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写《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有一个人不能不写,他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 他出生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 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 1928年来到中国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特约通讯员。 后在北平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担任新闻系教授两年。

由西安到陕北

斯诺决定来西北之前,面对南京之外红旗下的西北,他觉得是一个谜,他要去寻找这个谜底。 当他对集中在中国西北的革命武装力量了解越来越多,时机成熟了,他决心深入到红军中间去,将中国正在发生的真实情况做些完整的描述。 1936年 6月,在宋庆龄的联系与帮助下,斯诺与在上海行医的马海德医生,带着隐显墨水写的介绍信,冒着生命危险,开始秘密的陕北之行。 行前,他在上海与鲁迅再度秘密会面。 他越过国民党的军事封锁线,经西安往陕北小城保安采访,是进入红色中国的第一个外国记者。 在西安,他采访了杨虎城; 在陕北保安的窑洞里,他和毛泽东进行过长谈,获取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然后离开保安,长途埃德跋涉,到边区各地采访。 重点到了宁夏的豫旺堡,因为此时红军西征的指挥部在豫旺,彭德怀司令员在豫旺。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斯诺笔下的《红军西征与宁夏》,就是 1937年写成的驰名全球、轰动世界舆论的杰作《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中文译本题名为《西行漫记》。 这本书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通过亲自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向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打破了国民党历时 9年的新闻封锁,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

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由保安前往豫旺堡

斯诺离开陕北保安,骑马与步行并举,经过两个星期的行程,终于来到了宁夏豫旺堡。 当年的豫旺堡城保存很好,在斯诺笔下,记载和保留了许多宁夏的历史和文化古迹。 豫旺城,是宁夏南部一个很大的有城墙的市镇,是西方野战军和司令员彭德怀的司令部所在地,斯诺就住在豫旺堡司令部的院子里。 “说是司令部,实质上很简单,就是一间简单的屋子,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个脸盆,还有铺了他的毯子的炕。 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背心还是用长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缴获的降落伞布做的。 ”这是斯诺对彭德怀和他办公设施的描述。

斯诺与彭德怀一起吃过多次饭,吃得都很简单,伙食也与部下的一样:白菜、面条、土豆、羊肉,有时还有馒头。 在宁夏羊肉自然是最好吃的。 宁夏的瓜果种类较多,彭德怀很爱吃。 彭德怀不吸烟,不喝酒; 迟睡早起,不像毛泽东迟睡也迟起。 当时,国民党的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撒传单,悬赏 5万到 10万元缉拿彭德怀,还有毛泽东、徐海东,但彭德怀司令部门口却只有一个哨兵,他在街上行走也不带警卫。

豫旺县前县长的公馆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有栏杆围着阳台。 斯诺坐在阳台上,仔细观赏过宁夏平原的壮观景色。 在豫旺高而厚实的城墙上,斯诺观察过红军号兵练习吹号的情景,现在能看到的留下来的小号手那张照片,或者是斯诺此时的杰作,或者是后面再次见到那个 15岁年龄、4年军龄的吹号手。

斯诺在同心城的土地上留下了珍贵的足迹。 斯诺在豫旺堡,亲身经历了红军领导的回族人民打土豪闹翻身的斗争,亲眼看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建立。 在豫旺南塬举行的欢迎斯诺、马海德军民大会上,彭德怀、刘晓等领导出席,刘晓主持大会,彭德怀致欢迎词。 在热烈的掌声中,斯诺用英语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 他一面做着手势,一面语速很快地讲着,旁边有红军的翻译跟随着“说二遍”。 他讲的主要内容是:“诸位英勇的同志们,我今天替你们照了红军的活动照片,我将带到全世界去传播,使全世界同情你们的人—广大的劳动大众,尤其是你们的同志们兴奋鼓舞。 ”解放后,人们在豫旺杨家寨子上房的墙壁上发现了当年红军用笔墨写下的“美国记者演说词摘要”,记录的就是斯诺那次演说的主要内容,即以上内容。

豫旺堡城墙保存较好,城墙上的碉堡都保存着。 有一天,斯诺去找政治部主任刘晓,他的办公室就在城墙上的一个的碉堡里。

豫旺县城,在豫旺以北 80里地的下马关。 徐海东十五军团司令部就设在这里。 徐海东请斯诺去他的部队驻地,对斯诺说:“我在鼓楼为你准备好了一间屋子,你什么时候想来就告诉我,加我派人来接你。 ”斯诺真的去了,他是在 10名红军骑兵的护卫下前往豫旺县城的。 沿途所见都留在了他的笔下:“……到处有长条的葱绿草地,点缀着一丛丛高耸的野草和圆圆的山丘,有大群的山羊和绵羊在放牧啃草,包括野羚羊,还有各种飞翔在天空的鹰……”这是 70年前的生态状况。

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5个小时的行程之后,斯诺一行到达豫旺县城。 城里住有四五十户人家,大多是回民。 城墙用石砖砌成,很是雄伟。 城外有一处清真寺,也有自己单独的围墙,建筑用釉砖砌成,也很精美,保存得很好。 其他房子有红军攻克以前的围城的痕迹,县政府两层楼房已毁了一半,是马鸿逵守军撤离时纵火焚毁的。

斯诺在下马关呆了 5天,驻这里的红军给他起了一个名字—红区调查员。 每天晚上徐海东的工作完成之后,斯诺都要同他谈话,不但了解当下红军的情况,还知道了鄂豫皖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 他还同徐海东骑上马一起去七十三师前线; 也同徐海东一起去看红军剧社的演出。

1936年 8月 29日,斯诺骑着马去红城水(书里写成红城子),这里是韦州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盛产梨、苹果和葡萄,有水浇灌。 七十三师一部分驻扎在这里,不远处有一个碉堡,是扼守山隘的一条临时战线,没有战壕,却有一系列小地洞似的机枪阵地和圆圆的山顶碉堡—用泥土堆成的矮矮的防御工事。 红军就在这里与敌人对垒,实际上就是红军与马鸿逵部对峙的前线。 斯诺考察得很细,这些材料在过去的其他文字里大都没有提到过。

西征的后阶段,军事形势在不断变化。 徐海东红十五军团三个师当中有两个师有新的任务,一个师南下迎接红军第二、四方面军; 一个师向西到黄河沿线,准备参加新的战役,清晨 6点部队已经出发。 斯诺在豫旺县城下马关的采访任务基本完成,与两个红军军官一同回豫旺堡,他们是向彭德怀汇报工作的。 斯诺与徐海东及其参谋部人员从南城门离开下马关,徐海东借给斯诺一匹宁夏好马,在草原中的一个碉堡附近,斯诺与红十五军团分手,与徐海东及参谋部的人分手,骑上了徐海东借给他的马。 斯诺说:“我一远生骑马就数这次最野了。 ”等到达豫旺堡大街时,斯诺把他的同伴甩在了遥远的后面。

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对文物古迹的保存,斯诺也有自己的看法。 回到豫旺堡的一天早上,斯诺登上豫旺堡城墙,发现城墙的一大段正在被拆除。 他说: “这是红军干的唯一破坏行动。 ”他在开着枪眼的城墙上走了一会儿,就遇到了一队号手,斯诺把他们称为 “红小鬼 ”。 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队员,其中有一位穿着网球鞋,灰色短裤,戴着一顶褪了色的灰色的帽子,上面有一颗模模糊糊的红星。 这位 15岁的红军,已经有了 4年的军龄。 尤其是在豫旺城留下的那张小号手照片,成为红军西征时留在宁夏的象征。

前线访问

斯诺到豫旺堡时,红军西征第一阶段的任务基本完成,第二阶段正准备开始。 1936年 9月初,红军西征第二阶段的任务开始实施,斯诺由豫旺堡前往前线访问。 1936年 9月 1日,斯诺随彭德怀离开豫旺堡向西南挺进。 此时,国民党的飞机在豫旺堡空袭,丢下了十余颗炸弹并低空扫射,豫旺堡北大寺走廊的柱子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弹洞。 1936年 9月 3日,斯诺随彭德怀到了同心南吊堡子。 彭德怀全力执行统一战线政策,在斯诺的笔下同样得到记载: “一个口号抵得上十颗子弹。 ”就是统一战线策略的道理。 红军包围了固原以北的李旺堡后,红军给送去了 200只羊,并附信解释和宣传党的政策,结果双方讲和,避免了一场战斗。 为庆祝胜利,彭德怀开了一个大西瓜。 斯诺说: “这里西瓜又便宜又好吃。 ”1936年 9月 6日,彭德怀在吊堡子召开连级以上干部会议,进一步强调西征的原因:一是扩大和发展我们的苏区; 二是配合二、四方面军北上; 三是消除马鸿逵、马鸿宾在这些地方的影响,同他们的部队形成统一战线。 途径是写信、登报、派代表、召开秘密会议等。

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1936年 9月 7日,斯诺离开固原以北的西征地区,回陕北保安。

斯诺在红军西征期间的宁夏中南部的红色访问,是一段特殊的经历,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完成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伟大著作的。 书里的一部分内容记载了宁夏不少地域历史和文化,也描述了 70多年前宁夏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留下了红军西征过程的一些历史现状,再现了宁夏在红军西征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这部书也向世界宣传了宁夏。 追溯红军西征在宁夏的活动,斯诺在宁夏的经历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必须要写的,这是一个出自外国记者眼中的当时真实而客观的文字记录。 将其中的重要线索和基本史料展示出来,有助于对红军西征的充分了解。

抗战期间,斯诺依旧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组织、发起、宣传 “工合 ”运动,支持中国的战时经济; 如实报道中国

抗战实况; 开展大量的国际宣传,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他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斯诺曾三次来中国进行访问。 1970年 10月,斯诺偕夫人一同访华,参加了中国的国庆观礼,在天安门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对后来中美两个大国的接近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2年,斯诺在日内瓦病逝。 按照他的遗嘱,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一个小花园中。

中国人永远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马关   固原   陕北   司令部   红星   碉堡   宁夏   美国   战线   城墙   红军   国民党   笔下   中国   前线   保安   中国人   记者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