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一个孩子,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前些日子,孩子幼儿园举行期末汇演。轮到一个班级的孩子表演时,一位四岁左右的小女孩自一上台就立在舞台上大张嘴巴仰面哭泣,急流而下的眼泪把浓浓的妆容都弄花了。音乐未停,同伴未停,她一个人突兀地立在那儿,像是身在孤岛之上。老师应该是看见的,孩子妈妈也应该是看见的,但奇怪的是,似乎所有人都将这个孩子看做透明人。


我觉得有些怪异,又心疼那个哭得停不下来的小女孩。一着急,就跑上台去把她牵到后台交给老师安抚。后来,老师委屈地说,女孩妈妈看到孩子被拉下台后很生气,并质问:让她失去一次表演的机会,这样做合适吗?


老师还说,这个小女孩每次排练都是类似的状态:极不配合,强行送上台就会嚎啕大哭。但孩子妈妈要求老师必须将孩子推到舞台上,“多锻炼几次就好了,孩子怯场,你们更是要多给她锻炼的机会”。这是老师转述的女孩妈妈的原话。


一时间,我竟不知如何作答,或者说,不知道自己上前去拉孩子一把这个行为本身,是对还是错。


但有一点我能够确定的是,如果小女孩是我的女儿,我想都不用想就这么去做了。事实上,我的儿子恰好也在这次期末汇演中有一个小小的角色,与之对应的,表演服也买了,舞蹈也排练了,到了要演出的时候,不管老师怎么哄,他都不肯穿表演服。老师甚至为此拿出一整盒他平时最喜欢吃的巧克力来做交换,都被他拒绝了。


老师问我:该怎么办?我说,没事,不参加就不参加了。最终,关于表演这件事没有能成就他,但也没有影响到他。


至于“失去一次表现的机会”,可能是我这个当妈的成年人,才会去给出的功利性的结论。但是,如果我认为这次表演对我的意义并不大,那么,我就不会那么在乎这次“失去”,更不会影响到孩子对这件事件本来的判断力。



1.

你喜欢你就去,而不是我喜欢你就必须去


女儿六岁,马上读小学了。孩子的爷爷特别着急,总是时不时提醒我:附近开了许多培训班,你看要不要挑两个,让小孩学一学?


我没有理会。


他又心急火燎地说,要多准备一些作业本,趁着暑假帮她练练字、算算数,不然到时跟不上。


我又没有理会。


其实,早在之前我就问过女儿:你觉得你现在想写字吗?女儿回答:等我想写的时候,我自己会写。


我说:好的,我尊重你。


我也问女儿:你喜欢跳舞吗?我们要不要去学跳舞?女儿回答:不,我最喜欢的是看书和画画。


一个孩子,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前段时间,小学面试结束后,女儿转述了与老师的谈话内容:老师问我有什么爱好,我说喜欢看书和画画。


这两个回答是吻合的。但我目前又并不着急送她去绘画班。因为我发现,每一个孩子似乎都喜欢画画,也都把画画当成是自己的另一种表达。女儿每一次画画,都能清晰而喜悦地向我描述她作画的内容,这就够了。我认为的是,等到有一天,当她觉得自己掌握的绘画知识并不足以支撑她更好的表达时,她自己就会要求去学更专业的绘画技巧。


与孩子打交道这么久,逐渐发现一个规律:孩子真正喜欢并选择一件事,是完全站在他们自己的认知层面去坚持和喜欢的,也就是说,他们选择并认为好的东西,一定是与他们当下的认知结构和接受能力匹配的。所以,无论孩子说喜欢什么,只要我能接得住,都会在听了之后告诉她:你既然那么喜欢,那你就去做吧。


我不追求她做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带着原始的驱动力,是否是自我满足的在做。在我看来,“做”这个过程才是真的重要,身处其中,她自然会思考怎么做,该运用哪些知识和技能,并从整个过程中获得与之对应的各种情绪与情感的体验。


这才是一个孩子理想状态下健康成长的开始。


我一直告诉孩子,你自己喜欢就去做吧,不用总是跑过来问我。对于孩子而言,可能是:啊,我是可以自由地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妈妈不反对,真好。用成年人的思路来解释就是,孩子,你要学会逐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当你真的想去做一件事,就去做吧,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不被束缚的生命,看起来真美好。


但是,如果换作是我来作判断和决定,过程和结果都会迥然不同。因为我当下的很多判断,早已框定在世俗的层面,带着世俗的价值观,会不自觉地考虑其经济成本、现实意义、实用价值等等,如此一来,一个不够自由与灵活的我,是很难利用精准的直觉去为孩子做一个相对适合的选择。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们拥有着灵敏的直觉,也拥有着不受局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着全情投入的先天条件。


更何况,当我带着世俗的偏见去给孩子做出一个选择时,带给孩子的,很有可能是一次伤害,一次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挫伤孩子积极性与自信心并且很难弥补的伤害。比如,去上各种培训班,拔苗助长,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天然兴趣,比如去参加各种比赛评选,掏空一个孩子应有的天真与好奇。只要想一想,我都觉得那会是一次毫无新意的选择。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父母自己能接得住。



2.

做自己,是自小就开始的


孩子不爱表演,而家长因此震怒,说到底,表演这件事本身,是家长的强烈需求。


如果我是孩子,我就会困惑,更会生气:既然妈妈你这么爱表演,你为什么不去上舞蹈培训班,你为什么不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你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成就感,难道就会比看着我表演的成就感少吗?不然,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妈妈,你就是一个胆小鬼,你做不到的事情,都推给我做。我生出来,就是为了做一个冤大头!


一个孩子从小就无法做自己时,等TA长大做了父母,同样,也会根深蒂固地否定自己,然后借由下一代去实现那些永远都实现不了的梦想。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当开始尝试做自己时就会觉得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因为他从来就没有做过自己。当一个人已经被折腾得元气大伤,你再告诉他正确的活法,他会崩溃,会怀疑人生。


一个孩子,最理想的成长状态到底是怎样的?


当然,这也是一个悲剧的开始和无限轮回。


与之对应的,一个从小就做自己的人,用不着强调如何去做自己,也更不用去体验一百八十度的人生转变带来的不适应,他很轻松地就能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


在我家老人的概念里,也有着谜一样的逻辑:“孩子那么小,你让她做什么?”“等她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然后勤奋地代劳。在孩子尝试去做一件事情时,立马上前阻止:“傻瓜,这样做不好!你应该……”然后直接指出一条明路。又在孩子做不好一件理想中必能做好的事情时,失落的叹气:“唉,这孩子怎么这么弱啊!”这种以成人的价值观限定一个孩子行为的现象并不少见,应该说,他们还没有思考最为本质的东西——孩子主动做事情的意愿和有能力做好事情的信心,并不是一到年龄就自动生发出来的。


所以,直到现在,我女儿在做一件事情前,第一反应就是:“妈妈,我不会做。”“妈妈,你帮我做嘛。”“妈妈,我去做xx,可以吗?”而一旁不到三岁的弟弟,不问也不犹豫,直接过去就做了,而且做得还不错。


那些早期的控制,早已让一个孩子形成固定的思维及行为模式。更何况,即便我在后期努力做了调整,都无法驱逐掉那些已经潜至灵魂的入侵。


我们常说,人,要学会做自己。但没人告诉我们,做自己最完美的状态,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


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你看见了他,尊重他的存在,相信他,并站在一旁保护鼓励他。这样的孩子,一定会是一个心中有“我”的孩子。


心中有“我”的孩子,不会被现实层面的“不”给绊住,他们自信且有力量,勇敢且会判断。他们的逻辑是:我是这样想的,我就这样去做!这个时候,全宇宙对他而言都是统一的,他还有什么顾虑呢?


作者:闫春艳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培训班   孩子   汇演   成就感   最理想   层面   世俗   小女孩   着急   不好   事情   女儿   状态   妈妈   老师   机会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