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到底要不要阻止?聪明的父母一般这样做

现如今,玩泥巴、满街乱串已经是过去式了,手机、平板电脑才是宝宝们的心头爱啊!如果你还信誓旦旦地坚持说:决不让宝宝碰手机!别做梦了,可能吗?

孩子就出生在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而手机和孩子们的学习、社交也都发生着必然的联系。刻意让孩子远离手机,就等同于把孩子圈在封闭的信息洼地。而且孩子的好奇心也一直在,等他“有机会”的时候,一样会“沦陷”滴。

孩子玩手机到底要不要阻止?聪明的父母一般这样做

在孩子玩手机这个普遍性的难题面前,有两种家长:

一种是强硬的家长。将手机没收,或将游戏卸载。如果孩子偷偷玩,就打骂一通。

一种是软弱的家长。父母奈何不了孩子的哭闹和胡搅蛮缠,只好举白旗投降,听之任之。

这两种做法,都危害巨大。

第一种,家长看似赢了,但付出的代价很大。首先,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其次,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律精神的机会,他很可能会偷偷借同学的手机玩游戏,不会从根本上对自己负责任。

再次,家长监督的成本很高,一不留神,手机、平板电脑就被孩子找到了,孩子也容易学会欺骗父母。

第二种,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并学会怎样用发脾气来控制父母,怎样让父母感到内疚,怎样对父母表示抗议。这些孩子常常冲动、任性,无法控制,无法管教,并成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合作的人。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被宠坏的孩子”。其实,我们给不给孩子玩手机,让玩不让玩,只能向孩子宣告我们够不够爱他,尊重他,信任他,而无法实现我们对孩子接触手机的管但是控目的,更无法实现对孩子思想活跃程度及学习哪些知识的管控。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光靠堵是无法阻挡它们的。堵则溃,疏则通。所以,不如给孩子设置一些合理的规矩,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一、睡前不许玩手机

睡前玩手机会影响睡眠,导致睡眠时间变短,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并且在床上玩手机时,孩子为了调整舒服的姿势,会左右横躺,长期这样就会造成左右眼睛视力偏差。所以,最好在睡前一个小时,就要求孩子放下手机,准备睡觉。

二、选择替代品

父母工作的繁忙,平日玩伴的缺少,孩子无人陪伴与玩乐,心中自会多了些孤独感。为了弥补这种缺憾,孩子会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这时零食、电视和网络成为他们最好的“伙伴”。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多给孩子关心与呵护。

当孩子要求玩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提供其他的选项作为替代。比如,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桌游、打球、看书、涂鸦等,这些都是提倡的做法。

带着孩子好好地玩,痛快地玩,让孩子从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那手机对他们也就可有可无了。

三、适当理解和接纳

站在成人的角度看问题,总是难以理解孩子的世界如何奇妙。家长不妨多些深入了解孩子,探寻孩子喜欢的事情的趣味与魅力。一来可以听听孩子的倾诉,二来也能和孩子交流感情。

四、家长要以身作则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通过孩子就能折射出来。很多孩子沉迷手机,更大的原因是家长没有做好榜样。现在很多80后、90后的家长都是手机控,路上玩手机,吃饭玩手机,上厕所玩手机,睡觉前也玩手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把手机当成宝。客观地说,智能电子产品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已经无法避免去使用它,而且它在教育和空间模拟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五、丰富孩子的生活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的。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充实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家长可以培养孩子一些乐器、书法等方面的兴趣,或是和孩子一起游戏、阅读、运动。另外,我们也可以多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将他的注意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去。

孩子沉迷于手机,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这个尺度的把握,需要父母运用好自己的智慧。作为家长,在给孩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同时,也要给予孩子充足的爱与接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父母   孩子   生长激素   目的   胡搅蛮缠   听之任之   手机   平板   电子产品   做法   聪明   家长   事情   宝宝   机会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