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越高越易得抑郁症?专家权威解释出来了,网友:还真没毛病

学历越高越易得抑郁症?专家权威解释出来了,网友:还真没毛病

近两三年来的国际研究揭示,近4高学历人群有焦虑抑郁问题。

学历越高越易得抑郁症?

一项调查显示,研究生群体的抑郁、焦虑水平令人担忧。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

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在硕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4.7%,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1%;在博士生中,有一定程度抑郁表现的有36.6%,其中有抑郁高风险的占12.9%。

有调研结果发现,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女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均高于男生,且不同性别有抑郁倾向的比例几乎相同。

“女性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高于男生是各个人群的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女性对于负面情绪和积极情绪都更加敏感,所以调研结果经常会显示女性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更高。”

学历越高越易得抑郁症?专家权威解释出来了,网友:还真没毛病

高学历人群是怎么想的?

调研还发现,博士生的抑郁、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硕士生。博士生中有抑郁表现倾向的比例也高于硕士生。导致如此高比例的抑郁、焦虑水平,学业压力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大学生到研究生,需要经历一个心态转换的过程。

在大学期间,学习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学习,充分掌握,就可以拿到好成绩。但是在研究生期间,面对的课题是有探索性的,特别是博士生,论文要求有创新性,这不一定是光靠努力就能够实现的。

还有很多理科领域的博士,如果实验结果不符合预期,之前所有的努力就会白费,就要换一个研究 方向重新开始。由于科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 ,所有研究生会很有心理压力,而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相对更大。

除学业负担重之外,就业前景不理想和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工作也是研究生主要的压力源。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研究生。"这其实是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叠加。"

“尤其是博士生,在毕业阶段,一方面要担心论文能否顺利通过--博士论文要求很严格,能否顺利通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论文没有达到标准,学生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修改,甚至需要重新答辩;另一方面要担心就业问题,找工作也是一件充满不确定的事。所以毕业年级的研究生压力也是叠加的。

学历越高越易得抑郁症?专家权威解释出来了,网友:还真没毛病

沉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了研究生群体过长的工作时间,而过长的工作时间对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研究认为,工作时间越长,抑郁、焦虑的风险越高,当日常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就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因此,日常工作时长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参与本次调查的研究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61.95小时,从分布比例上看,约70%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8个小时或以上,36.5%的研究生每天工作时长10个小时或以上。

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是研究生群体的普遍现象

抑郁、焦虑水平与心理健康素养技能显著相关。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反映出,在我国即使是高学历群体,也存在心理健康素养技能不达标的问题。

对研究生群体而言,要提升情绪觉察、分心术、认知重评和人际支持技能,这对于降低抑郁和焦虑风险十分必要。

情绪觉察是指一个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或有情绪波动的能力。“有时候人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很迟钝。

学历越高越易得抑郁症?专家权威解释出来了,网友:还真没毛病

比如说有的人明明很不满,但他自己却不知道,甚至也不知道为什么不满,只是表现得比较暴躁;有的人情绪很低落,已经达到抑郁症的临床界限。

但他只是感觉自己没有力气学习和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累,却觉察不出自己有负面情绪。情绪觉察是情绪调控的基础,要先发现自己有情绪波动,然后才能够进行情绪调控。”

在情绪觉察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控,最常用的技能是分心术。“一件事情如果越想越烦,就去做点儿别的事情,让自己分心。不要在烦闷的事情上钻牛角尖,让自己陷入痛苦。

认知重评是心理学家最为推荐的一-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就算让自己分心,烦心事也还在那里。如果对这件事认识没有提高,再想起来还是会烦躁。"

“认知重评指的是一个人的想法产生了调整,对一件事能够重新认识,重新评价。比如说原来认为非常糟糕的事情,调整想法 后看到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情绪就会得 到缓解。这是情绪调控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1、及时释放压力

平时生活中想要有效预防抑郁症,需要及时释放压力,部分人出现抑郁症和压力过大有关,平时存在压力之后没有及时释放,可能就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因此,发现抑郁症之后,应该及时释放压力,缓解不良情绪。另外,平时工作或者家庭的一些压力需要及时释放,才能防止压力过大而导致不良情绪,逐渐演变成严重的抑郁症。

2、多运动锻炼

想要有效预防抑郁症,平时就需要多运动。运动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方式,对很多疾病的预防均有帮助。很多人平时总是缺乏运动,长时间下去很有可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甚至出现内分泌平衡紊乱的情况。

如果可以适当进行运动,通过运动的方式调节身体,促进体内多巴胺的分泌,通常可以愉悦身心,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这样也对抑郁症的预防有帮助。

3、充足睡眠

想要有效预防抑郁症,平时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时间对抑郁症的预防有利,很多人工作压力过大,长时间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精神崩溃,而在精神脆弱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样可能就会引发抑郁症。

因此,平时应该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通过合理的睡眠来调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这样才能防止抑郁情绪的出现对健康造成威胁。

如果可以每天做到早睡早起,有充足的睡眠调养身体,通常可以维持内部环境稳定状态,防止抑郁症出现。

4、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想要预防抑郁症,平时就要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通常会提起兴趣,而且比较专注。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会保持舒畅,而心情舒畅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可以防止不良情绪的出现引发抑郁症。因此,想要避免抑郁症出现的人,平时就需要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高于   硕士生   博士生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充足   毛病   群体   平时   情绪   比例   程度   研究生   事情   压力   权威   网友   专家   历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