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欢迎来到月月说书,我是月月,分享书中故事,解读大众人生。今天, 我将继续为你说说《人的七张面孔》这本书。

昨天我们知道了:发出沟通邀请和回应沟通邀请常见的一些方式,积极的沟通邀请是建立完美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来看看怎么完善沟通邀请。

一、识别情绪指令系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七个情绪指令系统,分别是能源总管、司令、探险者、好色之徒、开心果、哨兵、筑巢鸟。

每个人的情绪指令系统活跃度的不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意识到双方的差异才能调整沟通的方式。

比如

妈妈说:你不吃早饭吗?

女儿说:我不吃了,为什么你们都想把我喂胖呢?

这就是妈妈的能源总管和女儿的司令在同一时间进行的沟通。

当妈妈意识到是女儿的司令想要争夺控制权,而自己只是能源总管在关心女儿,可是女儿并不明白时,就可以很好的处理矛盾冲突。

成功的沟通邀请回应女儿:我只是担心你可能会饿,吃不吃你说了算。给你点零钱饿了就自己买吃的。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不同的情绪指令系统控制着我们不同的情感,活跃度过高或者过于低迷都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了解并熟知情绪指令系统的活跃度,可以主动调整情绪系统,可以更好的掌控自己的人生接纳他人,可以更积极的发出沟通邀请。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但只是意识到情绪指令系统的不同,并不足以让我们面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交通事故”,我们的情感经历对沟通的进程是否顺利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挖掘情感历史

情感历史会影响我们情绪指令系统的活跃度,影响我们表达情绪的方式,影响我们提出沟通邀请的能力。

能造成这么深远影响的除了深刻的情感经历,比如被校园霸凌的孩子“哨兵”指令系统就会高度活跃。

大部分人最主要的影响来自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情绪观是情绪表达方式形成的源头。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家庭情绪观我们可以分为四类:

①忽视型

相信消极和悲伤会传递,伤害他人,越干涉越容易频繁的发生。

这样的家庭成员选择隐藏各种情感问题,逃避或者搪塞消极情感的流露,久而久之你就会形成什么都自己扛的处理方式。

对于消极情绪他们会说:没必要生气、没什么好怕的、你是男子汉是不会怕的……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②压抑型

压抑型是升级版的忽视型情绪观,不仅隐藏而且批评、指责消极情感的流露,对发出消极情感邀请的人毫不犹豫的拒绝。

你会觉得情绪表达就是家人的责备、羞辱,难以与人交往。

对于消极情绪他们会说:懂点事别像个小孩一样、别哭,在哭滚出去、别这么跟我说话……

③放任型

这样的家庭认为消极情绪的释放是释放压力的一种形式,接受理解消极情绪的自由表达,不做任何情绪管理指引。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你会难以管理自己的情绪,不知道怎么处理复杂情绪,总让你愤怒甚至抑郁

对于消极情绪他们会说:你肯定很难过、我知道你很害怕我也有这种经历、我知道你很不开心……

④情绪管理训练型

坦然接受各种情绪的表达,成员们互帮互助,积极回应情感需求,引导对方管理情绪解决问题。

你能与他人更融洽的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接受彼此,妥善的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

对于消极情绪他们会说:孩子我知道你很生气,换做我我也会很生气,生气的时候可以跺脚,但不能摔门……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忽视、放任、压抑都会错失跟他人进行深入沟通的机会,从而阻止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观察你情感履历上长期驻扎的那个小孩,看看他是哪个家庭情绪观类型,提高警惕勇敢的面对他。

接受他人的情感表达,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支持他的行为,接受只是表明我们关注到了对方的情感需要。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不当的行为只是对方发出沟通邀请顺带的一种方式,我们意识到对方沟通邀请的核心是情感需要,理解和支持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忽视不当的行为。

勇敢的抛弃曾经的固有模式,从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生活,接纳新的情绪观。

三、捕捉沟通邀请细节

我们说沟通邀请发出的方式除了语言,还有很多种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的邀请语言并不一样。

①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就有七种基本情绪的表达,在不同文化的人群中都惊人的相似:高兴、恐惧、厌恶、悲伤、愤怒、惊奇、轻蔑。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观察人在没有表情时对方面部是什么特征,避免把天生的身体特征解读为情感的表达。

人的情绪也是复杂化的,你可能由于工作需要一直保持微笑,但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同时传递出来的情绪可能不一致。

多花时间观察,才能更好的解读对方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

②肢体语言

面部表情是可以找到的第一条线索,但身体其他部位也能传递多种情感。

比如紧张的人会坐立不安,总摸自己的鼻子、下巴;双手环抱可能是不满或持反对意见;身体倾向对方的交谈,说明你很尊重关注对方;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对方和你的姿势几乎完全一致表明你们的关系很亲密;对方跟你保持的距离远近也表明你们之间的关系程度……

这些是保持一定距离的肢体语言,触摸是近距离肢体语言。

身体上的接触在不同的情况下表达的情感又不一样,比如比赛胜利队友击掌、初次见面俩人握手、老板拍助手肩膀、男女朋友第一次握手、给宝宝洗澡、回家给妈妈一个拥抱……

人与人之间的触摸是表达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沟通邀请中表达爱意、安慰、力量或者权利的一种象征。

③声音

声音的语调、语速、音量高低变化都蕴含不一样的情绪线索。

恐惧会让人口吃说话断断续续;悲伤会让人语调低沉语速缓慢;突然提高的声音会引起人的注意、单一平静而缓慢的声音会让人不感兴趣……

声音的变化并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对方真实的情感,需要像观察面部表情一样留意。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④语言技巧

沟通邀请以提问的方式开始,表达对对方的兴趣而不是让对方对自己感兴趣,尽量具体的提问,问题要让对方有阐述观点的机会。

比如你的新项目怎么样和你的新项目还顺利么,前者就没有后者那么宽泛,让回答者觉得敷衍了事。

避免过于刨根问底迫使别人讲别人不想说的内容,通常寻找共同点、问对方目标或者对未来有什么看法都是比较好的话题。

说话的过程中用心的倾听,时不时点头或者用声音回应对方,重述对方说的话,适当的眼神接触表示你很在意。

深挖个人情感史完善沟通

语言也并不是总是很直白就告诉我们对方的情感需求,学会倾听是最重要的,只有听并理解对方表达的真实情感,才有助于提出恰当的沟通邀请,帮助我们建立完美的人际关系。

结束语

识别情绪指令系统可以更好的接纳自己、接受他人的情绪,

挖掘个人情感历史才能发现情绪指令系统背后深藏的原因,

捕捉沟通邀请细节才能更好的回应沟通邀请。

这里是月月说书,我是月月,关于《人的七张面孔》这本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和你共读一本书,见证彼此成长。

感谢您的阅读,关注我明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本书第三部分建立完美人际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情感   总管   司令   面部   指令   消极   人际关系   情绪   女儿   表情   声音   语言   方式   家庭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