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致命隐患?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孩子说:

“我想杀掉自己的父母,不是开玩笑,我是真的有那种想法,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就是见到父母就很烦心……

就突然暴躁起来,但是我从没有去对他们说过,因为没什么好说的,他们不会听的。”

最可怕的是评论区有很多人说动过同样的念头!!

来自原生家庭的痛,正在侵心蚀骨,无时无刻在想找个机会,拎刀大干一场。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致命隐患呢?


评论区动过类似念头的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家暴。动作暴力父母们多少自己也知道,但语言情绪暴力却鲜为人知,各种暴力所产生的影响也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01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说

“ 那些集中精力于自己的身体和情感维护的家长,向他们的孩子传递了一条明确的信息:

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致命隐患?

父母本该是很爱孩子的,爱从父母心里出来,通过语言、行为传递给孩子,却大多变成了一种情绪的传递。

一种在孩子眼里看来,父母只是在满足自己私欲的表现,孩子也会不知不觉以自己的感受为主。

我有个很好的闺蜜,结婚不久就生了小孩。小孩生完第四天出院,自己抱着孩子爬一百来节楼梯走到五楼,边走边哭。闺蜜老公本来想扶她,但是婆婆说,不要管她让她自己走。

从那以后,她自己照顾孩子,孩子哭她也哭,婆婆听到哭就只会骂,老公不给生活费也经常不着家。孩子带到八个月,闺蜜终于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

离婚以后,什么都没有的她首先想到回家。但就那一次回家之后,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她再也没回去过。

闺蜜说,我离婚以后父亲就对我各种不满意,说我怎么这么愚蠢丢了他的脸,孩子都这么大了还瞎折腾,活该找了这么个男人还不好好过日子,自作自受。

孩子犯了错或者父母认为孩子犯了错,很多父母并不会意识到应该正面引导,而是想通过不断指责打骂,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愤怒。

好像情绪宣泄就能让孩子听话,孩子听话按照自己说的做,就是心目中的好孩子,就能一切都好。

这样的孩子就像父母的私有物品一样,不!!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孩子更像没有情感的机器人,既要足够聪慧又要没有情绪,还要像私有物品配合驱使。

当遇到这样只知道表达自己感受的父母,而不在乎我们究竟怎么样,会使我们胆怯、内疚,想要投降或者叛逆。

无论是选择投降或者叛逆我们的心理都不能得到解脱,不管你到了哪个年龄阶段你都活在阴影里。


02误认为孝道是不能向父母流露自己的愤怒的

孩子们尽管叛逆,看起来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但事实上,选择叛逆和选择屈服一样,我们还是被父母牢牢地掌控着。

闺蜜说,我爸妈很爱我的,我妈虽然没这么说我,但她从来都只会跟我爸站一起,说我的不是。我真的跟他们无话可说,我再也不想回去,回家让我感到无地自容。

孩子无论怎么样,好像都不能也不敢把心中的愤怒流向自己的父母, 孩子们一旦表露出对父母的愤怒就是违反孝道的。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致命隐患?

父母靠宣泄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这种方式暂且不说能不能达到目的,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会加重孩子的自我愧疚感和对父母的愤怒感,让他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和这件“错事”和解。

父母们有没有想过你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那自己究竟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么?如果你是孩子,父母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以生育的名字诞下子嗣,你有想过你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也曾经是孩提时候的你,受到的认为不公或者不愿意接受的方式?


是不是应该先让自己学习什么是正确的,你告诉孩子的才可能正确,正确的方式孩子才可能真正接受。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致命隐患?

中国两千多年的孝道文化都在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没有错了的父母,父为子纲……

似乎在家里子女对父母的安排有情绪就是不孝顺的,父母们似乎也搞不懂孝道和百依百顺不是一个意思。


泰戈尔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句诗原来是写爱情的,形容这类父母对子女的“爱”也很恰当。

没有天生就只会犯错的孩子,也没有永远都是正确的父母。正确的给予孩子爱,教会孩子爱才能少犯错误。

父母之爱子女,站在他们面前永无休止的说我很愤怒我对你很不满,这样孩子不仅看不到你的爱,甚至会把你的“爱”当成一生的阴影。


03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会躲进阴影中以不能控制的破坏性再现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

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闺蜜和现在的男朋友已经在一起三年,两人感情还不错,男朋友对她儿子也很好,今年男朋友向她求婚了。但是她说,我不敢结婚,很害怕结婚,我总是莫名其妙的会冲儿子发火,也冲他发火。


能量是守恒的,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


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有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里有几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是如何转移自己的情绪的——尤其是愤怒。


第一幅图画的是一个正被老板训斥的人。员工点头哈腰的挨训不敢顶嘴,第二幅图呈现的是这个人回到家对妻子咆哮发泄怒火。在第三幅图中,妻子又向孩子怒吼,孩子则踢了家里的猫。

这就是所谓的踢猫效应。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也许随时踢猫多少也能减少愤怒,但是当情绪完全得不到疏解,躲在阴影里的愤怒就会瞬间爆发。

2009年11月23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发生一起灭门惨案,李磊杀害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妹妹和两个儿子。他和父母的感情并不深,小时候几乎没有陪伴过他,但父母对他责骂、横加管教从来没有少过。结婚以后,妻子简直就是比父母还恶劣的翻版。

李磊终于拎起屠刀大干一场,连自己两岁多的儿子都没放过。当法官宣判他死刑时他还笑着说,我死后不要跟他们埋在一起,还要吵架。

这个故事中阴影被放大的破坏性是个极端,但近年来不断被爆出的北大学子杀母案、杀妻分尸等等案例层出不穷,都与原生家庭有数不清的关系,我们不可忽视它的破坏性。

当我们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愤怒,被道德焦虑隐藏起来没有真正放下时,原生家庭的痛终将血流成河。


写在最后

如果人类的父母也实行竞聘上岗,先考个证书,实习,合格以后才允许养育孩子。

或许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可喜的一件事儿,再也不用稀里糊涂的就开始交待自己的人生。

对于父母,你可还记得?他刚来到这世间,嗷嗷待哺,只会婴语,你却能用心分辨每个婴语告诉你的喜乐?你对他的爱越来越深,对他的理解却越来越少。

作为子女,你可知道?你在没日没夜带自己的孩子之前,其实你永远无法体会,父母之爱到底有多深。你对父母的误解越来越多,对自己的伤害越来越深。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每个父母的内心都渴望和孩子坦诚相待,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和父母真诚相拥。


学会做一个理解孩子的父母,学习做一个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孩子,给彼此被爱温暖一生的机会。

父母只有正确的引导和理解孩子,才会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而不是不自知的加害者。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致命隐患?

作者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通过大量真实素材,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如何伤害影响子女一生,并传授具体的对策,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


如果你也想从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得到自由和幸福,建议你看看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家庭   孝道   破坏性   叛逆   隐患   子女   阴影   暴力   愤怒   情绪   妻子   儿子   父母   正确   方式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