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鈊的另面人生


———“乖孩子”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远鈊的另面人生

一、几乎人人都喜欢“乖孩子”


家长们几乎都喜欢听话的“乖孩子”。


不用自己管,他们都能够自觉地学习,自己地乖乖地长大,未来一片光明。这该多好,省心省力,又得到回报。


但是,非常遗憾,许多“乖孩子”在未来的不同阶段,出现“大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比如“突然”不想学习了,“突然”抑郁了,“突然”自杀了……


而更多“乖孩子”可能会幸运一点点,穿过内心的“枪林弹雨”,终于成家立业。他们表面上看起来生活得不错:


在工作中努力付出,甚至小有成就,人缘也挺好,夫妻关系也还过得去……。


一切仿佛可以延续到老死。他们也许在内心深处说:

“生活就是如此!”


但是,在现实中,他们极可能难以感受放松和快乐。


因为那个真实的自己,早已经被某种无形的东西,碾压成粉沫,几乎不复存在。

远鈊的另面人生

二、远鈊的中年危机


远鈊在45岁之前,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比如:


他一般不会跟人发生正面冲突,尤其是单位的同事;


他尽量承担更多工作,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因而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事业的小有成就;


他会尽可能地去学习,以获得最多的进步;


他努力保持与领导、同事的沟通,比如唱歌、打牌,吃饭、闲聊;

……


他一直比较自信,觉得自己可以把控很多事情。


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只要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并希望这句话也能够影响到儿子,让他拥有积极上进的一生。


45岁那年,远鈊的父亲病逝了,享年76岁。远鈊是家中的老小。而母亲早在十年前,因乳腺癌去世。


同年,儿子考上大学,家里只剩下他和妻子,两个人冷冷清清的。


让他更受打击的是,单位出台了新的人才管理政策,45岁以上的男性,不再作为培养的重点对象。


生活至此,远鈊一下子仿佛跌入断层之中,内心感受到强烈的振荡,但是,这振荡到底是什么,他一无所知。


只是时常感受到焦虑、不安,并伴随着时而隐约,时而飘浮的无意义感。


这一年的冬季,远鈊终于抵挡不住内心的苦闷,病倒了。整整在医院躺了一个月。


出院后,他觉察到自己必须弄明白自己的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他通过朋友,联系了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

远鈊的另面人生

三、认知另一个“自我”


01 小远鈊的生存智慧和收获

远鈊对自我的深入探索和重新认识,涉及到他的早年经历:


远鈊在家里排行老四,上面一个姐姐,两个哥哥。父亲脾气非常暴躁易怒,母亲比较隐忍,且体弱多病。


因此,在远鈊6岁之前,实际上,没有得到母亲多少实质性的照料。他由奶奶、爷爷帮着照看。


4岁之后,稍微“知事”一点,就已经开始知道心疼母亲,时常帮着母亲端茶倒水,很受母亲的夸赞。


姐姐成天被父亲指挥着干活,稍有差池,就会受到羞辱,偶尔也会打骂。


哥哥们更是没有“眼色”,成天为一点小事争吵、打闹,时刻引来父亲的语言和行为暴力。


小远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要做的,永远都是时刻察言观色,预判父亲生气之前,做出好的表现,以避免“祸从天降”或“殃及池鱼”。


小远鈊的努力收到了效果,他父亲经常对着其他孩子说:


“我看远鈊,年龄最小,最会做事,哪象你们……”


小远鈊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性格特征:脾气温和,善于观察,随机应变,吃苦耐劳,乐于帮助他人。


同时,他争取到了家庭的全力支持,顺利升入大学。

远鈊的另面人生

02 往事不堪回首

远鈊性格中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阴影的另一面,就象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一样。


他逐渐感知到的:不与他人发生正面冲突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无力和恐惧。


记忆有时会冰封多年。随着心理咨询的逐步深入,远鈊终于回想起一件令他至今都羞愧难当的事件---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级转来一个城里来的孩子,听说是一个“霸王”。


这个同学长得并不高大,却成天横着一双眼,到处寻找可以挑衅的对象。


非常不幸,“学霸”小远鈊被他盯上了。


有一天,天色已晚,远鈊终于把作业写完,准备回家,被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教室的“霸王”,挤在教室的墙角里,“霸王”说:


“大家都说你成绩好, 有种啊,今天我要看看谁更历害!”


“你想干什么?”远鈊一下子头脑发懵,胆怯地问。几乎是自言自语。


“干什么?把你裤子扒下来,看看有没有小鸡鸡!敢不敢?”“霸王”阴险地说。


远鈊一下子愣住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他内心的状态非常复杂和混沌,就象一下子来到了一个从未到过的世界,他找不到出去的方向。


“怎么样?不敢?还是你就没有鸡鸡啊?”“霸王”得意地冷笑着。


远鈊想跑出教室,但他隐约觉得可能会被“霸王”一直跟着,想用语言反抗,又不知道说什么。


一时间万般无助、语塞难堪……这时,“霸王”突然往下一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手把远鈊的裤子狠狠地拽了下去,然后大笑:


“原来鸡鸡这么小!”说完,立刻跑出教室。


1分钟后又返回来,对着默默流泪的远鈊恶狠狠地说:


“只要你敢告诉任何人,看我不整死你!记住没有?!”然后扬长而去。


远鈊一个人在教室里呆了很久,等着眼泪干得差不多了,才急急忙忙往家走。


远鈊随后非常恨那个“霸王”,尽量躲得远远的。


他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学习上。所幸的是,这个“霸王”只呆了半个学期,随后转到外省去了。

远鈊的另面人生

03 更多虚弱无力的时刻

远鈊随后又不断地回忆起人生不同阶段的许多事情,都跟这种无力和恐惧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

比如,老婆是领导介绍的,当时他并不是很喜欢对方,只是觉得论人品、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是没有丝毫心动的感觉。


却因为某种说不清楚的原因,让他说服了自己:


“感情就是培养出来的嘛,父母不也是白头到老吗?”


“领导看上的人,一定是没有错的,我应该相信别人,而不是怀疑和挑剔身边的人。”

等等。


比如,在几次会议上,明明自己的工作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可以为单位节约不少的成本,但是,总是迫于一个非常强势的上级领导,没有听懂和认可他的方案,他也第一时间选择了沉默,并放弃了后续可能的努力。


比如,平时有的同事开玩笑很过火,涉及到尊严的问题,他也会“呵呵”一笑了之,显得很豁达。


其实内心深处非常不爽,甚至包含了羞耻、愤怒等等强烈的情绪情感,他也以“和为贵”为原则,自动选择了忍气吞声。


有时候,涉及到别人对他的误解,他也会第一时间选择了默认,觉得误解就误解吧,去申辩一通既费力又伤和气。


远鈊源源不断地回想起,几乎在所有的人际关系里,自己都在回避着冲突和矛盾,他非常害怕去解释、申辩、反驳、反击和维护自己的利益时,遭到对方的拒绝、羞辱、打击。


而这时,他缺乏应对的经验和勇气!同时,他也非常害怕破坏、失去已有的关系。


所以,他宁愿:

不与任何人发生正面冲突;

尽量承担更多工作,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努力满足领导、同事的邀请和期待;


他唯一能为自己做的事情:

尽可能地去学习,以获得最多的进步。


因为这可以带来提职加薪,顺便获得爱人、父母的夸赞!

……

一直觉得自己很自信,可以把控很多事情。实质上,只是可以把控如何去满足他人的需要和避免冲突的发生。


他常常说:“只要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而这些回报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别人的赞美、认同,他为自已而做的事情、而活着的时刻,少之又少。


当父母都病逝而去,当儿子不再需要他的日夜陪伴,当事业不再迎来更好的期待……,当这些他赖以存在的外部力量都一一撤退时,他突然变得虚弱而迷茫。

远鈊的另面人生

04 远鈊真正的成长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这一人生最重要的主题,没有被父母刻意去引导和培养。


如果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地引导他/她成为一个“乖孩子”。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因为自己的好奇与兴趣为指引,去探索这个世界,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人生蓝图和目标。


那么,终有一天,他/她又会回到这个不可绕过的哲学问题上,包括可能在临死的时候,才无比悲哀地发现---


自己活得毫无意义!因为都是在为别人而活着!


如果不是因为远鈊有比较好的反思能力,和拥有帮助自己的强大动力,他也会跟很多人一样,随波逐流地活下去---生命走到45岁,前半生还活得“不错”,接下来即便是内心非常虚弱无力,也可以“混下去”。


但是,远鈊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获得了内心无比的力量,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由于从小他对观察人的行为和心理,非常有兴趣,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也阅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史记、传记、侦破小说、哲学与心理学、文学作品等等,他把“如何提升团队管理水平、发挥团队工作质效”相关课题,作为接下来工作努力的方向,决心在本工作系统中收获成果。


把兴趣爱好与推动团体、社会进步结合在一起,是一件终身可为的事情。而这无关年龄大小和未来退休与否。


远鈊放眼未来,心襟开阔……

远鈊的另面人生

注:本篇主人翁纯属虚构,不涉及任何人的隐私,请勿对号入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乖孩子   霸王   无力   冲突   内心   教室   同事   父亲   母亲   事情   父母   时刻   努力   人生   更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