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把万物当作廉价品,却是最贵的礼物

【道德经•第五章】讲述的是:

施行治国的大政,不能为所欲为,哪怕是出于正义或者正确的目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人和万物都生于天地之间。可能看到天地对人的任何干预吗?

上天在施行暴雨的时候,不管天下的百姓,是不是处于水患之中。

上天在施行雨雪的时候,不考虑民众会在雨雪中冻饿而死。

烈日炎炎的时候,不考虑天下的百姓,会不会干渴而需要雨露。

所以,这就是天的“无为之道”,天只做它该做的,而不考虑地上的民众是什么情况。不是因为百姓需要雨就下雨,需要天旱就停止下雨。

这就是天道的施为。地道也是如此。

《道德经》第五章:把万物当作廉价品,却是最贵的礼物


所以天地都不讲仁义。把万物都当作刍狗。刍狗,就是草扎的狗,代替真狗用来祭祀。因为是草扎的,极其廉价,用完就踩踏扔掉了。


所以刍狗,指代的就是最廉价的东西。以万物为刍狗,就是仿佛把世间万物都当作最廉价的东西,没有给予一点点的特别照顾。

圣人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也是这样。不实行具体的“仁义”,把天下所有百姓都当作最廉价的东西。

这样来说,圣人是不是不够仁义呢?


那么,天地是不是不够仁义呢?

天地不居功,不自傲,是人类及万物之母。不施行具体的仁义,却施行浩大无垠的仁义。这就是无为之道。

因为无为,才会有序。


《道德经》第五章:把万物当作廉价品,却是最贵的礼物


如果哪里需要雨,上天就去哪里下雨,哪里需要旱,上天就去哪里放旱,天下浩渺无垠,每时每刻都会有不同的需求,甚至会有相反的需求,上天怎样去满足每一个需求呢?

最后的结果,就会杂乱无章。

上天的作为,就是按照道的运行规则,实施自己的运行就可以了。不因为万物需要仁义就慈悲为怀,大兴仁义,最后的结果,就会乱掉。

因为不施行具体的仁义,不针对个体,所以仿佛把天下万物当成了卑贱之物。

最后的结果,还是生养了万物,是真正的仁者。也就是“大仁”。

圣人也是这样。

《道德经》第五章:把万物当作廉价品,却是最贵的礼物

施行浩大无垠的仁义,不施行具体的仁义。因为如果施行具体的仁义,面对一个浩大无垠的群体,就会变得杂乱无章。

天下百姓百万千万,各有所需,各有所求,圣人怎样去满足每一个个体?

偏爱一方,就是遗祸另一方。看似仁爱,其实却是形成了不公。

最好的结果,奉行天道的规则,无为,所以有序。

有序,所以能够达到:无不为。

《道德经》第五章:把万物当作廉价品,却是最贵的礼物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龠(tuó yuè),古代风箱。

天地之间,很像是一个冶炼使用的风箱。风箱中间是空的,安静得好像不存在,但是却不会弯曲,变形,而是保有现状。

如果运动风箱的枢纽,就会产生空气的动力,越运动,空气也越多。

这是老子对世界的思索。也是对“道”的理解。

在“道”的本原的创造下,创造出一个神奇又虚空的世界。

这个世界如同一个巨大的风箱,但是你看不到风箱的构造。只能看到在这样一个浩大的类似风箱的世界里,神奇的气在运行,充斥这个世界,无穷无尽,永无匮乏。

这里,老子提到了一个概念:“虚”。世界里,虚的作用,远比实的作用更宏大。无为,就是推行虚的作用。

《道德经》第五章:把万物当作廉价品,却是最贵的礼物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古代的言和语,都有区别。我分析:言的意思,多指言论,观点,有思想的部分。

  多言数穷,是说越想有建树,越想从中干预,指导,越显出招数的穷乏无力。

不如回到原点,中庸无为,不偏不倚。

这是老子最后归纳的观点:治理天下,重在无为。惟有无为,符合天地之道。

治理天下,重在虚空。惟有虚空的无为,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动力。

政令百出,想要人为去干预。对于偌大世界来说,只能制造麻烦。

所以,“以万物为刍狗”的不仁,其实是大仁。大仁,如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样,是看不到仁的。

看不到仁的不仁,才是真正的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道德经   廉价品   万物   风箱   杂乱无章   浩大   雨雪   仁义   这个世界   虚空   圣人   老子   礼物   作用   百姓   天地   天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