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郑州暴雨,我认为这件事比教会孩子安全知识还重要

今天是2021年7月26日

距离郑州7月20日暴雨已经过去6天了

感谢全国人民对河南的支持,发自内心的真心感谢。


经历了郑州暴雨,我认为这件事比教会孩子安全知识还重要

作为郑州人,亲身经历了这场毫无预兆的暴雨,而作为妈妈,我及时让我的女儿远离洪水,安全无恙。

知乎上有一个亲子类问题:多地持续暴雨天气,雨天出行,有哪些安全知识必须告诉孩子?

我女儿今年5岁,如果没有经历这一场暴雨,我可能和以前一样,认为告诉孩子“下雨天不要去树下躲雨”或者“不要去低洼地带”这种内容就差不多了,但是现在,我不会再告诉孩子如此抽象又教条的内容。


安全知识从哪儿来?

一种是书本、学校、电视、网络获取到的信息。

一种是人生经验的分享和传递。

一种是自己的亲身体验。


想让抽象的,教条的安全知识学以致用,成年人也很难一一做到,更何况孩子。从书本、学校、电视、网络获取到的安全知识,比如一直以来被普遍认定是安全常识的“下雨时要远离河流湖泊”,如果我不是亲眼见过暴雨后河流涨水,这一句话一定是躲在我脑子里被记忆忽略的深处。

2010年我在青岛工作,在八大关偶遇一场暴雨。那天我到八大关时雨不大,经过一座小桥时我注意到三四米宽的小河两岸没有围栏,当时猜想大概水不深,所以景区没有设立围栏,但这应该算是安全隐患了。没多久强对流天气电闪雷鸣,暴雨如注,雨势比郑州这一场大多了,我找个地方避雨,等过了半个多小时雨势渐小原路返回,刚才我看到没有围栏的小河不见了,隐隐约约能看到河岸,原本三四米宽的河面,变成一片汪洋。那是我第一次感到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那半个小时的时间小河变汪洋的画面是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所以这一次郑州暴雨,我全家安全无恙,生活没受到太大的影响,我认为在青岛的这一次经历起了很大的作用。

7月20日我刚好拍了几段视频,按时间顺序放在下面可以感受一下突如其来的灾难防不胜防。

视频加载中...

7月20日14:30,下楼准备接小朋友,看起来雨势不大。

视频加载中...

走了几步看到窨井盖噗噗噗往外冒水,心里感觉不太对劲。

视频加载中...

14:47 其实19号郑州已经下了一天的雨,20号早上我送孩子上学,这里没有一丁点积水,仅仅大半天的时间这里积水就这么深,这时我确定这场雨不正常了。等20分钟后我接到孩子再次经过这里,原本没过小腿的积水已经几乎到膝盖了。

视频加载中...

15:20 冒雨把孩子接回家,下楼看地下室的时候拍了一段视频,想提醒孙先生回家的时候注意插着树枝的窨井盖别踩空。这时我注意到50分钟的时间,小区的水已经从没过脚面到差不多过脚踝的高度了,而且白色的排水管很明显因为积水的缘故早已无法排水,积水倒灌从破损处噗噗冒水。


这一点从数据也能看出来


经历了郑州暴雨,我认为这件事比教会孩子安全知识还重要

下午3点至5点,正是雨量暴增的时刻。


其实20号一天,我都在和孙先生讨论当天要不要回家的问题,早上雨很小,说的是晚上回家。

中午感觉雨大了一点,告诉他晚上最好坐地铁,这样的雨连着下两天,晚上下班高峰期地面交通肯定要瘫痪了。

下午3点半看到积水,我直接告诉孙先生晚上不要回来了,就近找一个酒店住一晚。

万幸孙先生也感觉到这场雨不太正常,20号下午5点单位提前下班,5点半的时候他就已经在酒店房间里,而且顺便在旁边便利店采购了水和食物。

如果我们俩都没在意这场雨,从时间上来看,孙先生很可能就在出事故的那一趟5号线地铁上……

安全意识培养很重要

肯定有家长会说,不讲道理,不讲安全知识,难道我们要让孩子去体验水灾?体验雷暴天气吗?

当然不能这样死搬硬套。

掌握正确的安全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能让我们提前发现安全隐患,避免陷入更危险的环境中。

安全知识和技能则是如何让我们从灾难中逃生。而掌握正确的安全技能是有难度的,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难度更大。不正确的安全知识则可能让我们陷入更加巨大的危险。

安全意识是根本,没有意识只有安全知识和技能是没有用的。只有意识没有技能,如果一旦陷入危难之中没有正确的技能,一样危险。


安全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靠学校和社会,更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通过亲身经历或者观看新闻、阅读新闻等方式建立起安全意识,而这些,靠死记硬背几条安全知识是无法掌握的,需要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的渗透和影响,父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慢慢自主形成的。

比如上面我知道下雨天要远离河流湖泊,在目睹河流快速涨水前,这个知识是抽象的,对我躲避危险的影响程度微乎其微。我生活在城市里,与其关注下雨天要远离河流湖泊,还不如注意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雨涉水重要。但是在八大关看到过河流涨水之后,这个知识点才更加具体,在记忆中划下深刻的一笔,终于在7月20日郑州这场暴雨中让我提高了警惕,避免全家陷入危险中。

对于成人尚且如此,那么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难度就更大。


家长重视安全教育,言传身教

想在家庭中加强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首先家长自己要重视安全教育。

比如我小区在暴雨后,有两池雨水,21号我下楼看到的场面是这样的:


经历了郑州暴雨,我认为这件事比教会孩子安全知识还重要

这只是开始,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其中,家长就在旁边看着,还有3岁的孩子光着身子就进去了,家长就站在水里在旁边扶着。

且不说这水池中间是出水口,平常是几层木板挡着,泡水这么久木板会不会断裂破损,单单是雨后积水中各种细菌病毒,有可能通过毛孔或者细小的皮肤破损处趁虚而入,如果钻到淋巴管里,可能引发丹毒和淋巴管炎,更常见的的是接触性皮炎或者脚癣等细菌真菌皮肤病。而这场雨让小区的供水出现了问题,5层以下是没有供水的,这些孩子回家后如果不能及时清洁身体,健康隐患更大。

这些孩子的家长了解这些吗?不了解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但是心存侥幸呢?


当时小盒看着水池里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也很想下去尝试一下。我是这么说的:

我知道你想下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但是这样的雨水不卫生,里面都是细菌。你记得水池中间那个出水口么?就是你被绊倒过一次的那个木板,被水泡了这么久,像你吃棒棒糖,硬硬的糖含久了,唾液口水把糖融化了你轻轻一咬就碎了,木头也可能被泡坏,万一断了有可能被吸进去就出不来了。另外你还记得你手背上长的那些小疙瘩吗?很痒的那一次,医生阿姨怎么交代的?你还想再长很痒的小疙瘩吗?

想玩水的话,等有自来水了,你可以在家玩,游泳课恢复了你可以去游泳池游泳,不要在这种下过雨的积水里玩。

小盒表示听懂了,也不再要求去水池里玩,还会提醒玩水的小朋友那里不安全。


经历了郑州暴雨,我认为这件事比教会孩子安全知识还重要

另一个例子是7月20日下午2点,幼儿园班级群里老师通知因雨势太大,为了保证安全,让家长3点去接孩子。其实那时雨势刚刚开始加强,幼儿园门口的积水也不算很深。我女儿班里有家长说雨势太大,让老师等一等,她等雨小一点再去接。我把去幼儿园必经之路的积水视频发在群里,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程度,下午5点这位家长终于坐不住了准备出门接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家门前已经被雨水淹成一片汪洋,自身难保又如何去把孩子安全接回家?难以想象这位家长的孩子在幼儿园看着同学们一个一个被家长接走,自己的爸爸妈妈却始终不见,还要面对室外狂暴的雨水和教室里不断涌入的积水,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所以要重视安全意识的家庭教育,家长首先重视,然后在生活中一定是要结合孩子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来聊,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内容过于抽象,孩子很难理解。


借助阅读和社会新闻帮助孩子理解

对于幼儿来讲,直观又易于接受的方式除了家庭教育,绘本是比较快捷的方式。

但目前比较多的绘本关注的是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方面,比如防止走失、避免人身伤害等,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等内容的比较少。

我个人来说,让我提高安全意识的,除了我爸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唠叨,还有他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随手丢给我的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应该是他学驾驶时发的交通安全教材之类的,里面全都是各种交通事故……看完心里绝对的阴影,现在看来,这影响是一辈子了,交通安全是我最重视的。所以有一些道理和知识,真的是要从小做起。


看社会新闻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从我记事起,家里有电视之后,我家每天晚上7点,雷打不动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有时候也会跟我爸妈讨论一下。所以即使是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还是有时间就会看一下早间新闻或者午间新闻。电视新闻中获取到的信息,和网络上各类自媒体发布的信息相比,时效性可能比不上网络,但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要高得多。


直接让幼儿看新闻显然是偷懒的做法,效果也不大。家长可以从报纸、新闻中选择适合孩子的,可读性、可看性强的内容和孩子分享,例如关于天气预报的分析和判断、专题报道、人物专访等等,通过聊天、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关注天气、气候的变化,如何从社会和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如何规避安全风险或者如何应付自救等等。

不要小看幼年时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些甚至可能是伴随孩子终身的。每个人都或多多少有过,小时候发生的某一件事导致自己成年后某件事一定不会做,或者某种东西坚决不吃。


有的家长可能感觉和孩子谈社会公共事件不可思议或者不知从何谈起,或者感觉孩子那么小,能理解吗?

和孩子聊这些,浅谈即止,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去关注外部社会、思考问题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深入程度和丰富对知识的理解。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能做的,是帮助孩子打开一扇窗。


郑州的这场暴雨,无数人被困,能说这些成年人毫无安全常识吗?肯定不是。只能说,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谁的安全意识更强,掌握的正确安全知识和技能最多,执行能力更强,谁就可能更加安全。

而这些,靠临时抱佛脚或者随时刷网络查手机肯定是来不及的。

郑州灾后什么样,各位家长肯定比我更了解。因为通信中断,我差不多度过了没有互联网的三天,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网络,更没有网约车外卖快递跑腿服务,购物靠现金,外出靠行走。

我认为我家危机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家中备有两个充电应急灯,平常都是充满电的

充电宝是习惯性的充满电存放,很多人手机在20号晚上就没有电了,和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

多功能手电筒是上次参加幼儿园消防学习采购的,直到现在我进入地下室依然需要强光手电筒,普通手电筒照明穿透力太弱了。

食物就不用说了,每天要做饭家中各种蔬菜食物还是有的。

饮用水……这个只能说是巧合,不能算未雨绸缪,我家因为需要所以整箱的纯净水一直没有断过。

人到中年,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安全和稳妥肯定是第一位的。

我看到有很多文章在讲要告诉孩子雨天出行的知识有哪些。防火防盗防抢防水防震防雷电……人这一生想要平安无事要注意的安全知识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可是无数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追查原因都是因为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

只有家长做好了,孩子才能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郑州   暴雨   孩子   雨势   积水   河流   教会   安全意识   幼儿园   重视   家长   危险   技能   视频   新闻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