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当语文教师这么些年,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抱怨说:“现在这孩子是怎么了?平时练的时候都好好的,在家考了也都会啊!可是一考试,就答不对了,发了卷子回家以后,自己还都能改对,马上就会”。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下面资深教师杜du帮学生把脉,分析孩子的“病症”究竟在哪里?应该怎样去解决?

“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一、帮学生“把脉”

1.最常见的原因~走神儿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就说在学校的课堂上吧,老师经常发现有的孩子专注力比较差,经常性地走神儿。

还有的学生偶尔溜号,可能会受周围的同学或者一些外在因素影响,总之不专注这件事经常会发生在课堂上。

2.分析“走神儿”的原因

“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说到孩子“走神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这些内容。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习惯,天性好动的他就是不能够注意力集中的地做一件事。

这样的孩子体现在平时上课,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们手里总是不停地去玩一些东西,都是细小的,比如:笔帽儿、书、桌布、衣服襟儿,如果什么都没有,她他的小手也会一会抓抓这儿,一会挠挠那儿……

“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还有就是大人缺少教育方法,前几天班上的一个小男孩就拿着妈妈刚给买的笔帽儿,玩了整整一上午,中途老师制止好几次,效果都不是很好,最后孩子发展到和同桌玩,最后和前后桌玩起来。

事后老师一调查,发现这个笔帽的确是新买的,杜du老师想说,如果家长在买来后就让孩子消除新鲜感,在家里面好好和笔帽儿接触、接触,就不会有之后的事情了。

“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另外,一些老师上课死板、缺乏新意,不能抓住孩子的心理,讲课的内容不能够去吸引孩子的注意。

在这里大家要明确一点,越是低年级的学生专注的时间越短。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上课的时候要加上律动,就是你看孩子有点坐不住的时候,就是律动的最佳时机,让孩子做做音乐操,读读编的语文顺口溜,可以在课堂上读一读,拍手读,唱着读……

“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3.学知识不扎实

一些孩子习惯不好,学东西还总是囫囵吞枣,老师讲的内容,刚听一会儿就觉得自己会了,接下来老师讲的易错的地方或重要的知识点,孩子可能就忽略了。

学东西总是一知半解,不求甚解。

小孩子嘛,有的时候总喜欢自以为是,看到问题急于表现自己,题目还没读明白,就写好了。

往往是这道题的结果和看的题目并不是一回事儿。

“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二、解决好问题是关键

有些家长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就是“小马虎”吗?

其实不然,在马虎的背后经常体现着孩子对学习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1.提高专注度

学写词语的时候不用心去看,关键的一笔总是弄错,事实上孩子并没有真正的掌握。

所以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孩子的专注力一定要高度集中,专注是可以培养的,需要家长和老师的互相配合,也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

“一练就会,一考就不对,考完马上会”,资深教师为学生把脉

尤其当老师去讲解习题或指导写字的时候,学生一定要用心去听,盯着老师的眼睛,动脑去思考老师讲的内容,课上积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就是个语言输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只能建立在孩子思考的基础上。

2.巩固练习要做得有意义

在课后孩子要用心去练习,并不是说题做得多就好,一定要用心去做题,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是否对孩子的病症了解一二了呢?学习习惯的培养往往决定着孩子的学习状态。

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孩子们改正缺点,找准原因,解决问题。

我是杜du老师,专注学生教育,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来支持一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笔帽   学生   病症   扎实   专注   题目   用心   家长   习惯   原因   过程   东西   老师   孩子   教师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