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2019年5月,我的同事Mark和我说:“有一个写作治疗的选题,要不要看一看” 。

我当时正在研究写作和家庭治疗方向的选题,便欣然答应了。

收到Mark发给我的稿件,看到书名《家族回忆录写作治疗》(《用写作重建自我》的 “前身”),我觉这个选题有点儿意思,顺着书名继续阅读,立刻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思路清晰,语言优美,直觉告诉我:

这个选题与众不同。

我迅速了解作者的背景:黄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豆瓣阅读一级重点签约作家,心理咨询师,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写作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

带着一种淘到宝贝的喜悦,我关上电脑,拿起手机,联系黄鑫老师。

编辑说

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电话接通后,我问她的第一个问题是:您为什么写这本书?

因为黄鑫老师已经出版过两本写作书了,她早已经过了第一次出书的新奇和喜悦。

我需要知道她的目的,才能知道如何策划会对她有帮助。

我现在无法一字不落地重复她的原话,但我清晰地记得她原话的大意——

我的父亲已经80多岁的高龄了,身体状况时好时坏。

这本书记录了我对父母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我希望我的父亲能看到这本书。

同时这本书也涵盖了我的写作班上最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写作的梳理帮助人们与自己以及家庭和解,从自身和家族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

黄鑫老师的话音刚落,我就感受到了自己内心受到的触动。

一方面,黄鑫老师对父母的这份理解让我感动,并不是每一个作品都会被赋予这种珍贵的情感。另一方面,我看到了一种希望。

近几年,随着一些电视剧的热播,原生家庭的话题引起了大众的广泛讨论,热度居高不下。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对原生家庭的态度也从口诛笔伐到冷静包容,越来越多的理性声音开始出现。

然而,回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不过分依赖外界就能跨越伤痛获得一份可以自我掌控的生命动力?

我认为,黄鑫老师在书中介绍的写作方法是一种希望。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文化母体下,我们的所思所想既有个性也有共性,通过书写我们能够看到事物、人物和情感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静能生慧的方式。

每个人根据书中的方法可以进行一步步的练习和感受,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和黄鑫老师的第一次通话结束后,我带着这些思考开始推动《家族回忆录写作治疗》(《用写作重建自我》的 “前身”)的出版。

01 “翻天覆地”的结构变化

出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我的日常工作表里记录了整个出版周期的36项主要流程。

和黄鑫老师沟通后我开始仔细审稿,判断稿件内容是否符合作者和读者的需求。在《家族回忆录写作治疗》中,其目录结构的主要安排是根据时间划分的,一年12个月,每个月一个主题。与家族相关的主题内容比较多。

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我对这个结构安排有些疑虑,作者似乎带领我们更多地停留在对家族的探索上,但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家族这个层面的内容未必是他们最关心的。

成长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往往是从自己开始,慢慢延伸到原生家庭甚至家族这样更大的系统。

而家族这个词语似乎也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烙印,虽然我理解它就是套娃版的原生家庭,但对于现在快节奏生活的读者来说,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立刻看到他们需要的内容。

于是我意识到,我们必须想清楚这本书更适合谁看。

我带着这些思考进行了相关主题的调研,结合公司选题会的意见,和黄鑫老师就目标读者和内容结构进行了第二次通话。

这一次,我忐忑地和黄鑫老师提出了推翻现有的内容结构,围绕读者需求重新书写全稿的想法。没想到,黄鑫老师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为了最终的呈现能够对读者有帮助,黄鑫老师与我仔细沟通了稿件的调整方向后,就再一次投入重新创作中了。

然而,我内心的忐忑一直没有改变,毕竟现在的稿件已经是完整的全稿,结构打乱就相当于重新构思、重新书写。

这对于作者时间和精力,以及写作内容的要求,都充满了挑战。因为这种情况夭折的稿件也很多……

2019年7月末,我收到了黄鑫老师发来的稿件。那天我刚刚结束一个逻辑混乱、语言乏味的内容审稿,头昏脑胀,不得不停下来。

这时,我收到了黄鑫老师的信息,还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新稿《用写作重建自我》。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稿件进行阅读,新的目录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如果说原来的稿件是“陪你看山巅的风景”,那么这个新的稿件就是“陪你一路到山巅”,这完全符合我们调整的方向。

我如数家珍般品读黄鑫老师流畅的文字,一串文字刻在了我的心里——

“我的样子是文字的倒影,我的文字流淌自内心的圣湖,裸露我昨日的伤疤,在书写中绽放成花”。

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那一刻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虽然我每天都会处理很多文字,但大多数的时间都处于各种信息中,真的好久都没有读到优美的文字了。

这个调整后的新稿件突出了以疗愈为核心的精神主线和以写作技能提升为路径的实用主义。

黄鑫老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对稿件做出如此大的调整,可见其驾驭文字的能力。透过她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书写的疗愈力量。

这一次,我们确定了这本书的书名和主体结构。而这个新的稿件内容也陆续经过了两次大的修改和润色,段落逻辑更加紧密,语言表达更为流畅,最后一版的目录也更加清晰。

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02 写作与我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宝藏,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愈能力,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过分依赖外界,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摆脱困境,重拾力量。

用写作重建自我有两条清晰的脉络——疗愈和写作。

疗愈主线:觉察·看见—探索·遇见—和解·发现,这条疗愈路线是循序渐进的。

写作主线:自由书写—主题写作—家族回忆录创作,这条写作路线是层层深入的。

这两条路线的不同层次相互对应,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的写作治疗体系。在探索丰富的内心世界时,写作是工具,写作是光,借助写作的光亮,我们能够对自己有更多的理解和看见,疗愈就会自然地发生。

在自由书写中,没有任何要求和约束,任由你的情绪和想法在笔尖流淌,你是自己的旁观者。

在主题写作中,有特定的体裁要求,你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当成素材,去创造自己的作品,体会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真感情的好作品。

在家族回忆录的创作中,你将进入一个系统中,从自己到家庭,通过对自己和家人,自己和某一个物件的回忆,看到你与这个系统之间更深的联系,在泛起的情感和回忆中,感受彼此的连接,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本书都会有共鸣,这本书适合的人群也比较广泛。但如果你曾经历过以下情况,这本书对你会尤其有帮助:

这些经历都是“化了妆”的宝藏,或许在你笔下的世界中,你会发现原来你有那么多精彩的生命故事,有那么深沉、细腻的情感,有那么丰富、智慧的思想;

生命中虽然有痛苦、有悲伤、有怀疑、有羞愧,但你依然能够重拾掌控感和力量感,变得越来越自信,内心也更加平静,更爱你的家人和这个世界。

纵然时光如白驹过隙,但如果你依然能横挥笔阵,那么我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本文作者:胡晓阳,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策划编辑。2019年6月开始策划《用写作重建自我》,该书于2020年6月上市。

推荐书目:《用写作重建自我》

系列直播:《用写作重建自我》系列直播第二期,扫码进入直播间。

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编辑荐书 | 愿你更多提笔是写给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回忆录   主线   稿件   内心   读者   力量   家族   编辑   自我   老师   文字   结构   家庭   作者   更多   内容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