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尊重的父母,才会明白“管”不是解决一切的方法

即使当下双减政策已经下来,但是众多父母想要让孩子补培训的心仍在“蠢蠢欲动”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当下的教育局面,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描述也不为过。


因为焦虑、因为着急,父母“一意孤行”地为孩子做决定,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压力和负担。


懂得尊重的父母,才会明白“管”不是解决一切的方法


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旅途。

一、这样的父母,带来的是自闭的孩子

在我们国家,一直是认同且讲究“吃苦”与“吃亏”文化的。


因此,父母也会一致认为孩子从小就要经历更多苦难之后,会收获得更多;

认为孩子多吃点苦头,会多长点经验和吸取教训。


所以,父母会让幼儿园还未毕业、幼儿还在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时光之时,便让幼儿去参与幼小衔接班的课程,让幼儿园的孩子过早的接触小学的学科知识。


父母以为孩子能够收获比同龄人更多的东西,实则不然,孩子在本应享受童年无忧的时光之时,却提前接触了小学才应接触的课程,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只会感到麻木和自闭。

懂得尊重的父母,才会明白“管”不是解决一切的方法


而父母“煞费苦心”的培养和指导,却只收获到孩子的不理解。这样的结果称得上“两败俱伤”。


二、父母的精心培养,却只让孩子更不主动

“我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万千父母都这么说。


可是这样的好是孩子想要的吗?


以幼儿园的大班孩子为例,虽是在幼儿园里学习了两三年的时间,但是大班孩子,终究是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的孩子的成长与学习终究是以引导为主。


父母对孩子所托付的厚望,给予孩子过多的希望,是不是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


细想众多父母的行为,是不是把孩子当做“商品”,把教育看做成一种“投资行为”?


懂得尊重的父母,才会明白“管”不是解决一切的方法


父母安排的种种价值活动,孩子并不感兴趣。

父母认为的“精心培育”,只会让孩子更加逃避。



三、父母应与孩子共同成长

俗话说“三岁看八十”


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基础又非常关键的阶段。


这个阶段,父母可以放下自己的姿态,用孩子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即感受孩子的世界

父母与孩子相处交往的过程,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父母可以多一些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对孩子给予多一些鼓励和赞扬,肯定的语言环境下,会让孩子感到自信和快乐


在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中,父母可以尝试多与孩子相处,给予孩子多一些可回忆的“美好时光”,而不是强制要求孩子去完成一些任务。

懂得尊重的父母,才会明白“管”不是解决一切的方法


这样的基础上,孩子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会更主动积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主次之分,也得到了一定的成长。



四、真正为了孩子着想的,并不是拔苗助长

虽然说,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

但这句话属实有些夸大了。


孩子是重要的,但是一切为了孩子的前提,是要建立在孩子的内心的基础上。


养育孩子本就不是一件应该“操之过急”的事情。父母不应该执着于自己的安排与施压,而是有着耐心,有着理解和尊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走进孩子的内心,才是真正地为孩子着想。

懂得尊重的父母,才会明白“管”不是解决一切的方法


拔苗助长,可能短期内能够见到孩子的进步,但若执着于速度和成果,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想法走,只会让双方都越来越累,加深自身的焦虑,陷入一个死循环


“管”,并不是解决一切孩子问题的方法。

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父母   拔苗助长   大班   自闭   焦虑   幼儿园   童年   执着   精心   内心   幼儿   过程   孩子   时间   方法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