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文 | 动历盒育儿袁老师

有一次闲聊,小学生唐唐的妈妈很苦恼向我诉说,唐唐很不听话,班主任经常向她告状,孩子经常不守纪律,回到家把他臭骂一顿,完全不管用。

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孩子不守纪律的情况其实很多,虽然这是孩子社会规则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的表现,但也使父母们头疼不已。但是,很少有家长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孩子在遵守纪律方面比不上同龄人?

守纪律是培养孩子社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养成孩子的纪律意识,你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道德正直和自律的人,更融洽地进行人际交往,这是每个父母都必须要做的功课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然而,许多父母在这方面的教育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有强烈的挫败感。我列出了一些父母们在这个方面容易发生的几个失误:

1、用说谎威吓来管教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每顿饭后和睡觉前刷牙,不要恐吓他:如果他不刷牙,小精灵会在午夜时分来把他的每颗牙都从他的嘴里拔出来。

这种谎言很容易被孩子发现,如果他发现你只是在编故事,可能不会喜欢,而且下次可能很难给他下命令。相反,用最简单和尽可能真实的方式告诉他为什么你想让他做某件事,如果他不做会有什么后果。

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2、不执行违反规则的后果

让你的孩子知道不遵守规则会受到某种惩罚。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如果他不早点上床睡觉,你将没收他的游戏设备,那么就这么做吧,否则这将只是一个他可以一直忽视的“空洞威胁”。

既然我们定了规则,就会有孩子违反规则的处罚,那么一旦孩子没有遵守,就让处罚机制开始生效吧!这个时候,孩子会撒赖、求饶、不配合等,我们做父母的很容易就此让步。

当然根据情况,可以给初犯的孩子,一次警告的机会,但是如果孩子再犯、或一而再地重犯,家长必须要坚定立场。要知道,孩子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这种行为很可能就是在家庭中养成了无视规则的习惯的延伸。

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3、对规则一而再地退让

这一点跟第二点有些类似,但也有不同,第二点是主要是孩子不遵守规则的处罚,而这一点是对既定规则的破坏。

比如,本来约好每周只能点一个外卖,但是第二次孩子死缠烂打地,说自己肚子饿,一定要点外卖吃。看着孩子十分想吃的样子,妈妈就心软了,给孩子破了例。这就是对规则的退让,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容易养成孩子无节制、不会自我控制的坏习惯。

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4、对遵守规则的物质奖励太频繁

奖励好的行为是可以的。然而,如果你总是答应你的孩子遵守每一个家庭规则,会给予物质奖励。他可能会认为,如果他表现良好,你有义务给他任何他喜欢的东西。这样还会有一个后果,如果没有奖励了,孩子就没有动力执行了。

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于由内而外的自我约束,是孩子内在的品质,而不是为了得到奖励的一个任务。

当然,肯定和赞扬是不能少的。比如,如果他安静地吃完了晚饭,那么你可以恭喜他,告诉他你为他的进步感到开心,而不是给他想要的物质奖励。

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5、自己带头破坏规则

孩子最讨厌的是“双标”,双重标准,规则只针对孩子,大人可以不遵守。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不公平,心里有叛逆情绪,对遵守规则有抵触心理。

当然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提前跟孩子讲明,大人为什么可以不遵守?比如,每天晚上的入睡时间,孩子要求9点入睡,但是我们大人还需要工作,那么就跟孩子讲明白,孩子就会懂,也会心服口服。

有些规则,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执行,为孩子带一个好榜样!养育孩子的好方法是先遵守你自己为他制定的规则。比如,家规规定饭菜只能在餐桌上吃,那就和你的孩子一起在餐桌上吃饭,吃饭时不要随意走动!

聪明妈妈做好这5点,让孩子自律、遵守规则,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

如果听到老师的投诉,孩子在学校不遵守规则,回到家里,我们就把孩子臭骂一顿,甚至小揍一顿。真的管用吗?殊不知,孩子的规则意识是从家庭中产生的,并延伸出去的。

当我们从小重视孩子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做好上面的这5点,那么孩子就会出落成有理有节、会自我管理、遵守规矩的高素养的孩子。

我是动历盒育儿袁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及儿童正念教养专家,感像作文创建人,专注于3-18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拥有教育类版权245项、几百个原创产品和儿童正念冥想等几十个线上原创课程。欢迎点入我头像,导航栏「专栏」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初犯   规则   老师   外卖   家庭教育   餐桌   纪律   大人   物质   后果   聪明   家长   意识   父母   妈妈   情况   孩子   喜欢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