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随着中国教育内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培训机构,借着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即便自身师资力量薄弱,也赚了个本满提拨。然而,“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教育机构近乎“瓦解”。

本来这是一件值得家长们高兴的事儿,然而近期却有家长表示,教育机构也开始转型了,这次的目标对象,让家长们有苦难言。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双减政策”强压之下,教育机构将何去何从?

“双减政策”雷厉风行的到来,一大批的补课机开始构倍受打击。大型连锁机构纷纷裁员,一些小的教育机构则已经倒闭。商机被“瓦解”,一些教育机构的“大咖”们意识到,教育机构改革也迫在眉睫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既然原有的路行不通了,那么教育机构也只能随着“双减政策”的初衷跟着一块改革

这次教育机构的改革变成了多样化培训,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素质教育”化成长

改革的效果也许还需要长期的时间来做加持,不过这次改革对象,却着实让家长们满头冒汗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校外补课班真的“倒下”了?大错特错,机构补课瞄准了“父母”

跟随着“双减政策”的新主题目的,教育机构开始积极进行转型,一种以“优质父母”为主题的课程进入大众的视线。所谓的“优质父母”课程,主要是针对父母的育儿难题,开设的集中较为实际的处理方法。比如高校学习,时间分配等管理方法。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活动一出,家长们的讨论意见两极分化。很多家长表示,如果转型成功了,那么家长岂不是要重新开始“补课”

对于80,90这代人,小时候是“必须”补课,长大了还要为孩子补课。现在的家长为了生计,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本想着双减政策实施了,自己和孩子都可以轻松一点儿,但是人到中年,还要开始补课,对于这点儿,家长表示不理解。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另一部分家长表示:“双减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回归家庭。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良好的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本就是一本必修课,家长学习一下没什么不好。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当然,对于这种新型“家长补习班”是否合适,家长们可以保持自己的想法。不过笔者想说,家长们是否去上课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地帮助到孩子。

掌握以下几点,上不上课都无所谓

言传身教的影响远胜于影响批判

现在的家长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喜欢对自己放松,却偏偏严格的要求孩子。比如家长们闲暇的时光在看手机,却要求孩子必须学习,美其名曰,这是你必须做的。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旁人,试想,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一味的要求孩子,怎样能成为好家长?良好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是至关重要的。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家长要克服焦虑心态,这个很重要

当今意义下的“急娃”大军,很多时候“急”的是家长。家长们以前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补课,心里焦虑,现在轮到家长补习班了,又在焦虑自己不去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效果。

其实家长们没有考虑过的是,家长们的焦虑心态会给孩子缔造一个紧张的学习氛围,试想,一个无法真正静下心来的孩子,怎么可能会学习优异呢?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帮助孩子做规划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孩子在小的时候,在时间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的概念。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协助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规划。良好的合理规划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们可以根据自身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尊重孩子的意愿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进行合理的规划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切记,任何规划的主题都是孩子,每个人的自身发展情况不一样,家长们不需要去和别人进行对比。

笔者寄语:

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无论大方向怎么改,教育的初衷都是希望学子们可以变成更优秀的自己。“双减政策”把学习重任又带回了家庭。孩子们最终拼的就是家庭教育和自律意识。

校外补课班积极转型,这次把目光瞄准了“父母”,父母表示很焦虑

因此父母身上的任务会变得越来越重,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如果你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请试着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家长吧!

今日话题:您对教育机构开展的“新型课程”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焦虑   父母   目的   言传身教   补习班   校外   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初衷   家长   对象   课程   孩子   政策   时间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