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前言

「家庭」是每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最先接触的环境,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种组织。 对孩子来说,家庭供给生存所必 须的物质级精神支持,也为日后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对成人来说,家庭提供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须的生活经验及机会,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需要。 因此,不论社会如何变迁,文化如何不同,家庭是人类所不可缺的摇篮。


我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然而,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中,反倒习以为常,将家庭的存在及功能,视为理所当然,就像我们分秒都需要空气,却往往不觉得 空气之重要不可缺,直到空气出了问题或缺乏了,我们才会注意到它。

教育学者张春兴曾经指出,不良少年的问题是:『病因种于家庭、病象显现在学校,社会使病情恶化。 』因此,家庭虽较不明显, 其良莠却关系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败,家庭教育可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您一定对「家庭教育」这个名词感到既熟悉却又有点含糊不清! 因为这个名词似乎与日常的生活并存着,而且让人觉得就是那么自 然而然、无所不在的感觉。 然而却不知道该如何来解释它?

一般人对「家庭教育」的看法:或许有人会说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实施的教育嘛! 或是家庭与教育的结合就叫家庭教育。 如果您说家庭教育就是抚养家中的小孩,并且教养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我们要恭喜您已经对家庭教育有着相当正确的认识了。

听听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诠释:所谓家庭教育可以视为家庭中成员互动的一种行为模式,而延伸之后的解释为,家庭中由家长或是成熟者对于其子女或未成熟者给予适当的辅导养育与教诲沟通。

家庭教育就是那样的容易发生而让人不自觉,此时此刻,您正在家中陪小孩在作功课或是看电视,或许您们也一起玩电子鸡、上网络搜寻数据。 在这融恰的气氛之下,家庭教育正在发挥着他无穷的魔力。 因为您对小孩的一言一行,宛如滋长的养份正在影响着他的成长。 他可能学到您对他知识的了如指掌,而鼓舞起他用心于追求学问之上。 也可能学到您对事情的处理态度是公平、理性的,而使小孩将来处世时也能有条不紊、耐心对待人事物。

然而「家庭教育」亦犹如水一样,能载舟亦能覆舟。 身为家长的您,如果有着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修养配合较良好的环境,那么将带动着您的家庭走向和谐安详的康庄大道;反之,如果您的观念偏差、修养低落,所处的环境又不适于小孩的成长,那么您的家庭将可能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的根源! 现今社会上的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便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相信现在您对家庭教育已经有个基本的认识了吧!

请您仔细的思索一下平常是否很容易忽略了您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呢?

父母角色对孩子的影响

小孩子一出生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是孩童人格特质形成最初的场所,其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角色莫过于父母,父母的 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人格与特质的形成,也就是所谓的「言教」与「身教」,当然,家庭气氛形成的「境教」亦是不容忽视的。 作为父母如果能够更清楚自己的角色,必能更清楚如何教导子女,而这些观念可以引导父母的行为

(一)父母的「社经地位」对孩童的影响:一个家庭的社经地位影响其文化环境,而文化环境的差异,使人们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而对自己和子女会有不同的期望,教养孩子的态度与行为就不同。

根据调查,普遍低社经父母对子女要求较多、行为标准教死板、较不愿抚慰子女、较不愿抚慰子女的无理与发脾气、对性别角色较 刻板印象,对孩子功课的关怀较不在意,养成孩子对自己的学业及未来较不关心,这就是所谓的境教。

(二)「 父母性格」对孩子的影响:由于亲子关系非常的密切,又有血缘关系,父母的性格对子女有莫大的影响,父母之性格所造成的家庭气氛,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席尔斯等人的研究,提出:父母本身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它对父母角色和对自己的看法,比他如何教导子女更重 要。 例:如果父母本身的社会适应不良,老是抱怨、责备,这种怨天尤人的气氛无形中就影响了子女的人生观。

(三)父母的「管教态度」对孩子的影响:1.独裁:较常使用体罚、或强迫的方式。 孩子的个性会较自卑或懦弱。 2.纵容:子女有自主权、很少控制子女、让孩子自治自制。 教义养成孩子自大、傲慢无理的性格。 3.权威:强调让子女在合理的限制内发展自主能力。 父母可以用讲理的方式,或心理的增强,来引导子女的行为,而且态度坚决,使子女有所依循,养成孩子教明理级守纪律的性格。 父母的管教态度与性别子女人数、婚姻状况及年龄有关。

(四)父母「角色示范」对孩子的影响:为人父母很少受过正规情职教育,过去父母如何教育我们,我们就如何教育子女,一个人若满意它父母的教养态度,而且对自己的现况满意,就会按照上一代的方式教养下一代。 反之,若对上一带教育方式不满意,很可能会以相反的方式教养下一代。

(五)父母「人生哲学」对子女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父母认为孩子需要什么-才会有一个幸福、成功的人生,它就自然朝向那个方向去教导子女,也就是说,父母对「成功」或「幸福」的诠释,决定了它教养子女的目标。

综合以上几点,归纳出一套合适于自己教育子女的参考或准则,不断的检讨自己对孩子教养的态度,方可达到和善的亲子关系及建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父母管教的意义与策略

管教的意义:管教是如何宽容与限制孩子的行为,它是教导子女、帮助子女。必须是正面的、合理的、适度的,必须符合子女的年龄,父母必须对子女的需要和问题有充分的了解。

管教的目的:是让孩子逐渐的自我约束,境添爱人,而能不依赖父母

管教的原则:1.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与动机。 2.父母一起讨论并设立管教的规则。 3.有效而清晰的双方沟通有助于家庭的互动。 4.子女有机会学习做决定和负责任。

管教的策略:及诺特﹝haim ginott﹞的人道策略:

  1. 与子女沟通的基础建立在尊重和技巧上。
  2. 赞美和奖赏不宜过度。
  3. 亲子互动应避免威胁、贿赂、讥讽。
  4. 父母与子女沟通时能蹲下或坐下。
  5. 以孩子能理解的合理限制管教子女。
  6. 体罚比口语的沟通效果差,且具伤害性!


家庭对儿童上学适应情形之影响

从幼儿到小学的之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孩子生活方式的改变有1.活动领域扩大。 2.接触人、事的增加。 3.游戏与工作的分化。 4.期望与要求的提高。 若孩子适应不好,则在情绪发展上、社会关系上、学习态度上、学习生活上都容易产生适应不良的情形,父母的身教影响孩子至深,如股雷教授的「境中我」:「你对我、 我对你, 各成一面镜子。 我的镜中有你的影子,你的镜中有我的影子,镜子正则影正,镜子曲则影曲 」。 愿天下父母,为孩子提供平直精确的镜子,俾使他们照出美好的影像,发展健全的自我。

社会变迁对家庭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的乱象以及人心浮动令人忧心、伤心。 虽然人们早已习惯暴力充斥的事实,但最近一连重大事件的严重性与劣质性,简直骇人听闻,令人愤慨,当贪念与暴力把我们生存的环境挤压得容不下天理、正义、与生命尊严时,父母除了担心子女身体上的意外安危外,更应该正式其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的责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重建人性化的生存环境是目前教育所面临的最大考验与挑战

加强家庭教育以增进家庭功能来探讨父母老师的角色与职责

家庭结构的急速分化与凝聚产生了多元的新面貌,也带来许多功能的失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家庭教育   教养   人生观   子女   气氛   小孩   性格   态度   角色   父母   方式   孩子   环境   家庭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