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这些做法,可能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而不自知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发展,能朝着好的方向前进,但往往也正是因为这样急迫的心情,导致在教育中用错方法,伤害了孩子却不自知。要让孩子在成长的每一刻都能够展现好的品格是需要智慧的。

家长在面对犯错误的孩子时,不要因为急躁的心情而把伤人的话脱口而出,在那一刻,当下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到底是出于爱说出了那些话,还是出于愤怒,想要发泄情绪,那样的话一旦说出口,到底是会让彼此更加亲近,还是互相伤害。

会教育的父母与不会教育的父母核心的差别就在于,会教育的父母能够让孩子有自信的时刻做自己,而不会教育的父母则是企图改变孩子,让他们成为父母想象的那种人,尽管都是好的愿望,但前者能让孩子独立且有自尊的成长,而后者则会让孩子失去自我,越来越迷茫。

家长这些做法,可能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而不自知

而且前者的父母不必太完美,哪怕并不是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孩子也有可能有更好的前途发展,因为父母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勇敢做自己,大胆尝试,而后者的父母即使有着最健全的教育方法,有着最好的教育资源和家庭环境,也有可能最后孩子会因为叛逆或者被过分管教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

正面管教并不等于给家长一个理由,用更加温和坚定的方式去控制孩子,与孩子的关系是否紧张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父母想象中的人,这是为人父母者最高深的教育境界。

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应该是不带有改造意味的,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不要事事都要求完美,更不要总是用高标准和严要求去对待孩子,那样的爱会逐渐转化为恐惧,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家长这些做法,可能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而不自知

1.是爱还是控制

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总是习惯性地以爱为名想要控制孩子,控制源于对失控的恐惧,正是因为不相信不自信,才想要总是试图通过改造外界来给自己制造安全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最合适的途径。

恐惧会带来无休止的评判,分裂和冲突,所以家长要经常考虑自己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对孩子提出意见的,要给出合理而中肯的建议,不能总是试图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制造彼此的冲突和矛盾。

面对父母的评判和不接纳,尽管孩子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内心也会逐渐疏远家长,不愿和他们说出自己真正的所思所想。如果家长的心远离了爱,就很有可能看不到真实的孩子。

2.出于爱的做法

那么家长如何正确地向孩子传达自己的爱呢?爱是看见真实的孩子,放下改造的念头,看见孩子犯错背后的情绪感受,很多孩子之所以犯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因为恐惧才做出的各种错误行为。

家长这些做法,可能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而不自知

3.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评判,惩罚,教育虽然也能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但是同时也伤害了他们敏感的内心,如果家长能够用爱融化孩子内心的恐惧,增加他们内心的安全感,那么随着爱的增加孩子可能自己就会主动做出改变。

如果家长不适用评判的方式轻易给孩子贴标签,那么孩子也会很愿意配合家长做出改变,理解是双向的,家长主动提出理解孩子,孩子自然也会愿意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孩子的所作所为就是父母内心的镜子,他们的问题同样在家长身上也有,只不过大人会掩藏,孩子还不会罢了。

父母内心没有冲突和对立,孩子的行为也不会有问题和矛盾,当父母有足够的包容和平静的内心时,孩子的问题自然也会减少,平时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不是张口就是对他们的批评或者指责,多理解多尊重,让孩子有信心有能力勇敢做自己,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体会到真正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家长   安全感   镜子   恐惧   勇敢   冲突   做法   内心   矛盾   情绪   主动   父母   错误   真实   自然   完美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