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自教育部双减政策颁发以来,校外培训机构逐渐变更产品和业务,很多家长因固有的升学模式改变而变得迷茫,其实只要掌握国家提倡的教育底层逻辑,家长就会更加有的放矢的培育孩子,而且会减少盲目教育投入,大大缩减教育费用。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1、培养目标要与国家一致

除少数家庭未来会让孩子出国留学或读国际学校外,大多数家庭仍会选择体制内的教育。绝大多数孩子会参加国家统一升学考试,遵循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方针。

家长一定要看清当代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针。首先,从时代需要的角度来看,工业时代打造标准化、螺丝钉式的人才模式已不再适用,如今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更突出个性化、创造性的人才模式,因此如今各领域都更呼唤有独特个人能力的人才,而非刷题训练出的考试机器、高分低能的人。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其次,从国家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我国已跻身大国前列,更需要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未来需要更多具有创新型的人才,以此来引领世界科技、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发展。创新型人才一定是素质教育的环境中产生的,因此国家越发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教育要摆脱功利化、公式化、短视化,如工业时代注重学习和考核数、理、化这类直接服务于工业的学科,而现代素质教育会让孩子更加全面发展,加强学习和考核看似无用的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总之,国家的教育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2、素质教育应从幼儿抓起

素质教育不能速成,刷题模式不再有效,因为最起码良好的体能不能速成,艺术细胞也要经历岁月的熏陶和沉淀而成,所以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一个孩子成长的始终,素质教育应从娃娃开始抓起。

想要孩子在日后的素质教育中获得良好的学科成绩,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成为创新型人才,一定要在幼儿时期养成三个习惯、两种思维、重视锻炼体能和培养艺术情操。

(1)三个习惯:

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专注听讲、复习、预习的习惯,及时自主的完成家庭作业并自我检查的习惯,发现错误后的反思与总结的习惯等。

这些习惯如果都等到孩子上小学后再去培养就晚了,有些习惯应从上幼儿园前便可着手培养了,因为幼儿时期是培养和形成习惯的最佳时期,习惯一旦形成,改正坏的习惯比树立好的习惯难得多。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如培养专注听讲的习惯,可在孩子2岁多时,买一套小桌椅,让孩子形成端正的坐姿,坐姿是影响专注力的重要因素。让孩子在小桌椅上完成听讲绘本故事、手工制作、玩玩具等事项,同时要让孩子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和脑到,如在听讲绘本故事时,要确保孩子真正的看到了绘本上的内容,手可以协助眼睛更准确的看到,可边看边指边说出故事,能认真理解、思考并提出问题。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自主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可从培养独立习惯方面说起,孩子自从1岁后便很乐于帮助大人做事,这是养成爱做家务的好机会,以此逐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大人不要包办和代劳。当长大后,他会认为做作业是自己的事,不需要家长的监督,遇到不会的问题,他能自己先尝试寻找答案,而非第一时间寻求父母的帮助。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培养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可在孩子会比较流利的说话后,当他能复述出之前或一天中发生的经历后,家长就可帮孩子每日做复盘总结,分析孩子好的行为和坏的行为。或在经历某些特殊事件后及时反思和总结,如社交生冲突之后,这会使其正确的认识自己之前行为并及时调整不当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事后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第二,培养阅读习惯。阅读不仅可让孩子开阔眼界,增加对世界的认识,还可促进孩子的自主思考,满足探索欲望,引导其三观的形成,好处真的太多了,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然而智能手机、网络和游戏让阅读习惯的养成越发艰难,因此家庭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此外,与玩玩具相比,绝大多数孩子自小是不喜欢看书的,所以这需要家长为孩子制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并提供满足其兴趣的绘本,家长也要提升自己演绎绘本故事的能力。当孩子爱上阅读后,渐渐的就会自主阅读了。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第三,培养爱动脑、爱思考、爱提问、主动探索的习惯。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很强,他们不断的“闯祸”是在探索世界、不断的提问是在主动思考,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压制了孩子的探索欲望,不要怕麻烦而打压孩子探索的行为,不要怕丧失权威性而限制孩子千奇百怪的提问。家长要给孩子提供更多开放性的玩具,让孩子尝试多种玩法;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多样性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探索;家长要向孩子多提问,引导孩子多思考。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2)两种思维:即培养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

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不仅是未来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语言表达、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而逻辑思维能力从孩子1岁起就可以训练了,由简入繁,包括数理逻辑、空间关系、估计和测量、寻找和预测规律等思维能力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所以多玩扮演游戏,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如鼓励孩子涂鸦,除画笔外使用更多的工具进行涂鸦,涂鸦时不要刻意让孩子照着标准画、不急于让孩子画的具象化、不要让孩子模仿大人画,多肯定孩子涂鸦的作品,鼓励孩子讲出自己图画的含义。发散思维还要不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只要逻辑合理、自圆其说就是好答案。发散思维还要敢于质疑权威,能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产生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3)重视锻炼体能和培养艺术情操

当婴幼儿会翻身、独坐、爬行和走路时,家长会难掩喜悦,但当幼儿会走会跑后,家长却忽略了孩子后续大运动能力的发展。很多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较少,运动量和运动形式比较局限,幼儿园也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最终导致孩子的奔跑、攀爬、跳跃能力都未得到充分的锻炼。

家长应保障孩子每天不低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从1岁半开始就可以和孩子玩踢球、扔球、接球、拍球的游戏,增加跑动频率。从3岁后,可在跑跳基础上进行延伸性的运动,如开展游泳、体操、芭蕾、跆拳道、足球、跳绳、踢毽子等运动,这些运动都应以玩为主,而非竞技体育项目。从上小学后可以开展真正意义的运动项目了,9岁前可选择规则不复杂的项目,如网球、棒球、体操、游泳、足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等,学习标准的运动姿势。9岁后可参加规则更复杂的运动,如篮球、排球等。最重要的是通过开展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以此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形成更健康的体魄。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由于多数家长在艺术领域认知有限,所以家庭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提供氛围,让孩子从中享受乐趣。幼儿音乐启蒙时,每天保证有15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主动听音乐,即在听音乐时根据音乐情境在脑海里形成联想的画面,听音乐时调动更多的感官,如随节奏哼唱、拍手、跳舞等。5岁后可以为孩子选择感兴趣的乐器,进行正规系统的音乐学习。幼儿美术启蒙时,除了鼓励孩子涂鸦之外,粘贴画、做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都可以进行,鼓励其大胆的创作行为、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画作意境的理解能力等。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3、自主学习能力越发关键

在孩子未来的学科中,家长辅导孩子的过程会越发的力不从心,然而教育不能只靠学校和老师,所以想要让孩在未来学习生涯中有更好的成绩或表现,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根本。如今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所以这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呢?首先,培养学习兴趣。幼儿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应该是在玩中学、充满乐趣,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而非无趣的死记硬背和强行的知识灌输。其次,乐于探寻学习路径。当孩子碰到未知的问题,要培养孩子通过查阅资料、请教权威人士、亲自实验等方式来解答问题,从中获得成就感,而非依赖父母告知答案或放弃寻找答案。

教育部双减政策也影响幼儿教育?素质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打牢基础

4、期待国家公共教育资源

以上都是从家庭角度出发,针对个体谈如何素质教育,但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教育能力参差不齐,能投入到教育中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偏远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家庭教育投入和家庭教育质量的落差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国家需要建设公共的教育资源,给到更多的家庭教育支持,弥补教育差距,提升教育公平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素质教育   教育部   幼儿教育   体能   涂鸦   学科   思维   幼儿   家长   娃娃   习惯   能力   政策   孩子   家庭   基础   艺术   更多   国家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