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到,万物醒,防病技巧要学好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今天,就是惊蛰节气了。

惊蛰到,万物醒,防病技巧要学好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有三候:

惊蛰到,万物醒,防病技巧要学好

一候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满园的桃花已经盛开了,朵朵娇艳。

二候仓庚鸣:春天来了,黄鹂早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开始鸣叫了。

三候鹰化为鸠:“鸠”在古时候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了秋天时,鸠再化为鹰,飞到天空中。

那么,惊蛰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吗?

惊蛰节气的风俗有哪些?

打小人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祭白虎

祭白虎主要在广东一带。用黄纸做成白虎的形状,放在神坛前拜祭,然后把涂有猪血的肥肉抹在老虎嘴上,寓意是化解口舌之争。

吃梨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

惊蛰到,万物醒,防病技巧要学好

冰糖雪梨银耳羹

所以在惊蛰这一天,吃梨已成为了有些地方的风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吃炒虫

一些少数名族地区有吃炒虫的传统,但不是真正的虫子,而是玉米、豆子等食物啦,寓意是消灭、驱赶害虫。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就是说,惊蛰节气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此时到了养生好时节,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要全面关注。

既然如此,接来下我们一起来看看惊蛰该如何调养生息吧!

惊蛰节气养生

1、保持饮食清淡

惊蛰后天气回暖,饮食上也应该从冬天喜浓厚味转变成性温清淡,尤其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来帮助增强体质,抵御外界逐渐苏醒的病毒细菌。

防病小技巧:在众多的食材当中,可以多吃春笋、芹菜等粗纤维素的食物,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身体新陈代谢并且吐旧纳新。另外,我们还可以多吃点山药、韭菜、鲫鱼、香菇等,促进阳气生发。

2、保持室内清爽干燥

惊蛰的时节也是阴雨连绵季节的开始,尤其是南方会更容易出现潮湿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室内清爽干燥,否则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身体也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惊蛰到,万物醒,防病技巧要学好

另外如果室内经常湿漉漉的,就难以避免湿气过重,人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就很容易会出现风湿疼痛的问题,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防病小技巧:绿植不仅可陶冶情操还能净化室内空气,它们可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制作氧气,摆放一些相应的绿植在客厅既可以赏心悦目还能令空气更加清爽。此外,还可以在家勤拖地,营造舒适、清爽的环境。

3、预防肠胃病发作

惊蛰前后万物逐渐苏醒,但这也意味着环境中的病毒和细菌不断地活跃滋生,特别容易引发肠胃方面的疾病。

防病小技巧:在饮食上要讲究食物卫生,少吃冰冷食物,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并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侵害身体。

3月6日惊蛰,亲爱的朋友们,要注意身体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惊蛰   黄纸   猪血   春雷   万物   节气   细菌   时节   清爽   干燥   食物   室内   身体   疾病   饮食   技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