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作者:八段锦原创,请勿转载。自己过好了,孩子才能教育好,父母想了解如何调整情绪和亲子关系,收听我的音频、关注我就对啦~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有人说“一得事件”是“鸡娃圈至暗时刻”,父母如此努力,最后却落得不能善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近20年岁月在彼此身上留下的痕迹,老得的牙都掉光了(没选对比那么强烈的图片),令人唏嘘

很多网友认为是“一得他爹”令人窒息的爱逼死了孩子。


一得为什么要在考上名校以后放弃生命?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这是几年来看过最悲伤的亲子故事。


01 引线


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爸爸那些细节上,却忽略了另一件事。


1岁时父母离异、妈妈离开了他,可能才是最开始埋下的引线,后面发生的一切都因此而起。


这个离开还不是一般的离开,是非常之彻底。


一得的教养过程被截然分成两部分,高中之前跟着爸爸,高中之后跟着妈妈。为什么这么做不清楚,结合经济状况解决升学问题可能是原因之一。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两个截然不同的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


按照一得的说法,妈妈是律师,经济独立,能供他上苏州的一所国际高中,并希望他留学美国。


张岳(一得他爹)在接受采访中被问道,一得妈妈好像不是很赞成你的教育是吗?


他回答说,她也没有不赞成,因为她也没参与。她的想法我不懂,我的想法她也不知道。


就算离婚的夫妻,多少也会为了孩子偶尔沟通一下,但他们很少联系,更谈不上商量孩子的事,都是各干各的。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妈妈如此彻底地离开了那么小的孩子?


2013年的父亲节,广州电视台采访了一得父子,主持人也特别问到这两个问题:


妈妈为什么要离开?


妈妈离开这么多年,你为什么不给一得找个新妈妈(非要自己这么辛苦既当爹又当娘)?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张岳(“一得他爹”)说,一得妈妈离开是因为遇到了初恋情人。如果是这个原因,恐怕对张岳本人也是一种不小的伤害吧,虽然他一直表现得很豁达。


张岳在政府部门工作,负责旅游管理,四十岁才得子。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一得妈妈离开以后,张岳看到怀抱里柔弱的一得,不忍心他再没有爸爸的陪伴,决定辞职回家做农民。


这是他本人的说法,而他后来的行动也基本证实了他的说法。


02 单亲爸爸的救赎


亲自种菜,做菜,给儿子的菜式10年不重复;


17年给儿子拍下20万张照片,拍坏五部相机……


这些曾被当做育儿典范的事迹,如今已变成一得他爹表演型人格+强迫症的“变态”铁证。


其实张岳做菜花那么多心思,开始也不是为了教育孩子,只是因为把菜做成特别的样子,儿子看到后就会主动吃饭,再也不用追着喂了。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一个被娃娃折磨得无计可施的新手爸爸,突然发现了武功秘籍,还能放得下吗?尝到甜头了,才会一直坚持下去。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至于为什么照了那么多照片,原因也类似。


因为照顾孩子没时间,很多爱好只能放弃,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把自己的爱好和育儿结合起来。张岳本来就爱拍照,只是他的拍照对象改成了儿子而已。


刚开始,张岳和普通父母可能也没什么不同,只是经历或人格特质让他更执着。


张岳曾说:“对于她的妈妈来说追求爱情是她的幸福。对于我来说我一个人享受到了孩子对爸爸和妈妈的爱,那是双倍的快乐!”


用双倍的爱,换双倍的快乐,这可能是单亲爸爸的救赎方式吧,但问题是,爸爸能替代妈妈的爱吗?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一得他爹公号里多次提到他们父子的一段对话(三次略有不同,但大意一致):


“爸,这么多年,怎么都不见我们家有亲人的?”

“嗯,我们家亲人很多,都在各地,有各自的世界,或许也都在忙,不容易走动一下。”

“是不是他们不愿意跟你一起玩?”

“有很多是的。”

“为什么?”

“不为什么,或许是爸爸表现不好,没出息。”

“那你要表现好啊,然后你要试一下找他们,请他们原谅,跟他们和好。”

“好,爸爸听话,努力,但还是有可能做不到。”


爸爸有子万事足,但孩子还是会觉得孤单吧。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在这段对话之后,张岳买了一个能容纳20个人吃饭的桌子,开启了农家小饭桌模式,请很多人来陪一得吃饭。


但一得讲的“亲人”,可能不是指别人,正是从1岁起就不能陪在身边的妈妈;他要的也不是很多人热热闹闹的陪伴,而只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吧?


一得曾经劝爸爸再婚,一次说希望爸爸找个年轻的阿姨,这样陪他玩可以玩久一点,不要那么累;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还有一次是看过电视剧《家有儿女》以后,劝爸爸找一个有女孩的阿姨结婚,这样他们家也是有儿有女了。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看到这真是好难过,一得是有多渴望拥有一个妈妈啊?爸爸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取代妈妈的温柔。


03 妈妈


《妈妈培养优秀儿子要上的10堂课》中说过,男孩一生都需要母亲的爱,当一个男孩对母亲有安全依恋的时候,他在心理上更健康、更强大、更勇敢,出现精神和行为障碍的几率较低。(详见“吴谢宇首谈犯罪动机:母子之间是如何相互“绞杀”的? ”)


早年关系中丧失了重要人物,不管大人怎么解释,孩子也会自然地认为,因为我不好所以你才会抛弃我。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这个看法会内化成严厉的超我,不断地指责自己,让人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对自己要求特别高,但总是不满意。


单亲家庭不是原罪,有些夫妻不离婚但整天争吵让孩子不得不卷入其中,还不如离婚后一致爱孩子的家庭,但不管离不离婚,最好是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都是爱自己的,有一致的目标


瞎说一句,如果一得小时候是跟妈妈长大,高中以后跟爸爸没准儿还好点,小男孩最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的温情,到了青春期反而更需要父亲的精神引领。


但现实好像错位了,情绪和感觉最需要自然发展的阶段,一得跟着不善于直接表达感情、也更讲究精神追求的爸爸;到了自我需要被引领的年龄,一得又回到了更在意现实成功、想要磨去他“叛逆的棱角”的妈妈身边。


一得在申请文书里这样描写父母:


“当你长大了,你最终会发现你和其他人一样平凡”,妈妈在我灾难性的SAT考试失败后开车送我从机场回家的时候对我说:“你也会一样的健忘,平庸,麻木不仁。别再觉得自己那么特别了,只要做你所期待的就好。如果人们都在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就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了妈妈为什么在我还是一岁婴儿的时候就离开了我爸爸。我和父亲一起长大,生活非常贫困。妈妈飞了1000英里回到她的家乡,从此就一直呆在那里。爸爸,此时留下了沉重的肩扛20磅般重的负担。他选择辞职照顾我,因为他认为如果他雇了一个保姆,钱不能弥补缺乏父母的爱。……


我的父亲是位贫寒的绅士,富有,思想丰富,总是鼓励我去尝试我想要的东西。他对我的信任度如此之高,以至于在我10岁的时候,他甚至让我计划了一次我自己一个人的难得的旅行。到那时,我开始注意到为什么父亲从来没有因为他“贫穷”而感到沮丧:他喜欢做他所做的事情,从不为此感到羞耻。……如果我有选择的权利,我仍然会选择像我以前一样成长。因为爸爸教会了我,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行动,所以我不需要像别人那样过着。


三年前,我向父亲告别,来到了母亲的身边,作为母亲,仍然热爱和照顾我,决定让我在美国上完大学。作为一个靠做律师而生活得很好的独立女性,我母亲对我的爱促使她磨去了我叛逆的棱角,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大学就意味着一个激发我对自己可能重视什么有更深理解的地方。大学将如何塑造我的生活?我很想知道。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那辆绿色的吱吱作响的火车上,我和爸爸在中国旅行时是多么开心。


从文书上看,一得在精神世界上似乎对父亲更认同。在对面试官说父母离婚后他被判给父亲后,他紧接着说了一个词,“幸运”


一得的初中同学也说,一得经常和同学聊起自己的家庭,提到父亲总是“很骄傲”,偶尔有人冒犯他的父亲,他还会和人起争执。(来自“全现在”)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当然,父亲的故事更能引起招生官的好感,一得对父亲的赞美到底完全出自本心,还是也掺杂着一点现实考虑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他对招生官说,我父母是非常不一样的人


母亲希望他和旁人一样追求幸福和成功;但父亲的养育方式很特别,也让他觉得自己很特别,可以勇敢做自己。


如果从这些句话来看,不正说明父亲的教育成功了吗?


问题可能出在一得既没办法真的像爸爸一样理想化、不顾他人的眼光,也没办法像妈妈一样追求幸福和成功。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一得的父母看起来都是那种够有主见也够坚定的人,所以他们能分得那么彻底又对儿子各行其事,但一得不行啊,他两边都要兼顾。


这种纠结和冲突,也许一直没有得以很好解决。


他从小就被当做大人养,情绪很少自然表达过,人们看到的只是全方位优秀的他,适应着周围的一切。


当爸爸全神贯注于为他建一个世外桃源时,一得其实和一般的小孩一样,很讨厌那样艰苦的环境,他在大学申请文书中说,


“这种田园生活方式在如今的都市人听起来也许很有吸引力,但我作为一个小男孩却讨厌这种生活方式。


有一次,我在卧室里赤脚踩到一只臭虫,在换衣服时不得不把它从水泥地板上刮下来。那些虫子还经常在挂在荔枝树下晾着的衣服里产卵。


因为我们的屋顶是金属的,雷雨也让我感到可怕,那些时刻尤其可怕。因为我总是和更富有的孩子在一起:记得我爸卖掉的房子吗?他用这笔钱供我上了我们区最好的私立学校。”


贫穷而敏感的小孩,却总要混在富裕小孩之中,自尊受到的折磨不难想象。这种感觉,后来一得进入美国名校时是不是又重现了呢?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04 抑郁


父母总觉得,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就能解决生活中大多数的困难,但事实是,缺爱的人,越追求优秀越危险。


因为他的自尊很不稳定,总有一天到了达不到的高度,又找不到退路,就容易崩溃。


他们最需要的是停下来喘口气,而不是只能像头孤狼,一边奔跑,一边还要舔舐伤口。


也许张岳最让人感觉奇怪的不是鸡娃训练,而是情感交流的方式。


张岳强调要儿子独立生活,不依赖任何人,这是他所有行为训练的初衷。对于儿子的死,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其实一得从小习惯了独来独往,所以这也有可能就是他想要的”。


这话太奇怪了,就好像做父亲的早知道儿子会出现什么问题,才特别看重要从小训练他,试图抵御某种必然要到来的痛苦,就算没达到目的,能离开也是一种解脱。


为什么张岳这么看重独来独往,他对关系失望、所以提前训练儿子习惯这样将来才不会被伤害吗,有人爱的才能有恃无恐,没人爱的就要习惯独立?


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内情?


这是他的课题,还是儿子的课题?


儿子上了高中跟随妈妈生活以后,父子就很少联系。张岳经常发关于儿子的朋友圈,发一百个儿子来点一个表示还在关注着,这种感觉对他刚刚好。


张岳好像特别在意“人是靠自己的”,从小就强调合约、书面交流、独立能力,刻意隔离了很多普通人家常有的琐碎的、热烈的、自然的情感交流,但这两者并不那么矛盾吧?


这种方式,真的未必适合一个从小失去母亲陪伴、敏感多思的孩子,比起独立能力,也许他更渴望那种不用做什么也会被宠的感觉。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据他的同学讲,一得初中就患上抑郁症。一得也提过,相伴多年的好朋友突然自杀,他因此想学哲学,探索生命意义。


最让他难过的是,他和好友几年来一直无话不谈、彼此抚慰,好朋友竟然一声不吭就走了,而他根本不知道好友到底为什么要离开。


人的一生能经得起几次,毫无缘由地、被最亲近的人抛弃?


好友自杀也许唤起和强化了当初母亲抛下他的痛苦,我倾向于认为,这让一得抑郁爆发了。


据说他去大学之前已经有所好转,可能是因为他不但获得了世俗意义的成功,还如愿学习哲学,感觉解开人生难题有希望了。


从理想的层面看,哲学也未见得能让人找到人生的意义。


意义是活出来的,不是找出来的。


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青少年研究高深的哲学,搞不好会让人更悲观,觉得人间不值得,这是很多人不建议太小的孩子研究哲学的原因。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图片来自于埃默里大学官网截图

从现实的层面看,埃默里大学在非留学圈没什么名气,实际却是一个门槛不低的学校,不那么好申请,哲学系更是家里不差钱还有追求的学生才敢去。


非母语学哲学本来就是难上加难,周围的人又非富即贵,一路筹集学费、咬紧牙关才来到这儿的孩子,心态和见识可能都是没法比的。


别人的起跑线,却是你的终点。单单是站到这儿,就已经耗尽了全身的气力,你还能坚持下去吗?


不知道一得在大学期间到底遇到了什么,曾奇峰曾经说过,抑郁素质的人有一个被严厉超我打压的弱小自我,为了缓解无助,ta会“冒充”强大。


“冒充”时也能搞定一些事情,那就不会抑郁;但另外一些时候却搞不定,“冒充”被戳破,就会抑郁。


05 悲剧可以避免吗?


一得的悲剧有没有可能避免?


命运是一条长河,它不是由哪一小段决定的,是从源头开始,逐渐汇集在一起,推动你走向一个地方。也许改变哪一段都有可能改变航程,也许不能,它总要找到一个出口。


在接受“全现在”采访时,张岳说,所有父母的表达都不会有错,只是想表达自己,用什么表达都可以收到,哪怕是从小用棍棒打着长大的,他也懂的,那是爱,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这也只能是父母的一厢情愿吧。


父母和孩子本就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父母常爱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其实是不对的,你做的一切先是为你自己的需要,然后才是为孩子,只是你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承认而已,还是不要太陷入自我感动了。


刚做妈妈时,我也曾盯着怀里如此弱小的婴儿手足无措,以后要怎么解决他身上那些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如何确保他一世安好?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才发现,真正的问题是,作为一个成人,你身上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要如何解决?


成人的问题,常常是孩子背锅。


抑郁的成因很复杂,当然不能都责怪父母,但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养育孩子,肯定是会有影响的。

只有学会经常跳出现有的立场理解孩子、也理解自己,才能更接近真相。

教育学者蔡朝阳在《我们现在如何做父母》中讲过一个说法,“我看见乖孩子就想把他们教坏”


意思是不要把小孩教得那么好、那么乖,小孩就是小孩,总要有不听话、不可爱的一面才正常,过于懂事会憋出内伤。


负面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不被看见和接受的情绪,千万不要以为变得优秀、独立、坚强,情绪问题就能自然解决。


青少年抑郁和焦虑问题会越来越普遍,想减少悲剧,最好就是请专业人士介入,早发现、早治疗。


亚洲文化流行鸡娃,父母都希望尽一切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潜力,但用短跑的速度跑长跑,崩溃不是迟早的吗。


日子还长,给彼此都留口气吧。


不做完美的父母,更不要试图培养完美小孩,还是,做个人吧。


就像苏东坡所说,“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可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历经坎坷后悟到的。


人傻一点儿、鲁一点儿、普通一点儿,容易活得久一点儿。


一声叹息。


图片来自公号“一得他爹的育儿手作”、广州电视台、珠江电视台采访一得父子截图等


· End ·

免 费 赠 书


在焦虑的时代做不焦虑的父母

准备了3本《我们现在如何做父亲》

扫码关注头条号“给妈妈的心理学”

参与“抽奖”(截止3月27日10点)抽奖详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抑郁   儿子   父子   情绪   小孩   父亲   爸爸   哲学   父母   母亲   独立   高中   妈妈   孩子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