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生活要我们坚强,现实却让我们脆弱。

身在职场,特别是一线城市的父母,陪伴孩子成为了奢侈!忙碌的工作使我们早出晚归,每当回到家,孩子也许已经睡去,我们最期待的是看到孩子那张天真可爱的笑脸,但我们最熟悉的却是他酣然入梦的样子。于是,很多父母会觉得亏欠孩子,缺失了对孩子的陪伴。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陪伴的关键是质量而非时长

陪伴,不仅可以让孩子享受父母之爱,还益于身心成长。有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令成人头疼的儿童问题,如:超级黏人、沉溺电子游戏、暴力行为(打、推、踢、咬)的成因都是由于缺失父母的陪伴。

请父母们记得:孩子的一切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因为需要爱(缺少爱)!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父母无价的爱!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在剑桥词典中被定义为“优质时间”,即因我们珍视这段关系,因此相处时给他全部的注意力。

高质量陪伴的关键是付诸于全部注意力,而非全部或更长的时间。所以职场父母可以稍稍松口气、放下内心的亏欠感,相比于全职在家带孩子的父母,也许你的高质量陪伴更有价值。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虚假的陪伴会让孩子伤心

如果父母只是待在孩子身边,但是没有给到孩子全部的注意力,那便是虚假的陪伴,如这两种情况:

1、身在曹营心在汉: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大部分父母在陪玩时都会分心,孩子在一边玩,家长却在另一边玩着手机、看着电视或者心中若有所思的想着工作与生活上的事。

这种看似的陪伴,却最伤孩子心,孩子会敏感的捕捉到,你并不那么爱他,因为即使你在身边都不会把注意力给到他,孩子会逐渐的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导致价值感缺失。

为了求证父母对自己的爱,于是孩子会更加黏着父母,或者用坏行为(如哭闹、发脾气等)引起父母的关注,如此会导致父母产生烦躁的情绪,愈发不爱陪伴孩子,由此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父母自以为是的安排与控制: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有些家长会弥补平日对孩子陪伴不足,想借周末进行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于是他们精心安排,制定周到的游玩攻略,兴致勃勃的带着孩子外出游玩。

但孩子貌似不太领情,当父母着急的催促着孩子出发时,孩子却在专心致志的玩玩具,丝毫没有想走的意愿;当父母想带着孩子浏览更多的美景时,孩子却止步不前,甚至只对脚下的一片树叶更感兴趣。家长的费心安排,有时会在瞬间得到孩子的否定与破坏,得不到配合,更收获不到预想的快乐亲子时光,有时还以孩子哭闹收场。

其实,父母一厢情愿的安排是没有观察到孩子的兴趣和成长规律,没有尊重孩子的节奏。孩子对高质量陪伴的寄予是“被看见”“被认可”,能够自我掌控。

让高质量的陪伴更好的提升亲子关系

1、用心陪伴,营造爱的专属时光。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任何一段关系的塑造和维系都需用心,亲子关系更应如此。育儿专家对高质量的陪伴给出了“五个一”的建议:

每天至少一次完全没有手机干扰的陪伴;

每天至少一次和孩子一起疯狂傻笑;

每天至少一次和孩子身体接触(拥抱、亲吻等);

每天至少一次放下“教”孩子的念头,而是跟随孩子玩;

每天至少一次看着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我喜欢和你在一起”

这对职场父母来说或许有难度,因为每天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很难实践这些内容。然而,当我们从内心愿意高质量陪伴孩子时,时间与空间距离或许都不再是难题。

一位常年出差的妈妈,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她会采取多种形式保持每天和孩子互动,如:给孩子一封信,即使是一个简短的便签和生活提示;又或是给孩子看一段自己录制的讲故事视频或录音、给孩子制定一个挑战性任务、一次预先安排好的根据步步提示开启的寻宝活动、在闲暇时间和孩子的视频通话......这位妈妈会在每次出差前设计好互动的形式并准备好所用物品,虽然不在孩子的身边,但孩子觉得每天都有妈妈的陪伴,更能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用心的爱。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龙应台由于驻外工作4年,再回到德国时儿子已经长大进入叛逆期的青年,儿子拒绝她如小时候一样的陪伴,后来在龙应台的悉心观察下,决定和儿子采取写信的方式进行沟通与陪伴,因为这是儿子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正是这样一来一往的信件,让儿子轻松自然的倾诉着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困惑、欢乐与收获,也让妈妈能如此深入的了解一位叛逆期的青年。

爱,不会被时间而限制,也不会因空间而被阻隔,只要我们用心,转变思维方式,爱就一定能被孩子感知,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成长,让这种陪伴成为珍贵的亲子专属时光!

2、积极回应,感受并认同孩子的情绪。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幼儿是从他人的评价与反馈中形成的自我认知,他们会从父母及时反馈中形成自我印象:我是重要的,我的需求会被聆听。特别是3岁前,是孩子心理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更需要父母积极回应,才会形成较好的安全感。

当然,及时反馈不等于事事包办、代劳,或是毫无原则和底线的满足。及时反馈需要父母嘴巴和脑子快一步、而行动慢一步,当孩子提出需求后,父母应马上告诉孩子我知道了你的需求,然后思考需求的合理性及责任人,最后引导孩子遵循规则或独立做,必要时给到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通常孩子不会一下子大哭大闹起来,往往是经历了受挫、沮丧、生气、发脾气的一个过程,如果父母能感受到孩子每个过程的情绪,帮孩子认知到自己的情绪,并积极的共情,接纳他的情绪,而不是讲道理,孩子几乎不会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况。

“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辆小汽车(共情),妈妈不给买你很生气(认知情绪),不过这个小汽车的确不在今天的购买计划中,让我们尽快攒够10颗星星(一种奖励形式),就可以很快拥有这辆小汽车了(延迟满足)。”


如果孩子仍是哭闹,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现在还是很生气,你可以攥紧拳头并大吸一口气,然后我们打开拳头并用力吐气;或者妈妈可以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给你更多的力量战胜生气,你想要哪个呢?(接纳情绪、管理情绪,让情绪有宣泄途径)”

职场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不亏欠孩子,打造亲密的亲子关系

家长在陪玩中,应放下明显的、带有教学目的的陪伴,不要看到孩子的玩法不正确便着急教孩子如何玩,玩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玩也不能被包办,不能被打扰。

孩子需要自己探索这个世界,必要时才需要家长的协助、支持,更多的是需要家长耐心的引导,让孩子觉得有能力自己操作,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探索欲、好奇心和自信心。

不被打扰的玩是孩子形成专注力的好机会,所以孩子在玩耍时,父母不要时不时的在旁边关心、提醒、纠正、甚至是喂水果,这些行为都会有损孩子的专注力的形成。

父母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的玩伴,单纯的和孩子一起玩。也可以陪在旁边细心的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掌握其运动、认知、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水平,判断孩子的品质与性格。当孩子有需求时能及时反馈,随时感知到孩子的情绪,这才是付诸于全部的注意力!


爱因子早教实践者,致力于培养更出色的孩子!让父母育儿有道、孩子发展有方,为少年强国梦助力!更多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持续更新!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天和   父母   孩子   都会   小汽车   缺失   认知   注意力   亲密   情绪   反馈   儿子   家长   需求   妈妈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