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注意了!宝宝3岁前的这些坏习惯,别去管

很多妈妈都在头痛,孩子3岁前总是做一些让人抓狂的事情,可是妈妈们是否知道你管的这些事情其实在阻止孩子成长。熊孩子做的这些事不是那么坏,过分阻挠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哪些呢?妈妈们都来看看……

爱哭不要管,TA只是说不明白急的

“宝宝一岁多,动不动就哭,一不如意就哭,跟小朋友一起玩也哭,就没有一天不哭好好过下来的时候,老是搞得人心烦意乱。”

1岁之前的哭闹,不是吃喝拉撒睡,就是生病了不舒服。但随着宝宝大脑的发育,ta开始有想法、情绪、脾气……被忽视会哭、被否定会哭、心里有想法,语言能力跟不上,嘴巴说不出来也能哭到崩溃。小孩子是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不是说完全不管,让孩子哭去吧,这可能会让宝宝越哭越凶,或者虽然不爱哭了,但也不愿再把自己的情绪暴露给家长。家长不要只会对孩子说“别哭了”“不许哭”,堵住宝宝的情绪。

父母应该怎么做

成熟的父母,最重要的标志是接纳、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

孩子哭有时候是情绪的发泄,等孩子的情绪稍微平复后,妈妈可以问问孩子:“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或者“你愿意跟妈妈说说你遇到的问题吗?”诸如此类有利于深入了解孩子的话。

光脚不要管,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脚部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是0-2岁,这个时间段尽量让孩子光着脚丫走路,能更好地感知地面的高低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从而走得更稳、更协调。

说到走得更稳,除了光脚,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宝宝自己学走路,而不要扶着走。宝宝在自己学走路的过程中会自己锻炼自己身体的平衡能力,这样等他学会走路之后自然就更稳啦~

光脚还可以让宝宝形成标准漂亮的站姿和走姿,因为光脚有利于脚部软骨、肌肉、韧带的良好发展,避免外八字脚、内八字脚、X型腿等。这个阶段经常穿袜子反而会影响宝宝的触觉发育,不利于双脚探索能力的培养。

父母应该怎么做

在确保地面安全的情况下,比如没有锋利物、地面不会过冷或过热等,让宝宝尽情享受光脚的乐趣吧~

认生不要管,管TA就是伤害TA

“每次跟人打完招呼后别人想抱抱,小家伙儿一边弹腾着腿儿一边往妈妈怀里钻。带他出去也不跟小朋友玩,有人逗她,她会哭,真头疼。”

其实宝宝认生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几乎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所谓的“认生期”。宝宝出生后会慢慢对妈妈产生依恋,有安全感。大部分宝宝7-8个月开始认生,12个月大的时候会好一些,但是也有些孩子会认生持续到三岁。这时的宝宝,脑子里没有礼貌和交际的概念,不要盲目地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要求孩子,反而破坏TA刚刚建立的安全感。

父母应该怎么做

1、多带宝宝外出。见见外面的事物,有意识地让他多接触生人,鼓励他多和同龄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

2、从熟人开始接触。让他逐渐习惯跟妈妈或看护人以外的人交往,在宝宝逐步适应之后,再扩大他的接触范围。

3、教宝宝与人打招呼。让宝宝从小养成与人打招呼的习惯,可以帮助他顺利度过认生期,同时也可以让他变得越来越有礼貌。

撕纸不要管,是精细动作发展表现

妈妈注意了!宝宝3岁前的这些坏习惯,别去管

孩子之所以那么的喜欢撕纸,是因为孩子的手部的动作越来越灵活了,也逐渐的成熟了,孩子手眼的协调能力也具备了。

当他发现通过自己小手可以将纸的形状或者创造出一些声音的时候,她感觉到非常的开心和快乐,于是孩子就很喜欢这样的坏事干下去。

一定程度上,还会锻炼孩子的操作和想象的能力,促进脑部的发育和健全,促进大脑的成熟。

父母应该怎么做

1、可以给宝宝准备不同材质的纸(皱纹纸、餐巾纸、硬纸壳等)撕,让宝宝有更丰富的触觉体验。

2、要避免给宝宝报纸之类油墨印刷的纸张,这类纸含铅,宝宝撕完纸再吃手就太危险了;注意看护宝宝,撕纸的同时不要误食。

玩食物不用管,只是在探索和学着吃饭

“宝宝一岁半多,吃饭的时候她总是喜欢玩饭菜,把手放进汤碗里洗手,或是把汤倒进餐盘里,用手来回拨着玩。”

妈妈注意了!宝宝3岁前的这些坏习惯,别去管

很多宝宝最初都是对食物、对吃饭、尤其是对自己吃饭很感兴趣。但因为宝宝小手的肌肉力量、手眼协调能力不够,往往会弄得一地狼藉。

如果你抢过饭碗,喂宝宝吃,慢慢地就会发现,宝宝越来越不愿自己吃饭、对食物越来越没兴趣、甚至开始挑食!那是因为大人剥夺了宝宝自己吃饭的乐趣和成就感。

父母应该怎么做

别太限制宝宝,允许他玩食物,慢慢吃。带上小围嘴,洗干净小手,就让宝宝尽情吃。

扔东西不用管,TA在学习因果关系

“儿子一岁半,总是拿到什么都扔,玩具,水壶、吃的东西,耐心和他说也没用,这是怎么了?”

妈妈注意了!宝宝3岁前的这些坏习惯,别去管

其实,这个时候宝宝乱扔东西是正常的,他是在观察。比如,球扔出去会滚动;扔积木,掉在地上会响,但不滚动。宝宝会逐渐认识到扔不同的东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孩子喜欢扔东西并不是他存心捣蛋,更不是件坏事,而是这时期宝宝对于外部世界的正常探索行为。

父母应该怎么做

1、告诉孩子什么可以扔,把不能扔的都收起来。找适合扔的东西,和宝宝玩扔东西游戏,比如接抛球、把球扔进篮子里,或把石头扔进池塘里。

2、和宝宝一起收拾残局。东西扔出去了自然还要捡回来,只要宝宝会爬了,就可以跟你一起完成这项工作。

3、做些有意义的事。比如和宝宝一起把袜子扔到洗衣筐里,把用过的纸巾扔进垃圾桶里,把玩具扔进玩具箱里等等。既玩儿了扔的游戏,又把家里收拾干净了。

“恋物”不要管,多一点安全感没什么不好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会想方设法安抚自己的情绪,有的宝宝喜欢摸被角、抱毛绒玩具。当妈妈不在的时候,它就成了妈妈的一部分,宝宝能用它过度,逐渐减少对妈妈的依赖,建立自己的独立。

宝宝恋物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并不是病态,会随着成长慢慢消失,如果没有严重影响宝宝的生活,就不用管,更不能强行阻止。但需要注意和引导。

父母应该怎么做

妈妈要多陪伴和关注宝宝,多拥抱和抚摸宝宝,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ta才能逐渐让安全和舒适的感觉来源于自己,而不是借助物品。

吃手不用管,长大自然就会好

妈妈注意了!宝宝3岁前的这些坏习惯,别去管

对于吃手,家长们其实不需要太担心。“吸吮”是正常的反应,是让小宝宝感到舒适、安全的动作,过早断奶、母子分离等,让宝宝感到非常不安、害怕,都会通过吃手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吃手是宝宝的阶段性行为,宝宝吃够了,自然也就不吃了。

如果一味地阻止宝宝享用吮吸的乐趣,有调查显示,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对吃手的依赖会延长,大大增加成年后“咬指甲、啃铅笔、贪吃”的几率。

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吸引宝宝注意力,多陪宝宝做一些动手的游戏,多玩拉、拽、捏的小玩具。当宝宝的双手逐渐灵活起来,有其他探索欲望,自然就没空吃手了!

你的宝宝有这些“坏毛病”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手眼   认生   妈妈   宝宝   都会   小手   情绪   食物   父母   习惯   玩具   能力   东西   自然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