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没有回响——生活需要时不时按一下重启按钮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大家先随我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以下两个场景,你会选A还是选B?

跟朋友去一家餐厅吃饭,菜很难吃,这时服务员过来告诉你餐厅正在搞优惠活动,消费满300减60,你们现在刚好消费240,你会

A. 继续点难吃的菜,凑够300元

B. 拒绝再点餐,吃完走人,再也不来这家餐厅

买了电影票进场,看了半个小时发现是个烂片,非常不满意,你会

A. 继续呆在电影院里,玩手机、睡觉等等直至电影结束

B. 离场,不浪费时间,去做别的想做的事情

如果以上两点你都选了A,恭喜你,你成功地被“沉没成本”给绑架了。

沉没陷阱,让你在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沉没成本(也称“沉默成本”)是一个经济学用词, 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在以上的两个场景中,已消费的240元以及用餐时间和糟糕体验是沉没成本;买电影票花的钱以及已经度过的观影时间是沉没成本。理性来说,我们应该在做下一个决策时摒弃先前已经投入无法挽回的成本:菜难吃,不再因优惠而再点;影片烂,不因可惜影票钱而继续在影院里煎熬。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在遇到有关沉没成本的事例时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选择,不愿自己曾经的付出“打水漂”。

念念不忘,没有回响——生活需要时不时按一下重启按钮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它出自于《韩非子·五蠹》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农民为了守株待兔放弃了自己的农田,多守一天,就多增加了一点沉没成本。 农夫觉得自己既然付出了那么多,必须要继续坚持下去,不然之前所有的付出就白费了。这个农夫就是被自己之前付出的“沉没成本”绑架了,明明知道自己已经错了,但是因为之前付出太多了,便不忍心放弃。于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套路多多的沉没成本

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有一种顽固的非理性心理,除了看这件事未来是否对自己有价值,还会看自己过去在这件事情上是否有过投入。

逛商场买衣服时,在店里反复试穿,跟店员不停地沟通。店员在你身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了不让这部分沉没成本损失,为了拿下订单,会给你更多的优惠。

很多商家会在商品成交前提前收取定金,客户为了不让定金损失,成交的几率大大提升。

付费软件提供免费试用,当你录入了大量资料发现离不开这个软件了的时候,也就是你要花钱购买正式版的时候了。

炒股、赌博。越补仓,套的越死,就越无法自拔。

明明已经很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了,仍然无法做出换工作的决定。

明明被老板忽悠了很多年,说给股权、给分红,拼死拼活要不到,仍然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到来,不愿离开。

曾经风风火火、顺风顺水的事业,如今沦为夕阳产业,但包袱太沉,情怀太深,不愿舍弃,重新开始。

……

满满都是套路。身在其中,我们有时候是利用沉没成本的一方,有时候是陷入的一方。

理性看待沉没成本,克服认知惯性

沉没成本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和现象可以让我们有如下启发:考虑决策问题,一定要无视存量,只应该考虑当下条件和未来目标。

这是我从罗胖的语音那听来的,因为他举了一个很生活化,并且非常符合我现状的例子。

说,刚生完孩子的女性,通常都会抱怨丈夫,在家里什么都帮不上忙,满心怨气。他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我就当这孩子没有亲爹,我丈夫是我新交的男朋友,他不仅爱我,还把这孩子当亲生的那么疼爱,还尽可能地帮我照料,他全家人也都把这孩子视如己出。这样一来,恐怕就没什么可抱怨了,这就是幸福的一家啊。

虽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听完你想怼他一句“呵呵”,但是其中不无道理。

我们对很多事物过去的认知,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这种惯性一是会变成前文所说的“沉没成本”影响我们做决策,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另外一方面,它也让我们对很多事情认为是理所当然。我想每个人跟自己父母的关系大概是最最明显的吧。我们总是把最坏的脾气发在父母或者自己亲近的人身上,其实都是过去的认知存量在给我们做支撑。这不完全是坏事,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当做理所当然。

当你对很多事物失去热情,感到厌倦时,不妨清理一下自己的系统,删除掉那些过分消极的认知惯性。

从新开始做儿女,从新开始做恋人,从新开始工作,从新开始学习。

当然啦,很多东西没有那么容易舍弃或遗忘,毕竟我们人类是感性动物,不像机器那样可以一键Delete。

但是我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因为我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我希望能生活得更明朗、理智、洒脱、快乐。

念念不忘,没有回响——生活需要时不时按一下重启按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韩非子   树桩   野兔   电影票   守株待兔   存量   定金   套路   惯性   念念不忘   认知   按钮   餐厅   成本   农民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