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辅导转化的几点做法



遭遇成长困难的青少年,来自离异家庭的比例会相对多一些,我自己工作这些年来不完全统计,大约占百分之四十左右。一般情况下,夫妻分手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是必然的。特别是中国式婚姻、中国式夫妻,一旦分手,反目成仇的居多,这样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也就更大。由此带来的孩子对父母的不理解、反感、叛逆、包括和生活在一起的继父、继母的恶劣关系,也会比较严重。辅导这样家庭的青少年,用一般的方式方法就会隔靴搔痒、不得要领,难见效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在辅导转化离异家庭的孩子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有特殊一点的方式、特殊一点的手段、特殊一点的理念,力争取得挽救和转化的目的。因为离异家庭的孩子也是我们共和国的接班人,更何况在青少年中所占比例如此之大。因此,能否做好这项工作,的确事关重大。

通常情况我的基本思路和做法如下:

一是尽量在辅导前做好背景了解。比如,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几岁的时候离婚的?有否再婚?孩子主要是和谁一起生活,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夫妻离异后关系如何?是否经常对孩子说对方的坏话?孩子能否正常见到不在一起生活的另一方?等等。以上这些辅导前的准备是达到辅导目的的基本条件。

二是运用焦点短程技术中的"一般化"理念,用数据说明目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员流动增加、婚姻的稳定性降低等现实情况,降低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值,减轻青少年中常见的攀比心理。我常用的数据是:2013年全国妇联等单位统计: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大城市,离婚率分别是百分之39、38、37、36.

三是遵循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理念,耐心说服,让孩子理解:人生有不同的阶段,即便幼年或者童年生活不理想,但是,负面事情也有积极意义。比如,由于父母离异,你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不是比较好、你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是比较强?等等。父母虽然很重要,但个人成长主要还是个人的问题,成长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未来。父母不能选择,但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走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把握。

总之,辅导转化青少年是一项重要而又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实现我们挽救和转化青少年的目的,完成好这项事关祖国未来的工作。(作者 肖天爽。本文完成于2016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全国妇联   青少年   家庭   目的   做法   理念   父母   事情   夫妻   婚姻   能力   情况   未来   关系   孩子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