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作者:八段锦原创,请勿转载。自己过好了,孩子才能教育好,父母想了解如何调整情绪和亲子关系,收听我的音频、关注我就对啦~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文 | 八段锦

原创首发“给妈妈的心理学”


前几天小男人对我说,如果有个人能帮我把生活细节都解决,不为这些小事分心,我就能专心做成事儿了。


气乐了,老妈我不就正干着这些“细节”呢吗?!


如果你家小孩和小男人一样,看起来还挺聪明的,但做起事来却常一塌糊涂,疯狂翻找书包但怎么都找不到作业、把新买的、死贵的装备搞丢、让卧室呈现出最凌乱的状态……那么今天的文章就是为你写的。


01 为什么聪明的小孩,更容易陷入混乱?


研究儿童发育和大脑的科学家发现,大多数聪明而混乱的孩子,大脑缺乏执行下列任务必需的思维习惯:整理东西、制定计划、着手和专注做事、控制情绪和冲动、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这些能力被称为“执行技能”,它们虽然不能直接导向成功,却是成功离不开的能力。


俞敏洪曾经说过,


“我所看到的成功人士,往往不是聪明到极点的人,他们其实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取得了成功。


绝顶聪明的人我们周围也有,他们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他们在期末考试前几天临时抱佛脚看看书就能考第一名。


但是毕业后步入社会,成功靠的绝对不仅仅是你的智商,而是你对社会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困难的坚韧不拔的态度。而这一切对那些绝顶聪明的、习惯了凡事都轻而易举完成的人来说,反而很难了”。


一个农村普娃考上了北大,刚上学俞敏洪就发现,他是同班同学中最笨的。但他现在的成就却是最高的,凭的就是杰出的执行功能。


举一个例子,俞敏洪能把《英汉双解词典》全背下来,到现在还能记住两三万个单词,因为决定要做这件事以后,他就把墙上贴满了单词,然后花了整整四年时间,坚韧不拔地背背背。


很少有聪明孩子肯这么做,四年才背完,岂不是显得很傻?


聪明孩子更喜欢一个月搞定词典这种壮举,说出去也有面子,如果做不到的话干脆换一件事好了。


聪明人往往比较敏感,低难度的重复对于他们来说过于枯燥,很难激发兴奋点,甚至是一种折磨。


时间和自我管理、持之以恒去做琐碎且不符合本性的事……无一不需要耐心,这正是聪明孩子缺乏的。


毕竟他们可以轻易得到别人很难得到的,谁还愿意苦哈哈去做那些不能马上看到成效的事呢?


可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无法养成,总有一天真正的“大事”来了你也接不住。


习惯了轻而易举,一旦面对挫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聪明孩子一事无成的例子并不少见,反而不如踏踏实实的普通孩子过得好。


最惨的情况是遭遇创伤,聪明孩子比钝感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外界的恶意,也更缺乏耐受力,容易被情绪问题困扰,转而用糟糕的办法缓解痛苦和找存在感。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焦虑,你好》的作者安铂·雷的爸爸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歌手、词曲作家、音乐家和商人,和她的妈妈一见钟情,婚姻很幸福,但他却不停沉溺于毒品、摇滚乐、酗酒、出轨,把能想到的事都做了。


因为吸食某种物质、酒后驾车出了车祸,正值壮年发父亲成了植物人,在医院躺了八年后离开人世。


他这么折腾并不是因为天性就渣,而是因为他曾在童年受过虐待,唯一解除痛苦的方式就是麻痹自己。


父亲离开后,让女儿最感到痛惜的,是他被浪费的才华和天赋。而她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走上了父亲的老路,过着混乱的生活。


聪明而脆弱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助打造一副盔甲抵御环境险恶。盔甲不仅需要爱和支持的骨架,还要有执行技能的原材料。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02 11项执行技能


执行技能主要有11项:


(1)反应抑制:在采取行动之前能够进行思考


年幼的孩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等待,不至于过于调皮捣蛋;青少年可以接受裁判的判罚,不会提出异议。


(2)工作记忆:能够一边完成复杂任务,一边记住事情


年幼的孩子可以记住并遵守只有一两步的指令;中学生可以记住多位老师的期望。


(3)情绪控制:能够控制情绪以实现目标、完成复杂任务,控制和引导自己的行为


年幼孩子能在短时间内从失望情绪中恢复过来,青少年能在游戏或考试中控制自己的焦虑并依然表现出色。


(4)保持专注:能够持续关注某种局面或任务,尽管自己可能注意力分散、疲劳或厌倦


年幼的孩子能够在大人不经常的监督下完成5分钟的家务活,青少年可能在1~2小时内专注于家庭作业,中间只进行短暂的休息。


(5)着手做事:能够以高效或及时的方式,杜绝不必要的拖延着手完成任务


年幼的孩子能够在刚刚得到指令后就开始做家务或完成某项任务,青少年不会立刻着手完成任务。


(6)制订计划/要事优先:能为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制订总体计划,还包括能够决定哪些事情是应当着重关注的,哪些不是


年幼的孩子在大人的辅导下想出平息与同伴冲突的办法,青少年能够围绕某项工作拟订计划。


(7)整理:能够创建和维持一整套方法记住某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年幼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提醒下将玩具放到指定位置,青少年可以整理和放置好运动器材。


(8)时间管理:能够估计某项工作任务需要花多长时间,知道如何分配时间以及如何在时间界限和最后期限之内完成,还包括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年幼的孩子可以在大人设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简单的任务,青少年能够制定日程安排表,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


(9)咬定目标不放松:能够坚守某个目标直至完成,不会推迟或者分心


一年级的孩子能够在做完事情后再去休息,青少年可以为买下某样重要的东西而挣钱和存钱。


(10)灵活性:在问题出现时能够调整计划,适应变化的情况


年幼的孩子能在不至于产生重大痛苦的前提下适应计划的改变,青少年能在第一选择不可行的情况下接受替代方案。


(11)元认知:能够退后一步并对自己所处的局面从宏观层面进行观察,研究怎样解决问题,还包括自我监测自我评估技能(例如,问自己“我做得怎么样”或者“我做了些什么”)


年幼的孩子能够为响应大人的反馈而改变行为,青少年可以监测和批评自己的表现,通过观察其他技能更熟练的人而改进自己的行为。


执行技能早期的发展是不均匀和不可预测的,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而不是因为他做不好就指责甚至打骂。


在人生最初的20年里,执行技能会有一个明显的、渐进的提高过程,但不建议父母一味等待这些技能随着孩子大脑成熟自动到来。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如果遭受过多的失败体验,自尊心受到伤害,有可能会自暴自弃,父母也会因为孩子的不良表现而焦虑。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03 分辨孩子的执行技能发展状况,父母能做些什么?


想要帮助孩子之前,可以先评估执行技能的发展情况。


(1)你的孩子在学校里一般能达到期望吗?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学业完成和自我管理都不错,说明他的执行技能可能发展得还不错。


(2)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之下怎么样


把你的孩子和他的朋友或同学对比看是否发展正常。


正常发展的范围很广,如果你感到孩子在执行技能发展上有滞后,可以和班任老师或儿科医生谈一谈,因为他们见过的同龄孩子比较多,容易做出比较。


(3)辨别孩子反复出现的两三种行为,它们一般是某种执行技能不足的表现。


(4)用相关量表来评估孩子的技能发展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对应能完成的任务,还要知道不能做的行为。


比如入学前要能把鞋从卧室里拿出来、刷牙、穿衣服等等,不能做的包括碰滚烫的炉子,跑到大街对面去,打人、咬人等。


想获得《执行技能的发展型任务》量表可以私信“给妈妈的心理学”。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5)了解优势与不足的相关规律


工作记忆较差的孩子,整理技能一般也较差,父母可能需要花额外的时间监督孩子提前做好准备。


着手做事技能弱的孩子一般也难以保持专注,不但迟迟不肯开始做家庭作业,还可能半途而废。这些孩子在咬定目标不放松技能上也可能较弱。


反应抑制技能弱的孩子在情绪控制方面也弱,这些孩子不会“三思而后行”,容易在别人轻微的挑衅下勃然大怒。


灵活性较差的孩子常常难以控制情绪,比如遇到计划变更后,往往突然崩溃。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类情绪控制困难型的,你要知道,孩子应付日常生活已经很艰难,就不要再给他施加额外的压力了,还是耐心帮助他培养出应对生活的能力吧。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6)充分利用优势弥补不足


人无完人,一味关注不足,不如鼓励孩子发挥优势,弥补或绕开他们的不足。


比如孩子在“元认知”方面有优势,可以帮他解决其他执行技能不足的问题。


当孩子总是找不到东西,可以对他说:“我知道你擅长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你记得自己的运动装备放在哪里,这样比赛前你就不用疯找了?”


另外可以不断强化优势,比如孩子擅长“着手做事”,你可以告诉她:“你在吃晚饭前就开始做家庭作业,我很喜欢。”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看到孩子很好地使用任何一种技能就马上鼓励,有助于培养这项技能。


想获得《运用评定量表来发现你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可以私信“给妈妈的心理学”,对照孩子的技能发展现状和面临困难来确定最有效的措施。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写在最后


当你和孩子有同样的不足时,问题可能比较难办,最好和孩子商量解决办法。


你可以对孩子说:“你我都是不爱收拾的人,所以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对方。盲人牵着盲人过马路,总比一个人瞎走强。”


自嘲一下,公共努力。


当孩子做了让你很生气的事、你想给他一巴掌时,提醒自己,你小时候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但现在你不觉得很难应付了。


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2019年,在上海出差的路人发现一位流浪汉竟然在读《左传》,流浪汉侃侃而谈的视频,在抖音上一下子传播开来。


博学多才和肮脏褴褛的巨大反差,让沈巍成为当年最火爆的“流浪大师”。


红星记者采访他,他说从小家穷,最初捡垃圾卖是用来买书。


他的父亲脾气不好,经常迁怒于他,他连看书都要躲起来看。


后来上班以后因为捡垃圾,沈巍被单位认为“脑袋不正常”,开除了。他想不通,做环保怎么就不正常了?于是他就流浪街头,至少这样有自由。


为什么有些小孩很聪明却过得一团糟: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与不足?

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父亲病危时,他赶到父亲床前。十年不见,父亲已经不认识他了。知道是儿子后,父亲就开始流泪。


他说,你本可以在学习上有一番成就的,全因为我……,一边一直打自己耳光。


对父母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孩子本可以过更好的生活,但因为缺少你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因为你的过错,让他走上了不归路,而你已经没机会补救了。


比起帮助孩子更重要的,还是父母先检查一下自己。如果你的自我管理就不足,不如先修补自己,否则孩子受到的是双倍甚至是更大的暴击。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


聪明的孩子很脆弱,需要更多的呵护。趁我们还有机会,了解孩子、了解自己吧。

· End ·

想获得相关测评量表可以私信我~

更多精彩:

育儿博主的学霸儿子,为何抑郁离世?

70%的抑郁症源于青春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13个危险信号

北大心理教授:优秀孩子都病了?别把学校变成精神病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红星   优势   孩子   作业   年幼   青少年   量表   情绪   聪明   小孩   父亲   父母   技能   目标   时间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