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着跟你说:“我才不要你抱”,这时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在我写了《别抱,你就不能让他哭一会儿?孩子都被你惯坏了!心理学家说:错》一文之后,收到了400多条评论,说真的我没有想过这样的日常小事可以引发大家这样热情的讨论,对于评论基本上是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赞同孩子哭就抱,另外一个则是反对孩子一哭就抱,他们觉得这样万一导致孩子用哭来肯控制自己怎么办?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我曾经提及对于孩子一哭就抱,比较适用于1-3岁的婴幼儿,再大点的孩子我们就要考虑他哭的情况了,我们需要根据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尤其是在那些我们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的情况之下的时候。

孩子哭着跟你说:“我才不要你抱”,这时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不过,我现在觉得,其实当孩子哭了,他有情绪了,我们都可以拥抱安慰,但有时候孩子却未必愿意接受我们的拥抱。

想必很多父母都听过:“走开,我才不要你抱!”“你这个坏妈妈/爸爸”这样的话。当孩子有情绪,我们想伸出援手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拒绝了。

因此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拥抱在亲密关系中的作用,当孩子超过三岁以后他哭了,我们要如何安抚?当孩子拒绝我们的拥抱的时候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孩子哭着跟你说:“我才不要你抱”,这时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1、拥抱在亲密关系中的作用

看了朋友们的评论,我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想了很多,同时查了很多资料,最终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当孩子哭的时候,放心大胆的拥抱他吧!别去想什么孩子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给孩子拥抱是给孩子安全感的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恒河猴“实验:他给刚刚出生后不久的小猴子找了两个代理妈妈,一只是胸前放有奶瓶的金属妈妈,一只是和真猴极为相似的绒布妈妈,然后他用了两个笼子,一个笼子里放了两个代理妈妈,一个笼子里只有金属妈妈,然后把小猴子们分别放了进去。

结果他发现除非小猴子饿了才会到金属妈妈那里吃奶,其它时候它都是挂在绒布妈妈身上的。而只有金属妈妈的笼子里,小猴子对金属妈妈极为排斥,除非肚子饿的受不了,否则他是不会接触金属妈妈的。

然后,哈洛在两个笼子里分别放进去了玩具跳蛙,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玩具的小猴子们开始惊慌失措,有绒布妈妈笼子里的小猴子一个劲的抱着绒布妈妈不撒手。慢慢的小猴子发现这只跳蛙没有什么危险性,就开始试探接触,然后兴致勃勃的玩了起来。而只有金属妈妈笼子里的小猴子,看到跳蛙之后非常恐惧,一个劲的吱哇乱叫,但是他既不靠近金属妈妈,也不愿意碰触玩具跳蛙。显然,他陷入了紧张和不安之中。

在试验中哈洛发现,无论是什么样的代理妈妈养育的小猴子,即使得到很好的照顾,生病和死亡率还是比由母猴哺养大的普通小猴高,长大后在行为上都没有普通小猴表现正常。金属妈妈长期单独养育的小猴子长大后缺乏协调性,极端胆小和畏缩。攻击性强,对性的反应很冷淡;绒布妈妈养育的小猴虽然没有这么糟糕,但在情绪上也很不成熟。

这个实验说明,母爱除了要给孩子奶,更重要的是提供孩子接触感和依恋感这样的心理支持。母爱的本质,绝对不是简单的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还应该包括对孩子的爱抚、接触和心理的关怀。

孩子哭着跟你说:“我才不要你抱”,这时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在孩子的幼年的时候本就是他安全感建立的时期,而拥抱恰恰就是接纳孩子,给孩子安全感的最简单行为。而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同样需要拥抱来获得支持,我们下面来看另外的一个实验。

在2015年来自卡內基梅隆大学的几位研究者展开了对404名健康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了获得他人的拥抱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科学家邀请实验对象填写有关他们感知社会支持的问卷,并每晚进行电话访问,为期2周。他们被问及他们遭遇人际冲突的频率,以及当天是否有获得拥抱。接着研究人员让参与实验的人士,曝露于常见的感冒病毒下,并观察他们是否有受到感染的迹象。

研究人员发现,社会支持感知及较为频繁的拥抱,能减少和遭遇人际冲突有关而感染的风险。不管他们是否遭遇社会冲突,受感染的实验对象若有较高的社会支持感知,和较多拥抱的机会,感冒症状会较为轻微。

研究负责人、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家柯恩博士表示:“这意味着,被信任的人拥抱,可能被视为传达支持的有效方式;增加拥抱频率,可能是减少压力带来不良影响的有效办法。”

西方人认为:一个长期不被别人拥抱的人,是孤独的;一个长期不去拥抱别人的人,是冷漠的,他的感情也是枯竭的。您还要吝啬自己的拥抱吗?

孩子哭着跟你说:“我才不要你抱”,这时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3岁以上孩子哭了常规安抚办法:接纳情绪+控制行为

孩子哭泣,往往是因为某些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产生了情绪。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想吃冰激凌,但是他咳嗽,我们不想他吃凉的,拒绝他了,他会哭。这是因为他想吃冰激凌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这个时候我们的安抚办法是理解他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宝宝想吃冰激凌,可是因为咳嗽不能吃,好伤心啊。

通过语言让孩子知道妈妈理解他的感受,只是不能满足他的行为而已,一般当孩子的感受被父母说出之后,他也就不哭了。

有的孩子不好哄,即便我们接受他的情绪了,他可能还要继续哭下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你这么伤心,需要我给你一个爱的抱抱吗?“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他们并不是我们想抱就可以抱的,我们需要首先征得他们的同意,有的孩子会配合让父母抱抱不哭了,有的会拒绝:”我才不要你抱!“

孩子哭着跟你说:“我才不要你抱”,这时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当孩子拒绝我们拥抱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真的不抱了吗?当然是真的不抱了!

因为孩子在情绪之中,这个时候强硬的拥抱孩子可不是爱的抱抱,而是侵犯了孩子的心理安全空间。

这个时候最合适的办法是允许孩子哭,并且给他陪伴。

人家的需求不被满足,为什么不能哭呢?哭也是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而且有些时候孩子在哭泣的过程中,他也在整理自己,发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一天,我接大宝放学,大宝非要我给她买酸奶,我拒绝了。因为我想我们家还有牛奶,可以回家喝牛奶啊。结果她就哭了。

开始我告诉她:”咱们家有牛奶,喝光了才能买酸奶,要不牛奶就坏了。“

孩子哭着跟你说:“我才不要你抱”,这时父母的反应很重要

这家伙不听继续哭,我问她:”我知道不能买酸奶让你很伤心,我能抱抱你,给你冲一下电吗?“

”我不要你抱,我才不要你抱!“她生气的跑开几步。

我跟在她身边,确保她是安全的,同时又和她保持了一定的拒绝,耐心的等她哭完。

她哭了一会儿,一边哭一边唠叨:”凭什么你想买什么你就买什么?我想买的东西就不行呢?这样太不公平了,怎么老是有那么多不公平的事儿呢?老师光是夸奖张小兰都不夸我。“

哭了一会儿之后,她不哭了,开始跟我絮叨老师夸奖张小兰不夸她的事情了。

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是从何而来,但他们可以通过安全的哭泣来整理自己。

她发现自己可以哭,父母不会反感,同时父母也会一直陪伴她的时候,她的安全感就得到满足,情绪也就顺畅了。

所以当孩子哭还不让我们抱的时候,请允许他们哭,并且耐心的陪在他们身边,给他们鼓励和支持吧!当孩子情绪平复了,我们还可以给她一个大大的爱的拥抱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父母   社会支持   孩子   绒布   冰激凌   心理学家   酸奶   安全感   情绪   需求   两个   妈妈   办法   金属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