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越恐惧,孩子越失败

妈妈越恐惧,孩子越失败

妈妈越恐惧,孩子越失败

共生的诱惑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叫做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指母亲面对孩子时,喜欢把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等同,并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每当高考临近,都会看到很多恐惧的妈妈,虽然嘴上一直在说不紧张,没关系,考的什么样都接受,但如果深入沟通,就会发现他们会担心孩子考试出错,或者没有复习好,甚至去求神拜佛,保佑儿女可以金榜题名,这一切的行为制造出某种严肃和紧张的氛围,孩子的潜意识接收到了这种信息,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有个朋友已到而立之年,未婚的他不想和父母共同居住,搬出来自己找房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母亲晚上都难以入睡,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饿到自己,或者因为不注意保暖而感冒,以及在工作中出错,被人欺负等等,甚至衍生出很多恐怖的画面。


在类似幻想的驱使下,开始不停的打电话,表达着自己的关心。


在生命最初的一段时间,母婴处于某种共生的状态,两个人似乎是一体的,共同分享着那些感受,当妈妈焦虑、生气或者悲伤时,孩子自然而然的会感知到这些情绪,并认为是自己的。同样的,母亲也会细腻的察觉婴儿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照顾。


这可能是为了保护生命成长的天然设置,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发展的前提下,个体的人格逐渐完善,开始走向独立,成长在某种角度讲,就是一个离母亲越来越“远”的过程。


但共生的诱惑太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妈妈是完全拥有孩子的,随着这种“控制权”的不断减少,有的母亲会本能的去做些什么,企图夺回这种美好,但方式却还是那种原始的状态,子女在她们眼里,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婴儿,可以看到那些已经成年的男女,还背负着妈妈“幼稚”的担心。


这是共生状态的“残留”。


如果孩子也在配合着自己母亲,就会让自己人格的某部分,也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来完成这种操控,让共生一直存在,并饱食着妈妈的情绪。


妈妈越恐惧,孩子越失败

错位人生


在正常的情况下,母亲会给年幼的婴儿,提供“容器”的功能,当这个孩子感到愤怒、焦虑或者恐惧和悲伤的时候,总有一个稳定的他人,能进行安抚,并帮助其消化这些情绪,这形成了内在非常稳定的部分,在成人后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就会较为恰当的处理各种状况,并可以带着安全感,进入一段关系。


但由于种种原因,妈妈可能无法提供这种功能,甚至还需要孩子作为自己的容器存在,这就相当于将子女放到了父母的位置上去。


孩子如果会无意识的认同这种角色,他们可能在表面上变得“强大”,去承担家庭的精神重担,内心却非常的慌张和错愕,而不是那种日积月累的自信,或者强迫让自己懂事,被压抑的愤怒指向自己,通过症状的方式表达。伤害最大的是那些一边付出,一边怨恨,同时不受“待见”,出力不讨好的个体,他们作为情绪的“垃圾桶”,承担了更多的压力。


在成人之后,童年对父母被压抑的需求,可能在一段关系和婚姻中投射出去,但这种需求非常原始,甚至是婴儿式的,希望得到对方无微不至的照顾,完美的回应,完全的属于自己,可以成为自己的“容器”,提供强大的安抚功能。


对方可能被这股力量“吓跑”,通过攻击来推远两人的关系,或者逃到另一段感情里,拒绝承担父母的角色,如果家里有一个孩子,他们可能就会填补这个需求,将童年献祭,作为容器长大,重复着某种命运。


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出现,自己在关系中,仍然行使着父母的角色,通过照顾他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潜意识的需求,但这种原始和婴儿般的需求投射出去,产生的“照顾”,会让对方感到窒息,这又轮回到了一种共生的状态,尤其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妈妈越恐惧,孩子越失败

体验不能


韩国做过一个婴儿实验,将宝宝们放到一个动画3D的视觉悬崖旁边,对面坐着妈妈,当她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并开心招手的时候,孩子们会很勇敢的爬过视觉悬崖,冲向母亲怀抱,但如果看到的是一幅冰冷的面孔,这些婴儿会非常犹豫的徘徊,或者扭头离开。


越是生命的早年,母亲的情绪对孩子影响越深刻,这些记忆会成为个体内在的一部分,当在未来面对人和事的时候,曾经的感受便会如约而至,这常常是无意识的,他们无法直接融入到当下的体验当中,而是先要处理那些来自早年的情绪,这是痛苦的源头之一。


在某次沙盘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参与者把玩具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摆放到沙箱中任何位置,虽然强调了自由,但有个小男孩每拿起一个玩具,都要回头看看妈妈,眼睛里全是询问的目光。


这个母亲也非常焦虑,生怕自己的儿子“摆错”了地方,或是表现的不够好,表情也明显的紧张,导致孩子无法直接融入到游戏当中,去全然的体验整个过程,他和这件事之间,隔着恐惧的情绪。


这种内在的模式如果延续成年,个体在进入亲密关系,或者开展某项工作时,也会被恐惧搅扰,外在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可能是对另一半产生莫名的猜忌,或是需要花费很大的力量,才能在任务中前进一步。


当然,这种恐惧感也会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


妈妈越恐惧,孩子越失败

关系的基石


共生的状态有点像两个人共同在玩跳绳的游戏,当你起跳时,另一个人必须要做同样的动作,如果有“多余”的想法,就会体验到挫败,可以尝试后退一步,让孩子去玩单人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可能会产生各种想要指导的想法,但如果这些想法明显干扰到了游戏的体验,并发现自己的情绪,可以操控对方的行为,并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就要考虑自己的沟通方式。


这有时候是无意识的,觉察一下当内心发生波动后,外在的表情、语言甚至气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对方的游戏动作,是否随之产生了变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可以鼓励孩子去觉察和表达刚才内心发生的一切,并探讨两人之间更舒服的相处方式。


当子女成为“容器”的时候,父母常常会认为他们应该照顾自己的情绪,并按照某种规定的方式和自己讲话,并常常认为一切不快乐,都应该是这些孩子们买单,亲子关系的连接方式是以指责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先回溯自己在原生家庭的感受,回忆当年做子女时的体验,没有充分做过孩子的人,往往也不知道如何做父母。


去为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其他的出口,并不断的觉察和家人相处时,内在的情绪起伏,这是一个长期的,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一个原始的部落里,每对父母在婴儿出生到成人仪式这段时间,都会接到自古便流传下来的任务,要在几公里外的河流中,去教会他们游泳,有的父母凭借自己的记忆,告诉孩子们那里有暗礁,什么地方的水流湍急,并监视着子女的一举一动,只要稍有偏差,就会立即矫正,因为担心小朋友们会被卷走,所以在身上拴住根绳子,感到情况不对,立即就拽到岸边。


另外的父母则选择水流缓慢的浅滩,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动作和注意事项,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这个过程,刚学游泳的小朋友们,自然有些狼狈,甚至还呛了许多水,但爸妈也在不远处等待呼救的信号,还好有惊无险,最终都会成功上岸,并总结出自己的经验,逐渐到更深的水域去练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也一天天长大,成人仪式的任务,选择在另外的一条河流边上,游到对岸,所有的家庭都认为自己准备好了。


作者:汉尼拔的晚宴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恐惧   妈妈   孩子   都会   容器   子女   婴儿   成人   情绪   父母   母亲   状态   需求   关系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