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价大涨,波及纸质书,“敬惜字纸”的传统能否被重新唤醒?

近日,各种纸价齐刷刷上涨。五月份以来,国内主要文化纸企业和贸易商发布多张涨价函,其中文化纸普遍涨价200元/吨,白卡纸涨价则达到1000元/吨。在这场涨价高潮中,造纸业的上游和下游,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本次纸价上涨的影响范围很广,涵盖了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生活用纸等各个领域。图书行业作为造纸行业的下游,无可避免地被波及到。就影响而言,本次纸价上涨可能会影响到新书的定价,但是库存零售书则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纸价的上涨引发了对纸质书的相关讨论,在纸价上涨、电子阅读普及的今天,纸质书将何去何从?确实值得进一步思考。

数字化时代的纸质阅读

我们身处数字化时代,有无数人通过电子的方式来进行阅读:

电子阅读,方便、快捷、随意,不必承担纸张的重量,只需要随身携带轻轻薄薄的电子设备,随时随地都可以打开阅读。

纸价大涨,波及纸质书,“敬惜字纸”的传统能否被重新唤醒?

但是也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在午休时的茶水间,再次打开电子设备准备看书,正当渐入佳境之时,进出的同事、加塞的工作、突来的睡意又都变成外在的阻碍,使得这次阅读再度搁浅。

因此,也有许多人钟情于纸质阅读:

窗边雨声潺潺,听起来却安稳静心,清凉的光线散逸,桂花沾了些水汽,坠下来。

书桌上摊着书各式各样,有侠气四溢的唐人传奇,有精致风雅的小曲“红杏深花,菖蒲浅芽,春畴渐暖年华,竹篱茅舍酒旗儿叉,雨过炊烟一缕斜……”直截,明丽,妙趣横生。

纸价大涨,波及纸质书,“敬惜字纸”的传统能否被重新唤醒?

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古旧的图书馆里,午后的阳光细密地穿透玻璃的阻碍,覆在棕褐色的木地板上,桌椅吱呀作声,尘埃细密地浮动着、游走着,书桌上叠着厚厚的书。

纸价大涨,波及纸质书,“敬惜字纸”的传统能否被重新唤醒?

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它们收藏了青唐的白雪和紫骝,收藏了琼岛的砂岩和鱼鸥,收藏了蜀地的夜雨和北斗,收藏了杭州的桂子和潮头,偶尔还会收藏一些浪漫可爱的寄语手书,世间有趣的种种都被呈现在眼前。

纸价大涨,波及纸质书,“敬惜字纸”的传统能否被重新唤醒?

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因此,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电子阅读如此便捷的今天,仍然有无数人在无数时刻无法离开纸质书,甚至有的人更加向往和依恋纸质阅读。

纸价大涨,波及纸质书,“敬惜字纸”的传统能否被重新唤醒?

饶平如《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敬惜字纸”传统的呼唤

因此,在纸价上涨、电子阅读侵占纸张阅读空间的今天,我们能做的唯有“敬惜字纸”。

敬惜字纸的传统自古而有,古人认为有字之纸是非常珍贵神圣的,不能随意亵渎。废弃的字纸需要妥善保存,集中作焚化处理,因此惜字炉、敬字亭、焚字库、焚纸楼等都是建来焚烧纸张的。旧时文人甚至还为此组织惜字会、敬字社等。

纸价大涨,波及纸质书,“敬惜字纸”的传统能否被重新唤醒?

汪曾祺先生曾写有《收字纸的老人》一文,其中写有关于敬惜字纸的描述:

“中国人对于字有一种特殊的崇拜心理,认为字是神圣的。有字的纸是不能随便抛掷的。亵渎了字纸,会遭到天谴。

因此,家家都有一个字纸篓。这是一个小、宽肩的篓子,竹篾为胎,外糊白纸,正面竖贴着一条二寸来宽的红纸,写着四个正楷的黑字:‘敬惜字纸’。

字纸篓都挂在一个尊贵的地方,一般都在堂屋里家神菩萨的神案的一侧。隔十天半月,字纸篓快满了,就由收字纸的收去。”

文中收字纸的老白拥有的是简单干净、如白纸般的纯粹生活,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敬惜字纸,不仅仅是对纸张的珍惜,更是对文化的敬重。在过去的岁月里,书籍字纸是承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纸张和文化都尤为珍贵,因此人们对字纸的崇拜尤为突出。而技术高度发达、电子阅读普及的今天,字纸的矛盾不再如此尖锐,但是这种“敬惜字纸”的精神却不应该被摈弃,而应该被承续下去。

【文:沈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字纸   纸质   饶平   小曲   字纸篓   细密   书桌   白纸   下游   电子设备   纸张   传统   收藏   故事   文化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