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给8岁女儿写信谈卢沟桥事变,平等交流,家庭教育就该这样

说起林徽因,你会想到什么?出众的颜值,过人的才华,显赫的家世还是丰富的感情生活?林徽因可以说是名门闺秀,祖父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和康有是同科,在浙江海宁等地担任过地方官。父亲林长民,早稻田大学毕业,曾在北洋政府担任司法总长。大家熟更熟悉的是她的叔叔林觉民,民主先驱,为共和献出生命,写下了著名的《与妻书》。

林徽因给8岁女儿写信谈卢沟桥事变,平等交流,家庭教育就该这样

林徽因感情生活很丰富,也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她和这三个男人都有过交集: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这三个人,任何一个拿出来都可以说是赫赫有名,都是在国内历史上有一席之地的人物。

有人说,林徽因是最牛“名媛”,也不无道理,这固然和她的家庭出身,和这些“名”男友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自己本身的确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林徽因有一对儿女,都是从北大毕业,后来也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这固然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努力,但是和林徽因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女儿梁再冰曾说过:母亲对她而言,不仅仅是母亲,也是朋友和老师。

林徽因给8岁女儿写信谈卢沟桥事变,平等交流,家庭教育就该这样

在家里,林徽因亲自教孩子读书看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难能可贵的是,林徽因从来不因为孩子小就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进行训斥,总是“蹲下身子”和孩子平等进行交流。

在梁再冰8岁那年,林徽因离开北京,但是还是用写信的方式和孩子联系,把自己在路上的所见所闻用文字告诉孩子,跟孩子探讨一些国内形势。比如在卢沟桥事件爆发以后,林徽因就给8岁的女儿写了一封信,鼓励女儿要勇敢,要什么都不怕,要有决心。

林徽因给8岁女儿写信谈卢沟桥事变,平等交流,家庭教育就该这样

当然,8岁的孩子毕竟还太小,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看懂自己的信,林徽因也是煞费苦心,把整个信件分为十条,一条讲一个内容,纲举目张,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看懂了。为了让女儿了解自己的行程,林徽因甚至还在贴心的信里画了一幅地图。在信中林徽因并没有把女儿当作幼儿,没有训诫的语气,通篇都是朋友般地交流,叮嘱,浓浓的母爱溢于言表。

应该说,这才是家庭教育应该有的模样,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总喜欢把自己的观点,喜好灌输给孩子,巴不得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其实,当你把孩子当作孩子的时候,他就是个孩子;你把孩子当作朋友的时候,他就可以是朋友。有研究表明,喜欢和大孩子玩的小朋友会比同龄人更成熟,因为他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当作大孩子了。

林徽因给8岁女儿写信谈卢沟桥事变,平等交流,家庭教育就该这样

最好的父子,母子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就是这样的“亦师亦友”型的关系。一方面家长是长辈,是老师,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一方面也是朋友,是可以说心里话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知心人。

家长式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培养出“听话”的孩子,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孩子心里也许波涛汹涌,也许不以为然,只是不敢说出来而已,长此以往,就戴上了“面具”,表面一套,心里一套。

要想培养出有个性,有思想,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孩子,就应该和孩子做朋友,平等交流,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卢沟桥   早稻田   名媛   北洋   纲举目张   海宁   家长式   平等   女儿   感情生活   事变   祖父   家庭教育   出身   才华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