在1980年从中国台北移民到美国芝加哥,就像传统的华人父母一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很避免跟孩子讨论政治,认为政治就代表腐败、恐惧跟饥荒;

就像所有的华人家长一样,吴弭的父母希望她跟两个妹妹好好念书,找到一份稳定而高薪的工作,不要惹麻烦,跟政治不要扯上关系。

吴弭受访时表示,祖父母跟父母的成长背景跟经历,让她从小得到的观念是,政治就是麻烦▽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身为移民第二代,又是家中老大,吴弭知道双亲的辛苦,她也没有让父母失望,从小课业表现就相当优异,高中毕业时是学校毕业生代表,

同年入围"美国总统学者奖"(The U.S. Presidential Scholars Program),这是美国高中生能拿到的国家级最高荣誉奖项之一。

吴弭也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她说学生时期除了数学,羽毛球,武术,跟钢琴也都是她的拿手强项。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像吴弭这种学霸,高中毕业后毫无悬念被哈佛大学录取,搬去波士顿开始她的本科生活,主修经济,2007年毕业。

吴弭跟妈妈很亲近,即使住在波士顿,她几乎天天打电话回家跟妈妈聊天,但后来吴妈妈开始出现不接电话,或是说一些奇怪的话,甚至她回芝加哥家时,妈妈有些行径也有些古怪。

有一天她收到妈妈的一封email,上面写着"妈妈很爱你,但是我们家正经历一场风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我只想让你知道我爱你"

吴弭后来才知道她妈妈的精神状况亮起红灯,而且逐渐恶化,父亲跟母亲也因此离异。

毕业后的某天,吴弭接到妹妹的电话,希望她回芝加哥,可这时吴弭才刚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是在波士顿咨询公司担任顾问,

波士顿咨询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超过90个分公司,包括北京、上海,香港,台北都有分公司。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尽管是份高薪而稳定的工作,才进入公司不到半年的她,身为家中老大的吴弭,也只能一肩担起家庭责任,忍痛辞职,回到芝加哥老家,照顾精神出现问题的妈妈,跟10岁,15岁的两个妹妹。

她在哈佛校友期刊访问时提到这段经历,"我带着四个月大的儿子去咖啡馆应聘,前一晚完全没有睡觉,整个人非常疲惫,可是我迫切需要这份工作来支付全家的开销"

"突然间我儿子开始大哭,我用中文跟孩子说,你别哭,不要哭,然后转头跟老板用英文说,对不起,我需要立刻帮孩子换尿不湿"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想当然尔,这样的妈妈,就算有着哈佛的学历,也很不受就业市场待见,于是她索性自己开了间小茶馆。

这时候妈妈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了,开始出现幻听,甚至半夜会敲邻居的门,有时还会惊动警方,

白天的吴弭也没有比较好过,一边要顾生意,频繁出入妈妈的心理治疗院所,医院急诊室,她随时需要跟精神健康医疗人员沟通妈妈的状况,

她也需要去妹妹的学校,跟老师们解释为什么他们家的爸爸妈妈不能来参加学校活动跟家长会。

也因为自营小生意跟妈妈的精神问题,她需要不断地跟政府官僚打交道,这种种加上伴随来的受挫跟耻辱感,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吴弭每天以泪洗面。

后来为了给妈妈更好的医疗,她决定带着妈妈跟妹妹举家搬到波士顿。

波士顿的医院终于诊断出妈妈得的是"迟发性知觉失调症",经过一段住院治疗后,才总算稳定了病情。

2009年吴弭决定重回校园,她进入哈佛法学院读研。

"我妈妈第一次住院时,被强行注射了镇定剂。当我赶到现场时,有人给我了一个塑胶袋,里面是妈妈的物品,被剪刀剪烂的衣服。

妈妈用中文告诉我,她不想要在男性工作面前脱衣服,结果工作人员就用剪刀剪开了她的衣服,也撕碎了她的尊严。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陪她在急诊室过夜,也不是我最后一次对一个将精神疾病者非人化的体制感到愤怒而全身颤抖。"

这是吴弭选择念法律的起源,也是她走入政坛的初心。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她发现地方性的政府,才是能改变平凡百姓问题的所在,不管是想好好照顾妈妈的健康,得到医疗保障,让自己的妹妹们跟儿子进入对的学校,经营她的小茶馆,

都必须在繁复的政府程序跟各种不合理的规定找到办法,才能生存。

吴弭进入哈佛法学院的第一天,就遇见她政坛的启发者,导师跟贵人,伊丽莎白沃伦教授,麻州的资深联邦参议员。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进入哈佛法学院的第二年,吴弭开始在当时波士顿市长曼尼诺的行政及财务办公室工作,

同时她还去参加一个专门为打算竞选公职的女性社计的课程,学习怎么演讲,募款,还有怎么跟媒体打好关系,用媒体的力量造势。

吴弭此时已经不再深信长辈那种远离政治才能远离麻烦的理论,她认为,想要改变,就要从政治、法律着手。

所以她不顾家族长辈反对,甚至在她最亲的妈妈也不支持的情况下,吴弭还是从政了,而且还做得有声有色。

2013年才28岁的她,当选了波士顿市议员。

要知道波士顿绝对是美国最骄傲的城市之一,波士顿人非常排斥外来人,他们深以"Bostonian"为傲,而且非常传统,土生土长的波士顿白人男性,是波士顿政坛的标配。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吴弭身为女性,来自芝加哥的华裔第二代移民,她深刻理解一般百姓的苦恼,从深耕小市民生活日常问题为出发,结果意外受到欢迎。

2016年,她获得市议员一制通过当选波士顿议会议长,成为波士顿首位非白人女性议长。

吴弭身上集合了各种标签,华裔,少数族群,第二代移民,女性,小企业主,妈妈,全部都是非典型的政治人物特征。

可是她利用自己经历过的人生困境,推动各种法案,帮小企业简化许可流程,通过带薪育儿假条例,推动食品生产线劳工的种族平等,建议控管租金,避免少数族裔没有地方住。

她的竞选文宣有三种语言,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她用自己的故事来告诉大家她从政就是想帮少数、弱势族群发声,希望波士顿能成为让每一个人都安居乐业的城市。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关于女性从政这件事,吴弭在媒体访谈上的说法,身为妈妈,藤妈特别有感。

她说许多对于女性领导的批评,包括太忙要照顾孩子,或太情绪化等等,却恰恰是女性领导的优点,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因为女性的弱势,让女人更了解生活的不容易,所以更懂得协调,或因人因时因地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而这正是领导者从政者应该具备的特质。

吴弭认为,如果让妈妈担任任何计划,或担任任何领导职务时,她们更懂得轻重缓急,会尽力照顾到每一个人不同的需要,能够更平衡考虑所有的状况跟条件来做出决定。

好啦,故事说完了,36岁的职业妈妈,吴弭,距离波士顿市长仅一步之遥。

华裔吴弭,18岁进哈佛,30岁当选波士顿议长,36岁问鼎波士顿市长

想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

我,哈佛毕业的妈妈,输给我三岁的女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波士顿   哈佛   华裔   市长   芝加哥   议长   白人   美国   移民   父母   背景   妹妹   妈妈   政治   女性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