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打孩子的时机

女儿四岁那年,母亲椎间盘突出犯了,在我家休养,我白天上班,每天晚上给母亲按摩,一是我感觉有点累,二是我想趁这个机会锻炼一下她的自理能力,孩子四周岁了,也应该可以自己洗漱了。

育儿专家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

不要错过打孩子的时机

我对她说,“宝宝,你看姥姥生病了,妈妈要照顾姥姥,从今天起你自己洗漱。”孩子听了明显不开心。

她依然玩玩具,像没听见一样。一看这样,我走到孩子跟前抱抱她,亲了她一下。

她反而更加执拗了,挣脱了我的手,还是不去。当时我就生气了,抬手打了她的屁股几下,她哭着去洗了。

孩子的行为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她学着我每天给她洗漱的顺序,洗得认真,干净。

不要错过打孩子的时机

洗好后,我对孩子说,“宝宝你知道妈妈今天为什么打你吗?” 我接着说,“宝宝你长大了,能帮妈妈分担事情了。而且昨天咱们读的《三字经》里,不是说‵父母呼,应勿缓‵吗?妈妈和你说事情,你不能像没听见一样,你那样,妈妈很生气,你有什么事情,心里怎么想的要说出来。还有你今天自己第一次洗漱,洗得这么干净,真棒!”宝宝开心地笑着去睡觉了。

第二天,又到了该洗漱的时间。我对孩子说,“宝宝该洗漱了。”她还是有些迟疑,我想要是她还不去,我就还打她,一定要让她养成好习惯,现在自己对孩子不心狠,以后别人对她心狠,后果更严重。

想到这我说,“我数10下,1……”2还没出口,她已经嗖地起身去了卫生间,像前一天一样洗得很好。

再后来,不用提醒,女儿就自己主动洗漱,我不需要操心她洗漱这件事情了,女儿养成了定时自己洗漱的习惯。

不要错过打孩子的时机

这件事情,我觉得,孩子该打的时候,该严厉的时候,要趁早,越早孩子越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受益终身。

当孩子小时候的某些行为,习惯,心理倾向,如果任其发展,长大后会养成不良习惯,形成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犯罪,家长必须严厉。

比如过于任性,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这样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很难被同事接受,很难适应社会,他的人生会很难走。

再比如偷着拿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或者拿家里的钱给自己买好玩的或者好吃的东西等。这些行为如果不坚决制止,孩子长大后会误入歧途。

不要错过打孩子的时机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不能打,等孩子长大一点儿再打,可是长大了,打很可能起反作用。

一个高一女孩,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对孩子比较娇惯,高一时孩子早恋了,当老师把事情告诉家长后,父亲回家打了孩子一巴掌,这一巴掌打下去,孩子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离家出走了。

孩子长大了你再打孩子,孩子很难接受。尤其是12岁以后,孩子进入青春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道德感逐渐增强,他们独立意识强,喜欢表达自我,张扬个性。如果这个时候打孩子,孩子很容易形成逆反心理,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对的时间用错了教育方法。就如同树苗,小的时候,多余的枝条剪掉,树会越长越好,因为小的时候长根,根有多深,树就长多高。

可是当树长大了,再修枝,很容易出现硬伤,而且很难修复。暴风雨过后,那些被风刮下来的树杈,很难再长出新的来。

打孩子也要注意打的场合和方式。一要就事论事,不啰嗦,不算总账;二要注意场合;不能当着外人打;三不能把“打”变成教育孩子的主要手段,“打”是教育孩子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教育方法之一,父母们要慎重。

不要错过打孩子的时机

正如知乎上说:打孩子只是手段之一,父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让他明白什么不应该做,打完之后怎么办?这些问题,同样需要父母们考虑周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孩子   心狠   姥姥   严厉   教育孩子   时机   场合   幼儿   家长   父母   女儿   事情   习惯   能力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