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文/颜小二述哲文

图/网络

这段时间,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吹哨人李文亮去世的时候,这句话背后有各种质疑和谴责。第二次,便是在方方的日记火了以后,看到这句话的次数不在少数。

依旧无意议论李文亮和方方,毕竟通过网上真假难辨的一些信息,个人对二者事件全貌的了解还不足以让我有勇气去对二人评头论足。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是论一论“健康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句话的合理性。

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这句话是好话,理是好理,但是好话、好理成了“无理指责”说辞的支撑后盾,就有些莫名可悲了。

当然,举国上下众口一词,这无疑是一种颇有些极端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要么就是大家在理想社会中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忧愁。而这种乌托邦一般的理想社会,就现在看来,要实现它大概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管它什么时候出现,反正不可能是现在。

要么,人可能处于类似秦始皇之秦王朝那般“严刑峻法”之下,不敢也不能表达不同的意见,这种社会肯定是病态的,倾覆只是时间问题。

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所以,“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句话很有道理,还颇有些深刻。但是,这句话也不是支撑人“乱说话”的本钱。

健康社会里的“多种声音”,绝对不是个人在臆测、在偏见、在模糊不清的“视野”中发出的质疑。而太多声音,不过是充满个人情绪的抱怨、臆测,甚至是无中生有。这种声音不仅没有价值,多了反而会搅乱人心,毕竟三人成虎不是危言耸听。

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如果问得更尖锐些,人们真的关心真相吗?还是更关心这个“听说”的消息更劲爆?若是消息的矛头直指权威,用言语去质疑“权威”的快感,似乎会更让人“热血沸腾”?有正义感是好事,但是,若是自己的正义感被有心人利用、刺激,在不自知下成为恶的帮凶,这样染上悲哀色彩的正义感,是幸还是不幸呢?

当劲爆的消息和利益挂钩的时候,真相对于有心利用消息获利的人来说,就不重要了。而比真相更吸引不明所以之人目光的,是经过截取、碎片化处理后更易刺激人心跳的所谓细节。许多时候,这细节虽是真的,但是这个被截取的小小细节,在人的无尽想象之下,大概率会衍生出无数个脱离事实的“耸人听闻”,这样的事情不少见。

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和我们关系不好的人,他在背后说我们坏话,他说的未必是假话,但是一定会自动忽略我们好的一面,将我们坏的一面“夸张”地描述给人听。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少吗?那么这样的人选择性阐述的“真话”,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有利吗?

所以,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个问题要成立,也是有范围的,如果脱离范围去问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这个问题,怕是荀子他老人家可能还真会怒怼一句:“你的声音就对吗?”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看《荀子》一书中的相关议论,大抵便能探知一二。

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在《荀子》的解蔽篇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议论: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间寝石以为伏虎也,间植林以为立人也,冥冥蔽其明也。

这段议论比较精炼,但是道理却相当深刻。荀子首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去观察一个事物,心中有疑惑的时候,捉摸不定的时候,此时我们对于外物的认识便是不清晰的。因为不清晰的认识,此时我们就外物作出的一些思考也是不清晰,这个时候,是非就难以确定。

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为了将这个道理说得更清楚些,荀子还举了个例子。荀子说,夜深的时候,一个人在黑暗中走夜路,看到一块石头,但是因为光线暗而误认为是蹲着一只狮子,看见树木,因为光线暗而误认为是站着人。显然,黑暗环境下,人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外物本身,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因为“黑暗”遮住了人的“眼睛”。

下面,我们带着荀子的思考,回到“健康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个观点上。

当然,健康的社会肯定是不能只有一种声音的,但这并不是说,被禁止的声音就一定是健康社会所需要的。恰恰相反,有些声音不仅不被需要,而且和“危险耸听”别无二致。

“健康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这本是一句好话,也是一句很深刻的话,但是也有其成立的范围。何谓健康社会需要的声音?这是基于客观且相对全面的考察之后,眼睛没有被“黑暗”遮蔽,头脑清晰,思维清晰,认识清楚的情况下所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绝对不是口不择言的污秽之语,而是理性、睿智的正义之言,它不怒自威,而又一针见血。

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荀子却说,这种声音乱人心


如果仅仅只是从网上了解到一些不知真假的只言片语,以及一些碎片化的细节,以至情绪被煽动,开始嘲弄、发泄,这种带着莫名怒火的声音,健康吗?不仅不健康,可能还会对无辜者施加无谓的“语言暴力”,这样变味的“正义感”有意义吗?答案在大家心里。


图片来自网络,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荀子   人心   声音   社会   正义感   好话   议论   真相   例子   道理   细节   黑暗   清晰   消息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