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前几天我们推送了一篇文章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

主要是提醒家长关注幼儿园饮食可能存在

引起孩子消化不良的问题

得到了很多妈妈的反馈

今天就继续聊聊幼儿园饮食那些事儿

实际操作过程中家长到底能做些什么

怎么做

▽▽▽


01


幼儿园家庭饮食互补 / 收集信息

想知道家庭饮食如何与幼儿园集体供餐互补,首先要了解幼儿园提供的饮食搭配如何,供给的量到底是多少,孩子吃得好不好等等这些细节。


最方便的是幼儿园提供带量食谱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这种食谱可以参考,但是实际制作的菜品各种食材的比例可能会和食谱有差异,当然,分析的时候并不需要精准到一克两克的程度,只要了解大概即可。


其次是幼儿园提供的一周没有重量的食谱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这种食谱在查看一周食材种类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提前统筹安排好一周的家庭互补计划,但是因为没有实际菜品的照片,所以还需要根据经验或者找老师帮忙提供照片,然后按比例分析。


再次是一周没有重量,带图食谱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这种食谱好处是比较直观,存在的问题是菜品的照片是提前拍好的,然后根据当周安排各种排列组合,很难反馈出当天孩子吃的菜品质量如何。


最后是每天发送的当日食谱,有图片的比没有图片的强一点点。例如这种: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尤其是上图这种,当天饮食说明和菜品照片是分离的,很难确定菜品照片是不是当天拍的。比如照片中这一餐,文字写的是葱烧带鱼,但是照片中很明显不是带鱼。


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幼儿园食谱呢?

我们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营养只能通过饮食来满足,宝宝每天的食量是三餐+奶+零食+水果,分别由幼儿园和家庭提供,不可控的是幼儿园饮食,可控可调整的是家庭饮食,所以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吃得如何,才能决定家庭饮食如何调整,补充上缺失的部分,让孩子营养得到充足的保证。


02

幼儿园家庭饮食互补 / 了解标准

收集到信息只是第一步,还要了解合理饮食的标准是什么。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健康主要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建议的中国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关于膳食宝塔的内容,我们有一篇文章专门讲过,请家长移步学习查看

你家宝宝的“膳食宝塔”搭建得好吗?我们有不一样的图更直观哦


在今年的全民营养周宣传期间,中国营养学会宣传了《我的膳食计划》,其中关于3-5岁儿童一日三餐建议如下图: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这个建议也是参考膳食宝塔给出的一个更加具体的参考值。


另外还有一种是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将食材以“份”为单位,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比例,这个适合幼儿园提供的是带图不带量食谱。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想知道孩子吃得好不好,参照以上这些建议是比较合适的。


03

幼儿园家庭饮食互补 / 分析数据

信息有了,标准有了,下一步就是要分析了。

第一步,找出差异

如果幼儿园提供的是带量食谱,就比较简单,只需要将每天的三餐所使用的食材归类,计算重量,对照膳食宝塔,找出当天摄入不足的食材类型是什么就可以了。


如果幼儿园提供的是不带量食谱,就需要家长结合饭菜的照片,或者请幼儿园老师在吃饭前拍照片,查看当天三餐的制作情况,估算孩子当天的食材种类和重量。

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查看食材种类很简单,重量比较困难,那么可以根据菜品的照片,来做一个大致的比例判断,例如蔬菜和肉类的比例、豆制品和蔬菜的比例、海鲜类食材和蔬菜的比例,再参考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对照看缺失的是哪一类食材,大概少了多少。


第二步,了解孩子吃得情况

单单知道幼儿园提供的三餐两点是什么还不够,还要知道孩子吃了多少。

这一步比较简单,直接问宝宝今天三餐吃得如何,加餐加点吃了多少就可以了,或者孩子表述不清楚,也可以询问老师。比如有的宝宝挑食比较严重,绿叶类蔬菜都不吃,或者咀嚼不好,米饭吃得不多或者坚果、肉类吃得差,或者加餐水果不爱吃等等。


第三步,整体综合分析判断

并非所有的幼儿园都提供三餐两点,有的幼儿园提供两餐两点,有的是一餐一点,所以首先要决定宝宝在家吃哪一餐。

两餐两点和一餐一点比较简单,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吃,影响并不大。

如果是三餐两点,首先看看幼儿园三餐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例如小盒幼儿园是8:20早饭,11:20吃午饭,16:20吃晚饭,晚饭时间比较早,我就安排了晚餐加餐。

有的幼儿园晚餐时间比较晚,就可以考虑早餐在家吃。

我们一般建议最好是在家吃早餐,因为幼儿园普遍早餐比较简单,一餐供给的热量和营养都不能满足宝宝一上午的活动和学习需求。但是很多家长认为早餐有难度,原因就在于家长很难早起,更别提还要给孩子准备一餐早饭了。另外就是早餐吃饱,对于全天的吃动平衡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如果晚餐吃得过晚,孩子又没有什么大运动消耗,时间久了容易出现消化问题。


决定了餐次,就可以安排每天的一餐了。

早餐可以比较丰富,主食选择粥+面食、汤品+面食、面条+菜品、米饭+菜品等等组合都可以。

晚餐就要考虑消化的问题,不能过于丰盛油腻,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选择面条+菜品、馄饨、饺子、粥+面食或者汤品+面食,避免晚饭摄入过多消耗少加重消化负担,影响第二天早餐的食欲。


晚饭后不建议再给水果、零食等加餐。


03

幼儿园家庭饮食互补 /抛砖引玉

例如下面是小盒幼儿园一周的食谱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因为小盒在幼儿园吃饭连续拉肚子,每隔两周必定要请假,所以让她早晚在家吃,中午一餐和两次加点在幼儿园吃。每天的两餐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来定。

比如周四一天,幼儿园的饮食归类如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对照膳食宝塔,就会发现问题:

奶量是不够的,但这并不是问题,在家可以喝奶补充,也可以通过奶酪、酸奶等奶制品补充。

蔬菜类是严重不足的,全天蔬菜只有155克,参考当天三餐的照片,感觉青菜的量是不足的,虽然勉强能达到150克的最低标准,但是远远不够。

谷类是超标的,全天共190克,膳食宝塔建议是100-150克,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菜品少主食多,孩子能吃饱。

薯类的量也还可以,土豆在这里不属于蔬菜类,归入了薯类。

而鸡蛋和肉禽鱼的量,基本上可以算达标。

水果如果按照食谱上的量,还算是可以,但是实际上幼儿园加餐是苹果的话,大概是每个小朋友四分之一个,香蕉是一人一根,水果也勉强达标了。


所以,当天的早饭和晚饭重点补充了鸡蛋和蔬菜,蔬菜的种类多样为主。

早餐:茼蒿豆芽炒鸡蛋、荷兰豆蟹味菇花生、小米粥、玉米饼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晚餐:香菇胡萝卜西葫芦、华夫饼、面汤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再比如某一周小盒幼儿园的食谱是这样的: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其中周五一天的分析如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这一天的三餐很明显蔬菜是严重不足的,只有90克,肉类是超标的,根据经验幼儿园的鸡柳一般都是油炸,油脂肯定是超量的。而水果食谱上写的是香蕉200克,这家幼儿园通常水果加点香蕉每个小朋友是一根,大概是100克。所以这一天的水果也是不够的。

所以早晚餐的安排重点是补充蔬菜,中午的炸鸡柳和羊肉烩面都是油腻重口味,早晚两餐要清淡易消化。


早餐:黄瓜木耳炒海米、甜椒豆芽炒肉、小米粥、馒头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晚餐:馄饨(香菇胡萝卜西葫芦荸荠少量肉)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这一天又是周五,周六周日在家吃,以清淡为主,因为幼儿园很少有鱼虾海鲜类食材和动物内脏,所以周末也会重点补充这两类食材。

比如周六三餐是这样安排的:

早餐:木耳芹菜鱿鱼南瓜、杏鲍菇甜椒肉夹馒头、大米粥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午餐:玉米胡萝卜番茄鲅鱼、洋葱包菜鸡肝、米饭

下午有体能课,所以全天热量还是要保证的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上幼儿园就“万事大吉”?当心孩子营养不良(下)


晚餐:黄瓜海鲜菇炒鸡蛋、藕粉+卡乐比麦片、馒头

体能课结束小盒说要吃鸡蛋和麦片,下课到家比较晚,炒鸡蛋也比较快速。


04

幼儿园家庭饮食互补 / 毅力技巧双重压力

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方法,如何去分析宝宝在幼儿园的饮食情况,家庭和幼儿园饮食互补怎么做。

最省心省事儿的,当然是参加我们的小吃货养成班课程(爱在三伏天,新生入园,暑期营养强化,我们开课啦!),这里打个广告,有妈妈说课程只有45天,孩子在家吃最多两餐,感觉很不划算。

我们的课程是提供约6周的餐单,每周6天,每天三餐两点,每餐2道菜品+主食的餐单,使用至少70种食材,菜品共超过200种,6周时间孩子至少在家过周末共12天,开课期间我们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务,孩子的吃饭问题有每日喂养分析指导,孩子的大运动和户外活动建议、健康调理、喂养教育问题,只要妈妈们提问,我们都会以专业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经验耐心解答。

课程是一次购买,永久回听回看的,至少200道菜品,超过100餐的搭配,孩子需要补充哪一类食材,查找对应的一餐即可,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互补原则,不用烦恼吃什么,怎么做,照着餐单采购食材、烹饪好就是营养丰富搭配均衡的一餐。


有的妈妈看完上面的内容会感觉“好麻烦啊,要看幼儿园吃什么,再看孩子需要补充什么,还得在家做”、“早上起不来那么早”。


俗话说熟能生巧,很多家长并不是感觉麻烦或者偷懒不想做,而是受到厨艺的限制,做饭这件事没有什么捷径,只能多做多练习,这也是我们无数学员从厨房小白到全能妈妈的最大心得。所以掌握一些辅食的制作技巧和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备餐的小技巧也是非常实用,例如根据食谱提前规划好一周的饮食互补计划,周末空闲的时候准备一些包子、馄饨、饺子,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使用的食材提前称重、洗净,包装好放在冰箱冷藏室,需要解冻的食物也放在冰箱冷藏室解冻,第二天直接拿出来就能烹饪和加热,节省时间等等。


我们当然希望每位家长都能重视孩子的饮食健康,宝宝的成长只有一次,无法倒回重新来一遍,人类的正常生长是呈脉冲式的,各快速生长期之间隔着测量不到生长变化的阶段。所以在关键期提供充足的营养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求非常重要。

例如婴儿在出生后2年内,身高生长最初非常快,随后逐渐减慢,这一时期总体身高生长为30-35厘米。2-4岁每年身高增长5.5-9厘米,4-6岁是5-8厘米,而6岁到青春期,生长速度则放缓,男孩每年增长4-6厘米,女孩生长4.5-6.5厘米。

而2岁以前是孩子经历最大的身体形态的变化,进入3-6岁,身体形态开始趋于稳定,但是开启了一段“学习敏感期”,例如语言的敏感期、空间探索敏感期、书写和阅读的敏感期正是在这个阶段,学龄前整个大脑神经元的发育都处于高速进展的状态,因此这段时间良好的营养可以说是直接辅助了孩子认知的发展。


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专业的营养师,但是可以每天花10分钟研究一下孩子今天的饮食吃得如何,明天在家吃什么补充幼儿园缺失的营养。

我们不是专业的厨师,没有完美的食材,只有完美的搭配,家庭小炒不追求精致,食材的搭配更重要。

我们从为人父母一刻,就决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陪伴宝宝一起成长,一路保驾护航。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幼儿园   孩子   万事大吉   宝塔   营养不良   膳食   吃得   食谱   当心   三餐   早餐   蔬菜   当天   营养   饮食   宝宝   家庭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