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01

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加拿大当地时间8月18日下午,孟晚舟引渡案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的审理全部结束,法官没有立即宣布判决结果。法官决定,10月21日举行会议,商定宣布判决结果的日期。


北京时间8月19日上午,华为加拿大对此事作出声明。以下是华为加拿大声明:“华为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我们也一直相信加拿大的司法体系。华为一直支持孟女士寻求正义和自由,今天我们依旧坚持这一立场。”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华为加拿大公司当地时间8月18日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孟晚舟引渡案结束审理发表声明。声明说,案件审理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孟晚舟的辩护律师就程序滥用的四个分支向法庭进行了陈述,即政治驱动、非法拘禁、证据缺失与错误描述、违反国际习惯法。孟女士的宪章权利因司法程序的滥用而遭到了侵犯。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停止引渡。


在审理过程中,主审法官希瑟·霍尔姆斯向检方问到,“就事实而言,一桩在多年之后依然没有造成实际伤害的欺诈案是不是不同寻常?”“在一个被指为受害者的大型机构内,其内部显然有无数的人知道相关事实,这些事实现在能被说成虚假陈述吗?”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从媒体对法庭的报道表明,法官认为美方对孟女士的指控“可疑”,并将其描述为“模糊”和“不同寻常”。法庭听取的证据显示,(本案)没有欺骗、没有损失,甚至没有金钱损失的风险。孟女士的演示文件表述与所谓的汇丰银行遭受的损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随着案件审理的结束,孟女士的律师将提请法庭考虑程序滥用相关分支的综合影响,让孟女士获得自由。相关判决有望在几个月后作出。


02

杜克一周新增111例确诊!

美国当地时间8月17日,美国顶尖名校杜克大学迎来了开学日!


就在数千名学生即将返回杜克大学开启秋季学期的前几天,上周五,杜克大学和达勒姆郡公共卫生部门,确认了2起聚集性感染。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第一组为29名杜克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第二组则是7名女子曲棍球队队员。


杜克大学副校长Michael Schoenfeld透露:这些感染可以追溯到各类室内事件,至少有一个是在酒吧或者餐馆内发生,其他则发生在私人家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36名学生均接种了新冠疫苗。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确诊病例也大多报告为无症状,或者头疼、鼻塞等轻微症状,阳性学生将被隔离10天,相关密接者也将接受核酸检测。


而根据刚刚更新的疫情数据,在截至8月15日的一周中,杜克大学有超过100名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核酸检测呈阳性。在全校范围内9600多次检测中,阳性概率为1.1%,97名学生、14名教职员工,共计111人确诊新冠肺炎。


再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人都接种过新冠疫苗。根据北卡罗来纳州卫生和公众部门5月至7月22日的数据,全州共发生了7300个突破性病例,占同期所有病例的7%。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杜克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中,1.1%的突破性病例的发生率,仍远低于全州接种疫苗人群中阳性病例的平均发生率。


目前,大部分确诊病例都是轻症,尚未出现因为感染需要就医的师生。


在被媒体采访“是否考虑要求师生在户外也要戴口罩和限制集会大小”时,Schoenfeld乐观地认为,杜克大学接近100%的疫苗接种率使得这种做法并不必要,但校方正在密切关注这一问题,“I don’t think anything is off the table, but nothing is imminent right now.”


不过,在发生聚集性感染之前,杜克大学原定在卡梅隆体育场内举行的大一新生集会,已经改在了阿贝尔广场室外,而且所有人都被要求要佩戴口罩。


03

飓风将袭长岛! 纽约市发紧急状态令!

飓风“亨利”正面袭击纽约州长岛沿岸地区,纽约市、长岛、哈德逊河谷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本周日(8月22日)飓风“亨利”(Henri)将抵达纽约州和康州,正面袭击长岛沿岸。周六(8月21日)下午,纽约州州长库默(Andrew Cuomo)宣布纽约市、长岛、哈德逊河谷地区进入紧急状态。热带风暴亨利强度将达到与2012年的超级风暴森迪(Sandy)相同程度。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纽约市长白思豪也于周六下午宣布,纽约市进入紧急状态。自22日(周日)凌晨至23日(周一)早6时,全市户外用餐、户外活动项目暂停,建筑工地也须暂停施工,以确保人员、设施安全。


风暴登陆时,将升级到飓风强度,在沿海引发海啸、暴雨和洪水,还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纽约州内陆地区,包括威彻斯特(Westchester)和北部地区,也会有暴雨和强风。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这将是近36年来长岛地区第一次面对飓风的正面袭击。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长岛纳苏郡风速可达50~60英里/每小时,周日上午将达到到70~80英里/每小时;纽约市风速将从周六晚30~40英里/每小时上升到周日50~60英里/每小时。


强降雨可能从周六晚上一直持续到周日晚上,长岛东部降雨量将达到3~7英寸,局部降雨量可能会更高。其它地区降雨量为2~4英寸,局部降雨量可能会更高。


气象局表示,热带风暴亨利带来的强降雨,将在长岛东部海湾造成3~4英尺的洪水,最高区可达5英尺;南部海湾将会有2~4英尺的洪水。纽约市会有1~2英尺洪水。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州长库默表示,将出动500名国民警卫队成员、11辆高轴卡车和14辆军用悍马,以帮助长岛、威彻斯特、皇后区以及哈德逊(Hudson Valley)等地应对强风暴袭击。


库默建议纽约州居民做好停电准备,储备必须用品,避开洪水路段,谨慎外出,避免在亨利来袭时到公园或海滩。强风暴可能掀起海浪、刮倒树干和电线杆等,造成生命威胁。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纽约紧急行动中心(New York State Emergency Operations Center)以及纽约国土安全部和紧急服务部的消防和控制办公室已准备就绪,将于周日随时待命,协调应急援助和部署请求。


纽约市交通局表示,正在长岛部署信号卡车和发电机,以及在长岛和哈德逊中部地区派遣处理洪水和树木碎片的工作人员,为将受影响的地点提供24/7全天候服务。


纽约高速公路管理局(Thruway Authority)正在积极检查和清理排水系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高速公路管理局建议司机下载其移动应用程序,以便实时获得交通信息和导航帮助。


04

特朗普批阿富汗是“史上最大外交耻辱”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批评拜登撤离阿富汗的方式是美国史上“最大的外交政策耻辱”。他在阿拉巴马州卡尔曼出席一场政治集会时表示:“拜登拙劣地撤离阿富汗,这是一个国家领导人严重无能的最惊人展现,或许是史上绝无仅有。”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在特朗普任内,美国与塔利班代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美国撤军进行谈判并签署和平协议,进而加速阿富汗的沦陷。但特朗普多次将阿富汗安全局势恶化归咎于拜登。他在集会上批评拜登没有遵循特朗普政府的规划。“这不是撤退,这完全是一次投降。”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本来可以体面地撤军。”特朗普说:“我们本来应该带着荣誉离开。如今美国却是以相反的方式退出。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正考虑征用美国商业航空公司协助在阿富汗的撤离工作。美国政府可以启动“民用后备航空队”项目(CRAF),在攸关国防的危机中增加军用飞机的运输能力。 美国运输司令部周六在声明中表示,五角大楼尚未批准这样的计划。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若美国启动民用后备航空队,民航飞机及机组人员可能被要求在军用飞机进行初步撤离后,协助撤出美国公民、大使馆人员以及其他国家公民;民用飞机也可能被委托将人员从弗吉尼亚州的杜勒斯国际机场送至美军基地。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等一些国家正为撤离人员提供临时中转站。


根据英国国防部发表的声明,周日在喀布尔机场外有7名阿富汗人在混乱推挤中死亡。美联社报道称,当时人群争先恐后想挤上飞机,在塔利班向空中开火以驱赶想挤入机场的民众后,场面变得更加混乱。目前尚不清楚7人的死亡是因为挤压、踩踏、窒息或其他原因。士兵用白布盖住了多具遗体,其他部队人员则站在混凝土路障或运输集装箱上,试图安抚人群,期间偶尔传出枪响。

飓风将袭长岛!孟晚舟引渡案审理结束

*图片源自网络


英国在声明中写道:“地面条件仍极具挑战性,但我们正尽一切努力,尽可能安全有保障地管理情况。”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院校申请的问题,

不妨添加易美君微信,

我们为你解答更多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长岛   杜克大学   纽约州   纽约市   阿富汗   亨利   华为   紧急状态   加拿大   美国   飓风   病例   洪水   结束   地区   图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