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学科培训就会消失?改头换面之后,还是熟悉的配方


这个暑假,对于深受学科培训之苦的学生们来说,最大的喜讯就是教育部门发布了“双减“文件,遍布街头巷尾的学科培训机构开始偃旗息鼓,有的转型,有的转让,有的悄然关门。

“双减”之下学科培训就会消失?改头换面之后,还是熟悉的配方

消息传来,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普大喜奔,让自己的暑假变成第三学期的学科培训可算是退出了市场,从此培训班是路人。但是,果真会如此吗?当然不会,面对巨大的培训市场,面对丰厚的回报,培训班从业人员又岂会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学生们还是低估了培训班的应变能力和顽强生命力。

有些培训班摇身一变,变成了“XX书吧”,"XX托管”,名字虽然有所改变,但是走进去一看,却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场地还是原来的场地,工作人员还是原来的工作人员,只不过换了个名字,换了个方式。孩子们来到书店看书,做作业,有问题可以请教一下书店的“服务员”。当然,这样的服务也是要收费的,收费标准参照以前培训班的标准。

类似的“擦边球”做法还有很多,比如,培训班变身奶茶店,辅导老师摇身一变成为奶茶店的服务员。只是这里的奶茶不便宜,一杯几十甚至几百,学生能享受到“服务员”的指导作业的服务。

“双减”之下学科培训就会消失?改头换面之后,还是熟悉的配方

改个名字就不是学科培训了?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现在却是大行其道。当然,培训机构“换脸重生”,有需求是重要的因素。“双减”如果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仅仅叫停学科培训机构是远远不够的。

只要家长们的培训需求还在,教育内卷还没有解决,关停学培训机构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以前的韩国,日本都实行过类似的“减负”措施,但是却使得家教行业空前繁荣。学生的学业负担没能减下来,家长的腰包倒是掏空不少。普通家庭有培训班的时可能还能付得起培训费,私教确实太贵,但是为了孩子教育,也只能咬牙坚持了。所以现在的韩国,日本的课外培训机构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补习班火爆的原因是什么?归根结底是“教育内卷”,竞争太激烈,学习的竞争从幼儿园一直持续到大学。大多数家长看到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在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疲于奔命也很心疼,但是不敢,也不能停下来。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自家的孩子如果在家“顺其自然”,可能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双减”之下学科培训就会消失?改头换面之后,还是熟悉的配方

现在学科培训没了,但是“书店”,“奶茶店”火了,当家长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频繁出入“书店”,“奶茶店”,又岂会让自家孩子在家看电视玩游戏?

如何从根上“减负”?北大教授姚洋有一个观点我认为是值得探索的,他提出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推行十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两年。

家长的教育焦虑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初中的分流,一半的学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只能选择职高,技校。这个时候孩子思想尚不成熟,不能很好规划自己的未来,初中知识也过于单薄,不足以支撑职业培训的知识储备。过早分流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技校又学不到东西,这是家长很焦虑的。

“双减”之下学科培训就会消失?改头换面之后,还是熟悉的配方

如果实行十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再进行分流,这时候学生相对成熟,也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教育内卷”可以得到缓解。教育焦虑解决了,叫停学科培训也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学科   培训班   改头换面   补习班   韩国   技校   日本   奶茶   配方   焦虑   服务员   熟悉   家长   初中   名字   书店   孩子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