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认识的第一个女性,但经过很多年的朝夕相处,我们仍然无法自信地说,母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的母亲,除了是一个妈妈,还是谁?她如何影响我们作为一个女性的人生选择与婚育选择?母亲的爱,为何总是让我们渴望又想逃离?我们期待成为一个和她一样的人,还是完全相反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少数群体(lgbt/不婚主义者/丁克),我们如何向妈妈“出柜”?妈妈和她的妈妈,又有着怎样的纠葛?


这个妇女节,我们邀请了几位朋友用豆本创作的方式,一起分享我们和母亲——两个最熟悉又陌生的女性之间的故事。


小青筋 24岁

“Some pieces about you&me”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左边)皆川明的“飞鸟”胶带让我想起去年看过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如何通过自己的坚韧和努力逃离令人窒息的原生家庭,阅读时会产生许多共鸣,但不一样的是我的妈妈曾说,“你尽管去做你想做的事,我们不会成为你的负累。”因此我可以免除一些不能陪伴她的负疚感,去往很远的地方。


(右边)有一年夏天我被严重的湿疹折磨得痛苦不堪,妈妈用所有她能想到的方法来减轻我的痛苦——看西医、中医、偏方、调节饮食等等。她说:“你痛的时候我怎么可能不痛?我们的心和血都是连着的呀。”这句话并无煽情的意味,却让我久久难忘。不久前妈妈做手术的那一天,我也好像体会到了刀从自己身上切下的那种恐惧和无力,无比希望自己可以替她承受些什么。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左边)十几年里,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僵硬而尴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大战”,我一直认为自己和妈妈是同一战线的受害者,因为他的言行曾经在我看来是那么不可原谅。但每一次争吵后,妈妈除了理解安抚我的情绪,还会劝我多想想他善良的一面和爱我的表现,试图找到原谅他的理由。我总不能理解,觉得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所以总是用“我不”来回应。懦弱还是善良?至今我也分辨不清。


(右边)四位老人,相距甚近的几个家庭,几十年紧密日常的联系。妈妈对“孝顺”的理解曾让我很不适,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将人生如此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反哺和孝顺当中,这样会失去自己的生活,我也不希望她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未来的我。但同时我也能看到她对这些关系的反思和进步,她向我讲述自己的童年经历后,我也更能理解她的行动。爱是复杂的,对一些人来讲可能是必然的,要尊重她的选择。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左边)高三月考前,班主任叫我去她办公室,说“能不能让你妈妈来一下?”我心中一惊,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原来是学校为了减轻高三老师的工作压力,想出让学生家长代替老师监考一天的办法。我嘴上答应班主任,心里却笃定妈妈肯定不愿意,其他家长都不想承担这种多余的责任,更何况她是那么内敛的人。出人意料的是,她很爽快地同意了。询问我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后,她相当出色地完成了监考任务,还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那一天我突然发现,她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特质:冷静、柔和、有条理。


(右边)妈妈对我生气时,总会半发火半无奈地说:“真是翅膀长硬了,管不了你了。”好像很有道理呢==。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左边)妈妈包的饺子,没有任何一家饺子馆可以超越。从小到大,每个周末妈妈的例行活动:包饺子,从准备肉馅到擀皮可能要花费多半天的时间,她却乐此不疲。让她心满意足的是我心满意足的样子和对她小小的称赞。


(右边)曾经我相信,在所有的亲情当中,只有母亲和女儿之间的爱是有可能无条件、无杂质的,是可以打败一切苦难与隔阂的。但听了其他人的故事,我想的确存在一些幸存者偏差,并不是所有母女之间都存在这样对疼痛的共感。但,我们同为女性,同为父权社会里的女性,一定存在沟通和理解彼此的可能性,让我们能找到走近对方的那条路。


阿牟 26岁

“关于妈妈的意外”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1)处理月经


我妈妈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很贫穷,她的妈妈也对她很不好。她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她妈妈看到了也不告诉她那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理。我妈妈就自己找了两块抹布来用,用了一段时间去河边清洗干净再换另一块。


等我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已经好了很多,妈妈给我买了卫生巾,教会我怎么用。但我知道,妈妈是一个很节省的人,尽管她没有要求过,但我还是会很节俭地使用卫生巾。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一次偶然听到妈妈和舅妈的交谈,舅妈说,“我女儿真浪费,每次洗澡之后都要换卫生巾,明明还可以用。”我以为妈妈会同意她,没有想到我听到妈妈说,“如果不换,会很不舒服啊。如果你觉得太浪费,我可以多买一点给她。”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2)教育程度


小时候,总觉得和爸爸更聊得来,因为妈妈只上了小学三年级,就不得不出来工作了,后来生了我哥哥姐姐还有我,就做了全职家庭主妇。而我爸爸读过高中,在我眼里懂得更多,我也更愿意和他分享我的许多看法。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但是这几年,我在家里谈论一些和性别平等、社会正义有关的话题时,反而是妈妈会积极响应我。我记得有一次和妈妈讨论一个热点事件讨论了好久,我们俩都为不公正而愤慨,爸爸在旁边有些不屑地听着,最后就说了两个字:“片面!”


妈妈对社会议题的关注也让我觉得好意外。我想,可能是因为她也一直是这个体制的被压迫对象,所以她更能去共情那些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而爸爸和她相比,既没有了解的意愿,也没有共情的能力。


阿航 22岁

“有重量的爱”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1)皂角树的故事


小时候的社区里有一棵大大的皂角树,树上的皂角落下,我们就会捡回家,用作洗碗的材料,年复一年,和那棵树也变得熟悉又亲近。


有一天,我们路过的时候,却发现,皂角树被砍了。我很难过,当时跟妈妈说,我要去和皂角树告别。然后走到皂角树前,为它祈祷。


后来妈妈把这件事讲给了她的同事,她的同事皱着眉头说,你女儿也太多愁善感了。可是妈妈却觉得我的行为很善良很可爱,在我成长过程中,她也一直在鼓励着我做一个善良的、表达自己感受的人。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2)妈妈的炽烈表达


我妈妈是一个情感特别热烈,特别不吝于表达爱意的母亲,可是我长大后,渐渐觉得她的热情让我难以接受。


每一次我回到家,她都会大喊一声“幺儿!”,然后过来抱住我,说妈妈好想你,妈妈好爱你。可是我却非常抗拒她的亲热和拥抱,很想拔腿逃跑。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3)接不住的情绪


我开始关注性别平等的议题之后,也经常跟妈妈讲这些知识,比如我会把介绍多元性别的小册子带回家给她看,让她跟我一起关注同性婚姻的议题。我理所当然地觉得,妈妈一定要了解甚至支持我关注的这些!


可是,反过来,当妈妈想要向我表达她的情绪,尤其是负面的情绪时候,我总是很抗拒,因为我不想承担那些情绪,不明白为什么要让同样受伤的我去安抚她的伤口。现在想想,也许我们是可以一起承担的。希望自己未来可以更有能力有勇气去倾听妈妈。


小鱼 29岁

“我的世界与妈妈的世界”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小时候,我和妈妈的关系不是特别好。她会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二三十年都在做着同样一份没有什么前途工作。


而我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她说我的房间像是垃圾堆。对我来说,那是将我的世界和她的世界隔开的一种方式。在那时的我看来,妈妈的世界很无聊,几乎每天都围绕着家人和厨房,我特别想要逃离她和她的世界。


我记得我做过一件现在想起来很过分的事情,我在校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妈妈每天就只会煮菜、打扫,说自己长大一定不要成为她那样的人。妈妈不知道怎么看到了这一篇文章,她很伤心,之后一直拒绝出席我的家长会。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后来,我终于离开了家。离开家的决定,我几乎没有和她商量过,自己做了决定之后才告诉她,但她也没有多说什么。


离开家的日子,真的太快乐了。我经历了很多事情,走过了很多地方,我终于离开了妈妈的世界,拥有了自己的世界。


我的妈妈,是我最不了解的人


在和家里通话的时候,我试着和她分享我在外经历的人和事,没有想到妈妈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保守,她对我分享的事情很好奇,但也尝试着去理解我。


这几年,因为很多社会议题的撕裂,更让我看到了妈妈的共情能力,尽管可能她并没有一个连贯的价值取向,但她愿意去倾听、了解,在需要的时候,她也很乐意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


而我,在妈妈主动了解我、倾听我,去认识我的世界的时候,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对妈妈的了解和倾听太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舅妈   卫生巾   议题   善良   小时候   情绪   家里   爸爸   母亲   事情   女儿   妈妈   女性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