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独居生活,除了爽,还有恐惧

文/丛林


女性的独居生活,除了爽,还有恐惧


毕业后第一次正儿八经找房子搬家,朋友给我转发了这条帖子,提醒我擦亮眼睛:


女性的独居生活,除了爽,还有恐惧


看完帖子立刻后背发凉,因为不久前,那个地址曾经有中介给我推荐过。我第一时间转发到朋友圈,立刻就看到我的前租客,也是一名女生,当即转发到自己朋友圈扩散这一消息,并且传授了一些独居生活招数。然而回顾这一切,我感觉很愤怒:


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做这些措施依旧担惊受怕?我们做错了什么吗?


在大众的概念里,独居可以和自由、诗意地栖居挂钩,但如果独居的主体是女性,便必须负担许多本不该由女性承担的责任,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则,对独居女性来说不一样。


女性一个人住,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她们身边四处潜伏着可能遭到侵犯的阴影。本不该由女性承担的责任,伤害着独居女性的生活体验感,提高其独居生活的经济成本:


看房子的时候,要仔细辨认房东是否可靠;


外卖应备注两双筷子,外卖到了只能放门口;


送水的时候,不要让送水的大哥知道自己独居;


上楼梯拐角的阴影处,要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踏出一步;


下晚班时,经过小巷子一路的呼吸都在颤抖;


晚上打车,超过十点就在疯狂打电话,虚张声势;


在附近小卖店买东西闲聊,假装自己和男友一起住;


…….


这些必须战战兢兢注意的生活细节,是女性面临的第一层陷阱。


前几年,独居女性被渲染得最多的是“孤独”“无力”,是一个人要学会换灯泡、组装家具、通厕所等应付生活琐事的困难,给大众刻画的是以这个穿着高跟鞋楚楚可怜仍旧不得不学会坚强的女性形象,这之间的反差和努力之间透露的质感,还保有着罗曼蒂克式浪漫想象:


她隐忍着这一切,直到真命天子到来。


这带有对女性独自生活就难以克服生活琐事的偏见,而这颇具浪漫想象的背后,隐匿着真正的困境:那是一个人洗澡都不得不锁上门的安全焦虑,是刻进骨子里的防御本能。是作为一个受害者,最后还要承受四面八方的恶意和威胁的无奈。


一个人住为什么锁门?


因为想了解更多女性独居生活指南和安全措施,我上网查找,看到了这篇《独居女孩浴室求生三十小时》。


北漂女孩杨琳洗澡时反锁了门,被困在浴室里,她前后呼救两次,第一次吸引了来人,她在浴室里焦急说明情况,来人警惕地质问:“一个人住为什么锁门?”而后离开。


这让她被救出来的时间延长了十几个小时,直到楼下同样独居的邻居听她的呼救,联系警方找到开锁师傅才将她救出来,当她的事迹被贴到网上后,依旧面临着许多质疑:


为什么洗澡要关门?为什么洗澡不带手机?

为什么要一个人住?为什么不找一个男朋友?


女性的独居生活,除了爽,还有恐惧


△网友评论截图



当她变成了人尽皆知的住在15楼的独居女孩,收到了一个不明快递:


“我在看着你。”


最后,她只得搬离了曾经的住处。


上野千鹤子说:“女性主义,就是追求一个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社会之思想”。叮嘱独居女性主义安全固然是一种关心,却忽略了我们本该追求的公平。因为一旦认为,危险是可以通过个人预防来规避的,潜意识就在无形之中为犯罪者分担责任:“为什么自己不注意安全?为什么自己不多留个心眼?”这些熟悉仿佛正确的话语,绑架着每一个受到伤害的独居女性。


与之类似的,我不由得想起长沙搬家女性与货拉拉司机事件。这是一出令我如今想起便满心哀痛的悲剧,而后期扑腾的舆论反噬,对女孩的造谣,是上演千百次的“荡妇羞辱”以及“完美受害者”的要求。


当她为了节省一点金钱自己搬运时,舆论便去扒她收入,继续引起对她月入过万的猜测和遐想,而男性司机违背职业道德的示威恐吓行为被体谅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容易”;当她因为陷入无边的恐惧而跳车时,舆论又纷纷质疑:“为什么不报警”指责她的不理性,继而造谣她是诈骗犯不敢报警,官方账号辟谣后也没有平息。


为什么会选择跳车?因为人在极度的恐惧之下,会失去正常的认知和判断,陷入歇斯底里。


因为女性从小接受着要保护自己的教导,知道伤害更轻易降临到女性身上,这是自我防御的生命经验,漆黑而不知名的路不是对女性的致命打击吗?让她陷入“被害妄想症”中的,不正是出现在社会新闻中,一个又一个女性遇害的案例吗?


敢在街上大半夜耍酒疯的男人们,怎么能共情晚下班半个小时就要满心担忧的女性的生命经验呢?社会将真实的恐惧悬在女性头顶,传统告诉女性更容易成为猎物,却在她自保时,加入无穷无尽的衡量标准,这是加害女性的第二层陷阱。


被围剿的娜拉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另据估计,到2021年,第二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


在单身的群体中,适婚高学历人口中女性占比已超越男性,并在一线城市更为明显。即使这个数据未必准确,但是在城市里,独居女性比例正逐年升高。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趋势,这是对传统的女性相夫教子规训的突破,但是随之而来的阴影仍旧无处不在。


1879年,易卜生创作了《玩偶之家》,觉醒的娜拉摔门而出,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萌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娜拉走后怎样”的命题。


1923年鲁迅以演讲回答娜拉走后的结局“不是堕落,便是回来”借以说明物质是个人成长乃至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独立是女性摔门而去的现实底气。


1943年,马斯洛发表《人类动机的理论》,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把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类,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很显然,在经过了一系列漫长的历史斗争后,终于有女性可以从闺阁步入社会,敢于摔门而出,有能力改写鲁迅所提出来的二难结局,而在娜拉们努力争取自我实现的需要时,现实又将她打回温饱阶段需求,又让她不得不始终为满足安全需求挣扎。



尽管公众一直呼吁女性注意安全,但是倘若独居女性暴露自己面对的真实困境时,大众并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女性一直生活在安全受到威胁的阴影下。


他们不停地追问细节,不停开脱,并且困境设定为一个一定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去找一个男朋友?”


有男人陪伴被描绘成生活寄托的最好归宿,这是给女孩设下的终极陷阱。


无论出于安全因素考虑而找一个伴侣的女性比例有多少,我们可以窥见女性生存的真实境况:

一边是笼罩着随时随地可能被侵犯的阴影,一边使用温暖港湾的话语诱使女性寻求男性庇护,从肉体到精神的围剿,迫使女人们违背自己独立的意愿。


甚至,她们无法得知自己的真实意愿,做出不得已的选择,落入欢喜团圆的圈套,并且成为独居问题解决的完美模板,用来教育下一个女性。


独居或者同居,是属于个人的自由。而对女性而言,强制把一个备用选项归类为正确选项,对独居女性而言,无疑是另一种深刻的文化规训。独居女性不需要为自己的性别付出代价,无论是经济成本、生活体验成本,也应当有独身的自由。我想,这一点应当成为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恐惧   鲁迅   女性   大众   舆论   困境   陷阱   阴影   层次   男性   成本   需求   真实   女孩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